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孟字的诗句

1.带有孟字的诗词

一丶两汉·刘向《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二丶唐·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三丶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四丶先秦·屈原《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五丶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

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古词《孟母三迁》译文是什么?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既带孟字又带涵字的古诗词

1.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韩愈 《盆池五首》

2.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3.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李商隐 《当句有对》

4.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5.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刘禹锡 《秋江晚泊》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临洞庭上张丞相》

2. 夜暗归云绕舵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姜夔 ?《姑苏怀古》

3. 汉武高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变,匏子先成此日歌。--刘筠《汉武》?

4.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岛屿佳镜色,江天涵清虚。--李白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5.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

3.带有孟字的成语

季孟之间

出处: 《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典故: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孔孟之道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典故: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梁孟相敬

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典故: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孟母三迁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典故: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优孟衣冠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庄五受到感动,封了孙叔敖的儿子。

典故: 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