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的诗经典20首

1. 杜甫的诗经

杜甫的诗经

1.杜甫对《诗经》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杜甫是我国封建时代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有人认为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就创作方法上说,恐怕不是某一流派所能够概括的.诚然,杜甫自己在论诗时就说过:“窃攀屈宋宜方驾”,又说过:“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在赞美陈子昂时也说自己“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陈拾遗故宅》)可见杜甫对于我国古典诗歌中代表现实主义传统的《风》、《雅》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的屈原、宋玉,都曾经给以很高的评价.同时,我们在杜甫少数的作品中,也看到他们具有浪漫主义的某些因素——或者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或者具有它的表现手法.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唐代强盛时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如《房兵曹胡马》中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以及《高都护骢马行》中的“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等处,作者都以托物咏怀的手法,表现了驰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壮志.这也就是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所明白地说了出来的“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的那种精神;在《饮中八仙歌》中,他通过对八个放纵不羁的酒徒的描写,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藐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要求个性解放和返于自然的精神;在《洗兵马》中,他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在《蚕谷行》中,他又说:“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在《昼梦》中,他更说:“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在这些地方,他是幻想着在没有消灭阶级之前能够消灭战争和剥削制度,出现“男谷女丝行复歌”的和平劳动的社会;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本着儒家“己饥己溺”的精神,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理想.杜甫在上述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理想,虽然有一些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它们无疑地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的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是鼓舞人心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 杜甫也有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但为数更少:如在《凤凰台》和《朱凤行》中,利用神话传说的幻想因素来创造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梦李白二首》中,通过梦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与李白的真挚友谊和对于李白不幸命运的同情.他偶尔也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在《古柏行》中,所描写的古柏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样高大的柏树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的,但在艺术世界里,却完全可以允许它存在. 尽管在杜甫的少数作品中,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表现手法上,曾经出现过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在杜甫的绝大部分作品中,像屈原的《离骚》,或者像李白的那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在精神上和表现手法上都充分地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却断然是没有的.他像世界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类艺术中两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然而,我们如果从杜甫一生对于现实的态度来看,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导倾向来看,从他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来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现实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对于现实主义的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他这种成就和贡献,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是无有比肩的. 二 杜甫是我国封建时代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从而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的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2.诗经与杜甫的诗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类,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诗经《蒹葭》、《君子于役》、《关雎》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关于杜甫的古诗大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杜甫的诗带诗意

《杜甫<绝句>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这首唐诗从诞生以来,便被历朝历代文人推崇,并逐步成为各个朝代教育学童学习唐诗的教材之一。

至今在中国小学课本里仍是如此。很多文人、诗人、社会学者、历史学者都对杜甫的这首浅显易懂的《绝句》进行过分析研究,并做出过很精辟的注解。

出于对它的情有独衷,我从少时第一次背诵它时,便被其中的精美绝伦的描述所吸引。在此谨对这首唐诗做添足赏析,玩味之意尽在不言中。

我们先从整体上纵观全诗,是由两句相映成趣的宽对(对联的一种形式)组成。全诗二十八个字所包涵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二十八个含义。

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首著名的《绝句》。这首诗的起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所表达的十分简单明了。

诗人描绘了他站在窗前看到的近景中一幅优美的图画:这是一幅早春图,在窗前刚刚抽丝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鹂鸟在欢快的相应和般地鸣唱。在诗中首句的第一个字,诗人便用“两”这个数字和“个”量字来表示了一个头颈微动,目光微挑的动作。

这里诗人用“个”字,而不是用“只”来描述黄鹂鸟的状态,是用语感来表述诗人看到的黄鹂鸟是一种动态。这里很关键的一个字,便是这个“个”字。

“个”字是仄音,用去音来表示的语气中,有惊叹的含义。诗人用“个”来告诉读者,是黄鹂鸟的鸣叫声把他的目光吸引住的。

一个,两个,噢,原来这里还有一只小鸟。而这里若用“只”来表示,小鸟的状态就不一样了。

诗中的两个黄鹂鸟是在树杈间一上一下,不是并肩站在一根树枝上的,因为后面一个鸣翠柳的“鸣”字便表示了小鸟相互和鸣,在树枝间欢叫的追逐的状态。一只小鸟在下,另一只小鸟在上,都是侧抓住飘动的柳丝在嬉戏。

为什么说小鸟是侧抓着柳丝呢?这在首句的第六字“翠”字便可知道。柳树在春天里是最先发芽的北方树种,其发芽时,先是树条里返青,这时叫抽丝,然后很嫩的芽叶吐出尖尖的嫩绿色。

此时的柳树是其最美的状态,文人画匠多把此刻的柳树寓意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即便是一棵柳树,丈余外都犹如一层绿雾漫卷在树冠上,由于细柳条的浅棕色里泛出一丝青绿色,柳条开始褪去冬天僵直的状态,变得柔软起来。

此刻的柳丝多入诗画,曹雪芹在《红楼梦》黛玉葬花一回里这样描绘:“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更如葛紫巾 南乡子的唱和诗“长亭无风柳丝斜,杏花疏影笛声哑。”“梅花漏泄春消息,柳丝长,草芽碧。

不觉星霜鬓边白,念时光堪惜”(晏殊词)“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

而杜甫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更是给读者描述了柳丝轻柔、无风尚且柳丝斜的状态。诗人准确地把握了春天柳丝的状态,而这时两个黄鹂鸟正是用爪抓住来回飘动的柳丝,在春意盎然的微风里,啾啾鸣叫,诗人也许正是被这样的闹春鸣叫声吸引到窗前。

上阕的末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和首句相对应的。诗人正是被黄鹂鸟的鸣叫声吸引到窗前,当他的目光从柳丝下的一只黄鹂鸟转移,被上面那只黄鹂鸟的鸣叫声挑起目光时,从树梢上,看到了远方的青天。

如果说诗人用一种欢快的笔调写出了黄鹂鸟跳跃鸣叫的动感画面,那么此句中“一行”便给读者一种目光直线上升的感觉。白鹭鸟相对于黄鹂鸟来说,一个是体形庞大的候鸟,一个是体形弱小的雀鸟。

这是一种寓意对比,我在下文中会说明。成群结队的白鹭鸟,在春暖花开季节从南方越冬而北归。

那一种思乡归故里的迫切心情,被诗人精准地用一个“上”字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白鹭鸟的一行,与黄鹂鸟一上一下的分离成两个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也借着两种鸟的状态,把目光从眼前的一棵柳树,投向了一望无际的青天。古诗中描写天色的有很多,而诗人用“青”字来表述早春清晨爽朗的晴空,杜甫作为唐代最具有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描写早春天空的这种定义,也影响到了这个时期和中国一衣带水的东瀛。

著名日本演歌《北国之春》的首句中“亭亭白桦,悠悠碧空”一句中,日文汉字便是“青空”两个字。这里,“青”所涵盖了这样两层意思。

一是,青,颜色,蓝、绿的兼色。既没有蓝色的沉闷,也没有绿色的宁静,它是一种很透亮的感觉,在西方油画色彩学里,有一种加光混合法,例如用朱红、翠绿、蓝三种原色光,同原色光双双混合,又可以混合出黄、青、紫红三种间色光。

在色相图标里,自然光的七色只有青色未被列入基本色相,原因便在于,青色的透明感在投光时,无法完全掩盖其它“正”色。二是,青,状态,初生萌发、干净淳朴。

这层意思对于暮冬已过,春色将至的早春焕发出来的生机,犹为重要。诗人正是抓住了这种感觉,用一个“青”抒发了自己暮年壮心不已的情节。

诗人用“色”的感觉在这里犹显考究。纵观上阕这两句,两个数字“两”、“一”,两个量词“个”、“行”,两种鸟类“黄鹂”、“白鹭”,两个动作“鸣”、“上”,两种颜色“翠”、“青”,两个距离“近柳”、“远天”。

表面的十四个字,表述了十四种事物。但是,诗人在这首二句里,已经隐藏了递进的豪。

5.杜甫的诗经名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3、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4、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5、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1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1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17、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0、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1、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 2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3、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2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25、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2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7、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28、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29、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30、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3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4、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3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6、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37、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38、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39、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40、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1、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4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3、人生七十古来稀。 4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5、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4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7、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48、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 49、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5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5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2、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5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5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55、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56、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5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58、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59、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6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6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6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6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64、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66、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6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68、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69、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0、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7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2、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7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4、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7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76、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77、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7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9、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8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8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4、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8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87、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88、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0、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9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92、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伴此身? 93、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9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96、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9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9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99、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10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01、江山如有得,山木更无私。

10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3、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0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0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07、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08、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9、文章千古事。

6.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什么样的地位

杜甫 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了自《诗经》、汉魏乐府以来诗歌注重反映现实的创作传统,并使之更为高超更为成熟.他没有遵循建安以来沿袭乐府古题的创作旧习,而是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 “即事名篇” .对这类作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作了很高的评价,而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更叙述了他们所受的启发:“近代惟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予少时与友人白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再拟赋古题.”这是说,在他们眼中,近代诗人中,只有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才是纪实名篇,年轻时他们就不再写乐府古题了,而是自创名篇.对这类作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作了很高的评价,而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更叙述了他们所受的启发:“近代惟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予少时与友人白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再拟赋古题.”这是说,在他们眼中,近代诗人中,只有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才是纪实名篇,年轻时他们就不再写乐府古题了,而是自创名篇.中唐诗坛的新乐府创作风气,正是由杜甫直接开导而出的. 杜甫诗歌中高度的爱国精神,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中国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深受杜甫影响,从杜诗领会到“诗出于人”的道理,好诗是由于有好的优秀的人格所造成的,所谓“工夫在诗外”,这就纠正了他早年学诗“但欲工藻绘”(《示子谵》)的偏差,陆游后代创作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生酷爱杜诗,在燕京坐牢三年间,更是专读杜诗,并集杜诗为五言绝句二百首. 为了全面地反映现实,杜甫掌握了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泽被后人甚为深广. 为了生动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表现手法上杜甫也为后人开示不少法门.如学习民歌运用白话和口语,大大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和俗语在诗中的地位,使唐诗创作更接近生活,接近人民群众.元稹《酬孝甫见赠》诗说:“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是说杜甫能够自作新词,吸收口语和白话来写作,形成了新的境界.后来元稹和白居易诸人诗歌的趋向通俗化,都是受杜甫影响.另外,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锤炼字句、“字字不闲” 的创作精神,对后来宋代“江西诗派” 强调 “无一字无来处”,“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欲以奇句硬语惊人的诗学追求更有直接的启迪.。

7.杜甫的古诗有哪些(要5个)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百忧集行

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疲病虎纵横。

望岳

杜甫

西岳嶙曾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8.李白杜甫郭沫若的诗经各一首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