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明志的诗句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描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诗句一、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二、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三、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四、雨过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五、江村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3.明志的诗有哪些岳飞诗词全集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从驾游内苑应制 岳飞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岳飞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过张溪赠张完 岳飞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寄浮图慧海 岳飞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送轸上人之庐山 岳飞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岳飞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题池州翠光寺 岳飞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题翠岩寺 岳飞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三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题青泥市萧寺壁 岳飞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题雩都华严寺 岳飞 手持竹节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题骤马冈 岳飞 立马林冈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薤去艹)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4.急—— 求5首咏物明志的诗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2.《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3.《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原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后两句是:“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全诗是说,园中柳树,枝叶繁茂,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在和煦的春风中,柳枝绽出细叶,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然而,这婀娜多姿的垂柳,却生长在荒凉冷落背阳阴寒之地,无人光顾,落得终日寂寞。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身世的感慨。全诗明白晓畅,咏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着痕迹,描写生动,当时就“遍流京都”,足见艺术力量感人之深。 4.《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5.《水龙吟》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词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5.有关读诗明志的名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关于明志的诗句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7.诗以言情,以明志.请写几句有关茶的诗句.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唐 - 白居易 - 晚起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晚起 【内容】: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唐 - 皇甫曾 -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年代】:唐 【作者】:皇甫曾 【题目】: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内容】: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唐 - 黄滔 - 题灵峰僧院 【年代】:唐 【作者】:黄滔 【题目】:题灵峰僧院 【内容】: 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 拟登绝顶留人宿,犹待沧溟月满时。 唐 - 李远 - 赠潼关不下山僧 【年代】:唐 【作者】:李远 【题目】:赠潼关不下山僧 【内容】: 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 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分享——与茶有关的诗句集锦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古人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 历代有不少关于“七件事”的诗。 教你当家不当家, 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晨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杂剧《刘行首》 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淡无一事, 竹堂寺里看梅花。 ——[明]唐寅《除夕口占》 前门索债乱如麻, 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亦管他娘不得, 后门走去看梅花。 ——[清]无名氏《避债》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 ——[清]张璨《戏题》 。 8.以死明志的诗句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 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 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 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 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 《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 “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 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作此诗20天后,崖山海战以宋朝惨败而结束,陆秀夫背赵昺跳海而死。 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朝灭亡。 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934年8月28日,陈毅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兴国战役中,右胯骨中弹受伤。同年十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作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项英、陈毅等同志被留了下来,在赣粤边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冬天,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的九死一生之际,陈毅“伤病伏草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他那豪气入云的“绝笔”--《梅岭三章》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