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唐诗,登黄鹤楼的法语翻译Le pavillon de la grue jaune Autrefois, un immortel s'envola sur une grue jaune. Ici ne subsite désormais qu'un pavillon désert. Depuis son départ, l'oiseau n'est jamais revenu. Pendant mille ans, seuls les nuages blancs ont flotté dans le ciel. Par temps clair, les arbres de Hanyang se distinguent clairement, ainsi que les épaisses herbes parfumées de l'île des perroquets. À la tombée de la nuit, j'ignore où est mon pays natal ? Sur le fleuve, la brume et les vagues suscitent tant de chagrin. 2.跪求许渊冲翻译的法语古诗在多次关于文学和翻译的会议上,许渊冲都谈到《诗经》中的名篇《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他用法文译成: A mon départ, Le saule en pleurs; Au retour tard, La neige en fleurs. Lents,lents mes pas, Lourd,lourd mon Coeur; J'ai faim; j'ai soif, Quelle douleur! 3.这首唐诗杜牧的《江南春》怎么翻译成法语Le printemps de Jiangnan Du Mu ,des dynasties de Tang Entendre sur mille lis gazouiller les oiseaux en voyant les fleurs rouges et les arbres verts. Le village près de l'eau ,les murailles entourées par les montagnes,partout flottent les drapeaux de restaurants au vent. Quatre cents quatre-vingts temples des dynasties de Sud, avec nombreux immeubles et pavillons se dressent sous la pluie brumeuse. 自己翻的,有几个地方说明下哦,“江南”就是“Jiangnan”,这个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说法,“里”就是"li",酒旗如果直接翻译成酒的旗子,肯定看不懂,所以我把它译成饭店的旗子,有客栈的地方才有酒嘛~嗨嗨~ 我觉得前2句已经很不错了,后面两句找到一个可能更准确点的。 Parmi les 480 temples des dynasties du sud, beaucoup se dressent au milieu de la brume et de la pluie. 因为最后一句中的“多少楼台”应该指的是480寺当中的吧!你觉得呢? 4.唐诗翻译的技巧是什么一下是我找的。 1. 熟悉古代诗词,多背诵常用诗词, 弄懂诗词的中文意思 2. 背诵已经被翻译过的诗词, 总结翻译技巧 3. 根据所总结的翻译技巧自己尝试翻译诗词。 4. 不知道译的地方虚心参考已有译文或向翻译大师求助。 5. 不断学习, 不断积累。 6. 成功。 一是要结合语境,把握句意。要翻译好一些诗词,必须对整篇文章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要注意的是第一遍没有读懂时不要心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二是落实句式的特点,判断一下它属于什么句式,是陈述句呢,倒装句呢,还是别的什么句式?三是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 下面是我自己的想法。 我觉的翻译唐诗上面的说的很好,首先就是要对文章的整体意思进行把握,弄懂句子的大概意思,粗略翻译,在代入诗中,大概通顺就行。(一些特殊字词的意思要懂的,这个不多说了。) 其实翻译唐诗很简单,多看看唐诗的翻译你大概就会有方法的,我就是这样的噢! 满意请采纳,o(∩_∩)o 谢谢楼主哦! 5.初一《古诗五首》的翻译谁有观沧海 《曹操·步出厦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English version: THE SEA I come to view the boundless ocean From Stony Hill on eastern shore Water rolls in rhythmic motion, Islands stand amid its roar. Tress on trees, from peak to peak, Grass on grass, lush far and night, Autumn winds blow drear and bleak, Monstrous billows surge up high. Sun by day, moon by night Appear to rise up from the deep. The Milky Way with stars to sleep. How happy I feel at this sight! I sing this poem in sheer delight.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辞海》1989年版). 次北固山下①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①次:停歇,这里指停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②风正:指顺风. ③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残夜:夜。 6.问一首古诗的翻译金缕衣 杜秋娘(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解】: 1、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堪:可。 3、直须:不必犹豫。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诗词赏析] 此题作者《全唐诗》为无名氏。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 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 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 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杜秋娘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妾,善唱〈金缕衣〉。 当以此而误题其名,实非其作 现代人皆以为 “劝君惜取少年时”为劝戒之意, 断章取义耳 由三四句可知 金缕衣者,实为狎妓之缠头(缠头:绫帛之类的礼物。 白居易琵琶行里有: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诗意为:劝君莫惜区区金缕衣,求欢须趁少年时,以免到老欲爱而不能之憾 杜秋娘原是间州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诗填词作曲,作为歌妓曾风靡了江南一带。 她十五岁时,艳名被镇海节度使李锜风闻,设法以重金买入府中充任歌舞姬。一般的歌舞姬都是学一些现成的歌舞,为主人表演取乐;人小心高的杜秋娘却不甘埋没在李府成群的歌舞姬中,暗自思量,自写自谱了一曲“金缕衣”,在一次李锜的家宴上,声情并茂地演唱了给李锜听。 李锜此时已年过半百,却也雄心不减,当他听了杜秋娘唱的一曲“金缕衣”,心中的欲火不禁被煽动起来。在他看来,这小曲充满了挑逗,虽然他已不是“少年时”,但临近暮年,似乎更要抓住美好年华的尾巴,及时享受生命乐趣,这小女子简直太知他的心思了! 顿时,李锜对杜秋娘大为欣赏,当时就决定把她收为侍妾。 李锜与杜秋娘成了一对忘年夫妻,但因两人都热情如火,所以春花秋月中,这对老夫少妻,度过了许多甜蜜醉人的时光。 这时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顺宗因病体不支,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年轻气盛,一登基就决心扭转国内藩镇割踞的离散形势,因而采取强制手段,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身为节度使的李锜为之大为不满,依仗手中的兵力,举兵反叛朝廷,在朝廷大军的镇压下,叛乱很快平息,李锜也在战乱中被杀。 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宫为奴,依据她的专长,让她仍旧充当歌舞姬。有心的秋娘趁着为唐宪宗表演的机会,再一次卖力地表演了“金缕衣”。 唐宪宗李纯这时倒正是青春“少年时”,曲中那种热烈的情绪深深感染了他。再看那演唱的女子明艳而雅洁,气韵在众佳丽中独高一格,不禁为之心动;况且此曲还是由她亲自创作,才情也不一般。 不久,杜秋娘被封为秋妃。 作了秋妃的杜秋娘深受宪宗宠爱,她的一笑一言,一举一动,都别有风韵,令年轻的宪宗为之沉醉。 春暖花开时,他们双双徜徉于山媚水涯;秋月皎洁时,又对对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时,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奕直至夜半。期间情深意挚,颇似当年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翻版。 然而,比起纵情放荡的杨贵妃,杜秋娘又高一筹,她不仅与宪宗同享人间欢乐,而且还不著痕迹参与了一些军国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为皇夫分忧解劳。 唐宪宗执政之初,由于锋芒凌利,对藩镇采取强压手段,引起藩镇纷纷的不满。 后来番邦犬戎侵犯大唐边境,宪宗对藩镇施以宽柔政策,不但抵御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兴。宪宗之所以能及时转变态度,除了大臣的建议外,重要的还是靠秋娘枕边风的吹拂,她以一颗女性的柔爱之心,感化着锋芒毕露的唐宪宗。 国家太平后,手下有大臣劝谏唐宪宗用严刑厉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动乱,这建议颇合宪宗的性格;但秋娘闻言则说:“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见识深远,入情入理,让唐宪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见,以德政治天下。 秋娘在唐宪宗身边,似乎既是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几乎占居了宪宗的整个身心,使宪宗对其他佳丽无以复顾。 当国家逐渐平定昌盛之后,宰相李吉甫曾好意劝唐宪宗可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他说:“天下已平,陛下宜为乐。”唐宪宗此时还不到三十岁,而宪宗则自得地说“我有一秋妃足矣!李元膺有‘十忆诗’,历述佳人的行、坐、饮、歌、书、博、颦、笑、眠、妆之美态,今在秋妃身上—一可见,我还求什么?”李元膺的“十忆诗”是这样的: 其一: 瘦损腰肢出洞房,花枝拂地领巾长; 裙边遮定双鸳小,只有金莲步步香。 其二: 椅上藤花撩面平,绣裙斜罩茜罗轻; 踏青姊妹频来唤,鸳履弓弓不易行。 其三: 绿蚁频摧未厌多,帕罗香软衬金荷; 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其四: 一串红牙碎玉敲,碧云无力驻凌霄; 也知唱到关情处,缓按余声眼色招。 其五: 纤玉参差象管轻,蜀笺小研碧窗明; 袖纱密掩嗔郎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