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朋友的诗句古诗词 朋友的诗句古诗词1.关于朋友的诗句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2.描写朋友的诗1、《知音者诚希》唐代: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译文: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离别前的夜晚,我们能携着手走啊走,夜深了,我们仍踏在满地皎潆的月光中谈心。 2、《绝句送巨山》宋代:刘子翚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译文:两年来,您托身借居在这福建山中的庙里,如今忽然转念,要离开这儿,前往浙江。 明月不知您已经离去,深夜还是悄悄地照进您书房的小窗。 3、《临行与故游夜别》南北朝: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译文:多年来,我们一起共事,情好谊笃,如今即将与你们分别了,让人怎能不感伤。我这一去犹如东流的江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 夜晚湿冷的雨滴,淅沥落在空旷的台阶上,室内三杯两盏淡酒,促膝话别,彻夜不眠,不知不觉间曙色已跃上窗头。只好放下各自手中的杯盏,何时咱们还能像现在这样把酒尽欢。 扩展资料: 1、《知音者诚希》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喊出一声感慨,叹人间知音难觅,其势如飞瀑直下,让人直觉晴天闻雷,立刻惊警。在这句诗里,诗人采用典中典之法,首先化用了南朝文人刘勰之语。 诗人又溶人了春秋战国时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识知音的典故。伯牙所念,子期心明。 俞伯牙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雄伟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格形象,像大海一样浩渺纵横于宇宙之间的胸襟气度,而钟子期的情操和智慧,恰好同他产生了共鸣和契合,于是二人成了知音。 然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 诗人溶入此典正是为抒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词)之慨。这典中之典,不仅让这句诗内容大大增量,而且还让诗人感慨的语气大大加重。 特别是这样的诗句出自韩愈这样一个在政坛和文坛上均属顶级人物之口,再联想到他独特的身世和遭遇,就更觉得这一声感慨有雷霆万钧之力。 这首诗写诗人与知心朋友孟郊不忍离别,只好踏着满地的月色,彻夜相叙。 道出知音难寻,依依惜别之情。寥寥四句诗,写出惜别情感,生动真切,极富感染力。 2、《绝句送巨山》赏析 作者面对对朋友的离去,流露出浓重的悲伤。 前两句直写,说张巨山在福建住了两年,如今要离开福建,前往浙江。 “二年寄迹闽山寺”,表面全写张巨山,实际上带出自己与张巨山在这两年中过往密切,引出对分别的依依不舍。次句写张巨山离开,用了“一笑翻然”四字,看上去很洒脱,其实是故作达语。 张巨山离开福建去浙江,既非回乡,又不是仕宦升迁,此次离别,肯定愁多欢少,因此诗人写他洒脱,正带有不得已处,加强自己对离别的不快。 三、四句转换角度,以虚拟笔法,想像张巨山走后,人去楼空的情景,寄托自己对他的深情与怀念。 书房依旧,但是人走了,如果是直写,便索然无味。历来诗人都喜欢通过明月来寄寓自己的情思,如李白“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都是如此。 刘子翚这首诗也借明月来说,强调明月仍然照进书窗,增加冷漠的气氛,同时通过无情的明月表现多情的举止,衬出人的多情,等于说自己日后见到空空的书房,将更加为眼前的别离而惆怅。这样一转折,加深了诗的底蕴,把情感也表现得更为丰富。 3、《临行与故游夜别》赏析 公元507年(天监六年),何逊迁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萧伟信任,日与游宴。今从镇江州,将与故游离别,自然无限惆怅。 故开头两句便说:“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历稔”,多年也。 “群匹”,即指故游诸人。共事多年,追随左右,情好谊笃,不忍遽别。 时萧伟任扬州刺史(治所在今南京),何逊亦在刺史幕中。南京濒临长江。 长江之水西天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如古乐府《长歌行》所吟咏的那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诗人不禁睹物起兴,发出深沉的喟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这尚是虚拟。 而眼前实景更是伤人怀抱:室外夜色深沉,雨声淅沥。酷热的夏夜,如果来一阵滂沱暴雨,带来些许凉意,或许可以冲刷掉离人的愁思,减轻一点人们的痛苦。 却偏偏不是!这缠绵夜雨,点点滴滴,打在人踪寂寥的空阶之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空”字,增加了无限凄凉。 而室内灯光朦胧,离筵草草,三杯两盏淡酒,怎抵它离恨别愁!促膝话别,彻夜不眠,完全忘记了时间,曙光暗淡了灯光,方知东方之既白。 一个“晓”字,潜藏着无限离别深情。叶矫然说:“何仲言体物写景,造微入妙,佳句实开唐人三昧。” (《龙性堂诗话》初集)而“夜雨”两句,正是这样的佳句。茫茫夜色,点点细雨,淡淡灯光,给这故游夜别的场面笼罩上一片浓重的感伤色彩。 难怪陆时雍评此二句曰:“惨甚!闲闲两语,景色自成。” 又曰:“‘林密户稍阴,草滋苔欲暗’,细写得幽;‘薄云岩际出,残月波中上’,轻写得妙;‘解缆及。 3.关于友谊的古诗词12首唐朝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唐朝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唐朝李白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朝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朝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唐朝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 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唐朝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朝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唐朝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唐朝王维 <渭城曲> 渭城朝雨沪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朝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注:可理解为爱情,也可理解为友谊〉 唐朝高适〈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唐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朝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忆昔洛阳董糟丘, 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 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 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 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 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 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 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 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 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 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 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 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 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 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 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 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京岁月深, 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 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 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 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 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 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 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 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 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 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 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 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 寄君千里遥相忆。 其他有关友谊句子。 朋友是永恒的财富,点滴如溪。 友谊是浩瀚的大海,容纳百川。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一点的光彩。 (巴金)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 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 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_____ 蒲松龄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____纪伯伦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是财富. 找到朋友的唯一办法是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患难识朋友.——列宁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谚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语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语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先人而后己.——《礼记》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英莎士比亚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图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薛之情公读书录·交友》 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拉丁谚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我花了很长时间,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劳动成果偶。 4.搜集三句描写朋友间友谊的诗句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5.关于友情的诗句.(15句)我要古诗里的关于友情的唐诗: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外国诗: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莎士比亚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普希金 真正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他是你的餐桌和你的炉边.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求慰藉时去寻他.——纪伯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表现朋友深情的古诗名句有哪些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汉.无名氏《别诗四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孔融《诗》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汉无名氏《古诗》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和必先同调.—杜甫《徒步归行》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杜甫《羌村三首》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称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做两家春.—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二首》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孟郊《择友》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方言五首》 酒肉兄弟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冯梦龙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冯梦龙 人生当显贵,每淡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陆次云《志感》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韩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7.友谊的古诗诗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①杜少府:作者的一位朋友。 少府是对县尉的称呼。之任:赴任。 蜀川:今四川崇庆县。 ②城阙:城郭宫阙。 阙是宫门前两边的望楼。三秦:项羽曾分秦地为三,这里泛指秦地(今陕西关中一带)。 辅:京城附近地区。这里是说长安以三秦为辅。 ③五津: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是杜少府赴任去的地方。 ④宦游:在外做官。 ⑤海内:四海之内,指中国。存:有。 ⑥天涯:天边,指相距遥远。若:如同,好像。 比邻:近邻。 ⑦无为:不要。 歧路:岔路。这两句是说,不要像儿女那样,在分别时哭泣。 [解说]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送朋友到远处做官时写的。诗的前四句概括了两地相距之远,抒发了两人离别时的共同感慨。 后四句说明了两人友情的深重,并且相互勉励,不要为分别而过分感伤。 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 绛州龙门人。初唐诗人。 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ái):淮河。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潇水和湘水,流经今湖南境内。 秦:今陕西境内。 〔解说〕 潇湘在南,秦在西,诗人与朋友从此分别,谁知何时再能相会?暮春的杨花,更增添了诗人的愁思。 作者简介: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 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 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作者简介:王昌龄(689-约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 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ì):湿。 7.客舍:旅店。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 唐代著名诗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