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望驿台

1.预备班六年级古诗望驿台的含义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题解

这是白居易应和好朋友元稹的诗。二人在贞元十九年(803)同登制科,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并订交,“谊同金石,爱等弟兄”。

元和四年(809)三月七日,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一组总题为《使东川》的绝句。稍后,正在长安任左拾遗和翰林学士的白居易写了总题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的和诗,并题词说:“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惟予与元知之耳。”《望驿台》是其中的第十一首。原诗题下注:“三月三十日”。

元稹《望驿台》云:“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孟光”,指诗人的妻子韦丛。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而作。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是诗人的悬揣之辞。料想妻子以春尽为期,待他重聚,而现在竟无法实现,怅惘之情,宛然在目。

“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白居易《酬元九东川路诗》中有嘉陵县望驿台,即望喜驿也。

句解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地面。首句点出地点和时间。元稹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此时就住在那里,写其宅自见其人。“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大概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次句镜头一换,转到四川的望驿台,那里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如花之妻。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中人思念着宦游在外的人,宦游人同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人。“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含有春光已尽、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是说预期的欢聚落空了,自然导出“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限此一日,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了起来。

评解

白居易的和诗与原作一样,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下笔便用对句,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而且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是赅举双方,用了对句,则见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对起散收,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层层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不直遂,只以“春光尽”三字出之,颇富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

2.《秋思》和《望驿台》的意思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 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 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注释】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相信你可以感觉到上一句中“意万重”极言“家书”意义重大,诗人在家书中寄以厚意(想写得很多).然而像我们自己写好的一封重要的信一样,总是会担心自己没有在短短的信笺中把欲说之事言明,也就是“复恐匆匆说不尽”,所以才会在要寄出的时候再拆开来看看,确定一下,哪怕仅仅是给自己一颗定心丸. “复恐”一句,朴实而传神的表达出家书中蕴藏的情谊,着神而不露形.) 王安石评价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张籍在这首诗中正是运用了生活中最平常的细节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深切复杂的思念之情. 【鉴赏】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望驿台 唐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全文翻译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中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人,出门在外的人同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人.。

3.古诗《望驿台》里靖安宅是什么意思

我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地面。首句点出地点和时间。元稹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此时就住在那里,写其宅自见其人。“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大概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次句镜头一换,转到四川的望驿台,那里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如花之妻。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中人思念着宦游在外的人,宦游人同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人。“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含有春光已尽、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是说预期的欢聚落空了,自然导出“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限此一日,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了起来。答

4.

是 祖父和我吗第一题:1蚂zha 2jiu菜(第三声) 3谷穗sui第四声 4倭瓜wo第一声 5蚌壳bang第四声 6闪烁shuo第四声 7绒毛 8菜籽 9锄头 10玩腻 11戴草帽 12遮在脸上第二题:(1)瓢piao第二声 瓢虫 漂piao第四声 漂亮 飘piao第一声 飘荡(2)栽zai第一声 栽培 载zai第四声 装载 裁cai第二声 裁兵 (3)拔ba第二声拔河 拨bo第一声 拨付 跋ba第二声 跋涉.第三题:水汪汪 亮晶晶 慢吞吞 红彤彤 轻盈盈选择两个叠词是:慢吞吞 红彤彤造句1:小明做事总是慢吞吞的,整天要被老师留下.造句2:果园里刚摘下的新鲜苹果红彤彤的,看上去很美味.造句3: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他.第四题: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到)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第五题:词语:新鲜漂亮、健康、自由、随意.依据: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一直到)……,都是自由的.(把课文里的这段抄一遍)第六题: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是乐观、慈爱、勤劳、耐心、宽容、和蔼.第七题:作者从颜色形态来描写,像: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作者从形态和形状描写.第八题:选c这段文字主要用了拟人手法.这样能描写花园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活得,要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第九题:选c第十题:教室里面静悄悄的,写的写,看的看,鸦雀无声.足球场上乐腾腾的,跑的跑,踢的踢,乐闹非凡.十一题:我们在足球场上,大家激烈争球,互不相让.在比赛跑步时,一会前,一会后,都想争第一.在抓蟋蟀时,每捉到一个就会开心的欢呼.(十一题如果觉得我不好的话,可以自己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