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正月十五夜的拼音

1. 唐诗正月十五夜

唐诗正月十五夜

1.【求诗句意思.急,《正月十五夜》这首诗的意思,】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作者】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中进士,曾两度居相位.工诗文,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又与稍晚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时有“苏、李居前,沈、宋比肩”之语.他们都在近体诗定型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全唐诗》存诗一卷.首联写灯火盛况如在目前,总摄全篇.吹联承“铁锁开”写游人潮涌.明月”既点题,又写灯月相辉,照耀如画.三联写灯会演出,歌女如花,歌声宛转.尾联写京城中常年宵禁,惟此夜特许狂欢达旦,故切盼计时器失灵,天不再亮,与“打杀长鸣鸡”异曲同工.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

2.古诗《正月十五夜》唐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翻译:

灯火灿烂,今天晚上夜消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马儿飞驰而去,扬起尘土,明月好像是在跟随着行人。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今天京城禁卫军不管制,漏鼓就不必催人了。

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3.正月十五夜古诗拼音版

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朝代:唐朝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huǒ shù yín huā hé ,xīng qiáo tiě suǒ kāi 。

àn chén suí mǎ qù ,míng yuè zhú rén lái 。

yóu jì jiē nóng lǐ ,háng gē jìn luò méi 。

jīn wú bú jìn yè ,yù lòu mò xiàng cuī 。

4.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3、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4、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8、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9、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0、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1、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2、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3、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14、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5、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5.谁知道写元宵节的古诗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大全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