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诗词大会评委 古诗词大会评委1.中华诗词大会的评委康震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博士后。 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词散文,唐宋文学研究。 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曾在《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 王立群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 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 郦波 郦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 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曾国藩家书》。 蒙曼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 2.诗词大会评委都有谁“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老师分别有康震老师、郦波老师、蒙曼老师、王立群老师,他们曾经是CCTV10《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康震老师以前讲过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郦波老师讲过张居正、于谦、戚继光、海瑞和曾国藩;蒙曼老师讲过武则天、太平公主、唐玄宗还有隋朝的历史;王立群老师讲过项羽、汉武帝、秦始皇、刘邦还有宋朝历史。作为学术普及性节目,们讲得还是不错的,起到了一定普及文史知识的作用,他们讲的那几集可以作为中文系、历史系的入门讲座来听听。” 中国诗词大会上他们的点评也很精彩。总的来说,康震老师最专业,不愧是北师大中文系教授,他的点评最有学术性,看得出来他非常喜欢**的诗词;郦波老师最儒雅,他总是面带微笑,对每一位选手他都抱着一种鼓励的态度,看得出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蒙曼老师最渊博,作为历史系副教授古诗词功底同样不输于中文系的(当然研究隋唐史的一般古诗词功底比较强);王立群老师最有学者气质,看上去最像一位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的老教授。 他们的点评都非常精彩,加上董卿主持也很好。喜欢中国古诗词的朋友可以看看《中国诗词大会》,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 3.中国诗词大会评委2016王老师名字中国诗词大会评委2016王老师名字是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立群,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 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是七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2015年参加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节目,与钱文忠、蒋方舟共同担任分享嘉宾。 4.古诗词会女评委是谁你说的是蒙曼老师 蒙曼,满族,著名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河北省廊坊人 。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硕导组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 自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并出版相应书籍。她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语言风格平易而灵活,引起巨大反响,并得到易中天、梅毅、孟宪实等众多同类学者的推崇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曾荣获中央民族大学第三届从教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中央民族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基本功(英汉双语)教学比赛二等奖,北京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史组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青年教师奖(教学类)等多项荣誉及奖项。 5.中国诗词大会评委郦波和康震的诗,您读懂了吗说实话,六甲番人挺佩服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们的胆量的,文化类比赛(暂且定义为比赛罢,因为有了冠军)是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的,尤其是诗歌类,对诗歌理解不够深刻太容易出错了,或许评委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点评的时候,经常会将话题引申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毕竟都是大学教授,口才都不错,乾坤大挪移就带大家进入了百家讲坛。 但单靠话术,难免还是有疏漏,于是精心准备的诗终于揭晓了所有的疑团,六甲番人无意抨击任何人,就事论事吧,且看第一首诗: 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诗据说是集句,也就是将前人的名句集合成一首新诗,集句类型的也有佳作,比如辛弃疾的《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就可以算是集句,一共十句,句句用引用经典,只是略微修改几字,而诗词大会的这首集句确实也都引用了名句,都出自苏轼的词,首句来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次句来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第三句来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改了一字,尾句来自《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之只是,这四句放在一起,究竟想表达什么?用典绝不是堆砌,这里只能说是小孩子垒积木了。 至于格律,那这首诗也是说出律很多,且不说第三句和尾句各有一个“吾”字,重字的毛病不懂格律的朋友都知道不可取。再细说格律,按七绝首句平起入韵的格式,“欢”怎么可以和“香”、“乡”押韵,即便按用韵最宽的中华新韵也押不了韵的,按平水韵就差得更远了。如按首句平起不入韵呢,第5字“是”应平,第7字“欢”应仄,第20字“吾”应仄,多处出律。 再看第二首诗: 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竟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这首诗看似豪放雄壮,用典明显可见,苏轼的词,伟人或李贺的诗,但是还是弄不清楚想说什么,是在颂诗词大会让诗词雄起?还是号召大家用诗词歌颂新时代?如是,为何用平声五微?五微韵属于窄韵,读音色彩灰暗沉闷,更适宜表达委婉的情绪,以展现阴柔之美。选韵是有讲究的,想表达雄壮的气势,为何不用三江或七阳? 再论格律,也是没法看的,按七绝平起不入韵格律,第6字“日”应平,第13字“芳”应仄,第16字“鸡”应仄,第23字“代”应平,第25字“流”应仄。出律比第一首诗还多,只能算打油诗了。 诗词大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评委代表着诗词大会的水平,评委们如果实在不擅长作诗,建议还是别作了,不然,让观众们当成标准格律来模仿,问题就大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