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带离字有关的诗句

1.含有“离”字的诗句

南: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

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句写沦陷区 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

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意思是:钟山很近,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处青山,可我正一路北上,离家却要越来越远。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出自文言文《陋室铭》,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离:

《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2.含离字的诗句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2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3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

4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离妇》

5【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许浑

6【题义女亭】许浑

诗人愁立暮山碧,贾客怨离秋草青。

7【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许浑

离心更羡高斋夕,巫峡花深醉玉卮。

8【送薛秀才南游】许浑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9【赠别】许浑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10【经行庐山东林寺】许浑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11【送别】许浑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12【新柳】许浑

东□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13【寄房千里博士】许浑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3.有谁知道带有“离”字的古诗句有哪些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林逋

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4.带离字的诗句 20句作者 出处

离则配禹。

——《颜氏家训》 流离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离,为火,为日。

——《易·说卦》 申佩离以自思。——《汉书·外戚传》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

——《史记·周本纪》 桂椒栏,檗离朱杨。——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楚辞·离骚》正大夫离居。——《诗·小雅·雨无止》 少小离家老大回。

——《回乡偶书》 今当远离。——诸葛亮《出师表》 离臣虏之劳。

——《韩非子·五蠹》 离城三里。——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离吾乡七百里。

——清·袁枚《祭妹文》 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论语·季氏》 不愿离而离。——清·林觉民《与妻书》 约从离衡。

——汉·贾谊《过秦论》 雉离于罿。——《诗·王风·兔爰》 离桓之罪。

——《国语·晋语》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礼记·少仪》 一年离经辨志。

——《礼记·学记》 失法离令。——《商君书·画策》 众叛亲离。

——《左传》 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水浒传》 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

——李贺《长歌续短歌》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

——《汉书·西域传上》六五之言,离王公也。——《易·离》 月离于毕,俾滂沱也。

——《诗·小雅·渐渐之石》 离坐离立,无往参焉。——《礼记·曲礼上》 离,丽也。

——《易·离卦》 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离不言会。

——《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二国会曰离。”

则不敢正坐离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宿离不贷。

——《礼记·月令》 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元曲选外编·贬黄州》离鸾别凤烟梧中。

——李贺《湘妃》蟠木根柢,轮囷离奇。——《汉书·邹旭传》 学者离群索居,各为异说。

——《隋书·经籍志一》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资治通鉴》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惟发愤,潜心大业。

——《汉书·董仲舒传赞》“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含离别字的诗句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

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境内。渭城在长安附近。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中原赴西北必由之路。当时行人到西北去,都要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

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在唐代,西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之间也经常有政治上的交涉,军事上的冲突,因此,往来道途的人很多,而在当时,两地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当亲友到这种辽远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人们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别之情,如这首诗所写的。 从诗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离家作客,而是已经游宦长安,这一次,又奉使到更远的西安去。

王维也是在游宦之中,并非居家,这一次,乃是客中送客。元二从长安出发,王维送到渭城,置酒饯别,诗即从渭城风物写起。

前两句布景。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濛濛,沾湿了微细的城土。

天气不好,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当然也就增加了别离的怅惋。客舍写明客中送客,并显示远送渭城,暂留复别的情况。

古人送别,都要折柳为赠,所以柳色青青,见之不免触目惊心。朝雨画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离别之情,只写景物,而别情已有丰富的暗示。

后两句抒情。使命在身,分手在即,虽然远送,势难再留,这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劝元二再饮一杯,再待一会而已。

用一“更”字,则此前之殷勤劝酒,此刻之留恋不舍,此后之关切怀念,都体现了出来。所以这一个字的容量是很大的。

为什么如此地殷勤、留恋、关切呢?因为元二一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象自己这样的知心朋友了,何况他还越走越远,要到安西呢?从此以后举目无亲,还是在故人面前多饮一杯吧。只这廖廖十四个字,就将好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抒写无余。

言简意赅,语浅情深,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赏析: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4、《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适在写此诗时。

6.带“离”字的诗词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 韦 庄

离事从来风过耳。苏轼

离里江湖仍旅食,百年天地自儒冠。甘瑾

离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纳兰性德

离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谢枋得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贺知章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

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张 华

不管烟波下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郑文宝

7.有哪些含有“远”字的唯美的诗句

1.《春远 》

唐代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2.《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代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3.《远师》

唐代 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4.《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金朝 刘迎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5.《南乡子·岸远沙平》

五代 欧阳炯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