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三百首顾青编注

1. 唐诗三百首顾青

唐诗三百首顾青

1.唐诗三百首 顾青编注 这本书怎么样

《唐诗三百首》编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仅署名“蘅塘退士”,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一些学者的考证,才确知他为孙洙。其生平事迹从清顾光旭编《梁溪诗钞》卷四十二、窦镇《名儒言行录》卷下、《锡金游庠同人自述汇刊》之《孙(讠巽)鸿自述》(孙(讠巽)鸿乃孙洙五世孙)可知:孙洙(1711—1778),字临西,或作苓西,别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历官直隶大城、卢龙、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山东乡试同考官,后改江宁府儒学教授。少年时家贫,“隆冬读书,恒以一木握掌中,谓木生火,可御寒”。

晚年归里,著有《蘅塘漫稿》。他的继室徐兰英善书工诗,《无锡县志》和《清朝书画家笔录》均有小传,曾得过御赐“江南女士”的印章。乾隆二十八年(1763),夫妻二人切磋商讨,编成这部唐诗选作为家塾课本。

2.唐诗三百首里面关于湖北的诗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冬夜读书示子聿》《关山月》、《书愤》、《金错刀》、《农家叹》、《黄州》、《长歌行》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塞下曲·其一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塞下曲·其二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回答者: 在春天逃走 - 经理 四级 2-14 12:28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古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子夜四时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四时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长干行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

3.《唐诗三百首》的内容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

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

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

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内容提要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

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

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

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作品影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

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精彩篇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延伸阅读 《千家诗》由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编辑的蓝本增删而成,从宋代至今,在民间流传很广,是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所选诗为唐宋两代的作品,大多文采晓畅,易于吟诵。

《全唐诗》在康熙四十五(1707)年,由彭定求、沈三曾等编校而成,收诗4.8万多首,作者2000余人,是自唐到清内容最丰富的唐诗总集。此后,由于敦煌文书的出土以及新的唐诗的发现,《全唐诗》得以更加完善,又增加了数千首唐诗。

《唐诗别裁集》于康熙五十六年(1718)问世,由江苏苏州人沈德潜编辑而成,这部书重点突出了沈德潜的文学思想,在清代的文士间影响较大。 全本共有三百又二十首诗,原由蘅塘退士选辑,分为六卷。

以下目录中,右端列的是诗的编号。001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002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003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

4.唐诗三百首带有数字的

唐诗三百首中数字入诗的诗句: 1、【城阙辅三关.风烟望五津 】(王勃--杜少甫之任蜀州) 2、【青牛白马七香车.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含娇含态情非一.清歌一啭口氛氲.五剧三条控三市.自谓骄奢凌五公.年年岁岁一床书】 卢照邻【长安古意】 3、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西鄙人--哥舒歌)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5、【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杜审言--登襄阳城) 6、【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贺之章--咏柳)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燕台一望客心惊.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10、【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崔颢--黄鹤楼--长干行) 1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王维--洛阳女儿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犹堪一战立功勋】(王维--老将行)【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王维-汉江临眺)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王维--桃源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己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十六君远行.五月不可触.一一生绿苔.八月蝴蝶黄.早晚下三巴】(李白--长干行)【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一夜飞渡镜湖月.千岩万路转不定.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际.百步九折萦岩峦.冰崖转石万壑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君歌一曲.斗酒十千恣欢谑.五花马.千金裘.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近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李白--嘲鲁儒)【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李白--哭晁卿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 13、【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人卧东山三十春.龙钟还忝二千石】(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4、【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一舞剑器动四方.嚯如羿射九日落.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望春)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一去紫台连朔漠.千载琵琶作胡语.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焉知二十载.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笫一人.一箭正坠双飞翼】(杜甫--哀江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吾宁舍一哀】(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出自此诗)【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5、【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岑参--与高适。

5.《唐诗三百首》是什么朝代谁和谁创作的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6.唐诗三百首10篇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作者】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

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

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

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①又名《江神子》。双调,七十字,平韵。

②乙卯:熙宁八年(1075)。 【赏析】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的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写这首词时,正是作者任密州知密州时所作。

当时苏轼宦海浮沉,南奔北走,心情十分苍老,这时思念起自己甘苦与共的结发夫妻很自然的。当年作者十九岁就同郡的王弗结婚后离开蜀地出任仕途,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谁料十年后王弗亡故,葬于家乡四川的祖莹。

生者与死者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有了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奈。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生死相约阴阳隔绝,却不能忘怀。

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他表达出人们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更能显示出生死不渝的爱情。后面的“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承接着前面的生死两茫茫,更显得凄苦哀凉与无奈。好象让你感受到了在千里之外的哪个孤坟,和秋风瑟瑟乌啼满天的凄凉景色。

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想这即便是再见到自己的先妻,象他这样的老态龙钟,落魄失意妻子也不会认出自己来的。话锋转到作者幽幽的梦中,在故乡乡的家中,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的。相互面对却不知到要说什么, 只有任凭泪水倾盈。

最后一段“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是对现实的一种感叹,只有着明月夜和短松冈是真实存在的,是年年岁岁的哀思与凭吊。

7.两句古诗三百首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韩□: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皇甫冉: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天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卢纶: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风占)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上“穴”下“目”)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

及下〔圭阝〕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