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详注全唐诗

1.《奉和正日临朝》翻译,一百分

此诗的大概意思是,正月初一,皇帝在宫中设宴宴请百官。场面庄重,一切井然有序,宴会上人很多,济济一堂。大家表达了普天之下的恭贺之意,并献上了大量奇珍。

注:夏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故称三元。诗首联表达了时间。“扆”和“旒”均是御用之物,“百辟”和“九宾”都指百官,也就是参加宴会之人。颔联写了诗的主要内容,即皇帝宴请百官。而颈联写了当时的场面,鵷和鹭飞行有序,“鹓鹭”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而尾联写出了宴会之上的事情,即百官朝贺。“天涯”和“日域”都指普天下。

2.春望出自哪里

《春望》《次北固山下》《渔家傲。秋思》《天净沙。秋思》出自《全唐诗》。

该书编成的次年,即由内府精刻行世,后又有扬州诗局本,二本皆为一百二十册,分装十函。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归并成三十二卷。1960年,中华书局据扬州诗局本断句排印,并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 辑补《全唐诗》的著作,以日本上毛河世宁(即市河宽斋)《全唐诗逸》三卷为最早,成书时间约相当我国乾隆时期,凡补诗七十二首,句二百七十九条。中华书局本《全唐诗》附于全书之末,今人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二种,据敦煌遗书补一百七十六首,孙望《全唐诗补逸》二十卷,补诗七百四十首又八十七句,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二十一卷,补诗一千一百五十八首又二百四十三句。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成《全唐诗外编》出版。复旦大学的陈尚君先生对唐诗补遗进行完善工作。陈先生将目光放在包括《会稽掇英总集》、《天台诗集》、《翰林学士集》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唐宋文献及域外汉集上,所涉典籍达五千余种。其历时两年多,终成《全唐诗补编》,由中华书局于1992年出版。是编对《全唐诗外编》做了细致的甄别工作,剔出一些误收重出之作,又新增佚诗四千六百六十三首,句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诗、句皆必注典籍出处),诗人一千一百九十一人(生平皆以精当考订)。加上《外编》原有成果,《补编》共收诗六千三百二十七首,句一千五百零五条,约为《全唐诗》作品的七分之一;收诗人一千六百多位,其中新见者九百余位,接近《全唐诗》诗人的三分之一。至此,唐诗作品存世者正式已知诗达五万五千七百三十首,句计三千零六十条;所涉唐代诗人三千七八百位。这还不包括1992年夏天在湖南长沙唐窑出土瓷器上所题的几百首唐诗。据悉,“其中不少诗是《全唐诗》中没有收进去的”。另外,近年尚陆续有一些唐诗补遗之作发表。 考订著作,有刘师培《全唐诗发微》,收入《左庵集》,篇幅不多;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订正《全唐诗》小传、篇章等错误,甚为精到,收入中华上编版《唐人行第录》。

3.杜甫的诗《畏人》的翻译,急求谢谢

诗词原文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

诗词注释

诗成后,拈畏人二字为题,非专咏畏人也。蔡氏编在宝应元年。曹植诗:“客子常畏人。”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①,三年落日低②。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待马蹄。 (此诗叹羇旅寂寥也。上四言景,有故乡故国之思。下四叙情,有避世避人之意。《杜臆》:离家万里,寄迹三年,身世孤危,所以畏人而幽栖也。胡夏客曰:万里二语,十字只如一句。) ①孔稚珪诗:“孤征越清江。”②三年,旧作三峰,谓登万里桥而望三峰,此说非也。成都无山,安有三峰?【赵注】公自乾元二年入成都,至宝应元年春,为三年矣。-----------仇兆鳌《杜诗详注》-----------

诗词出处

全唐诗:卷227_14

4.、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词原文

编辑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诗词注释

编辑

黄鹤依旧次,编在广德元年夏作。【顾注】王判官,本黔阳人,而宦于蜀者,时奉母归养,故作诗以送之。《唐书》:黔州黔中郡,属江南西道,本三国吴黔阳郡,周为黔州,贞观四年,置都督府。王应麟云:黔中,汉改为武陵郡,今鼎、沣、浱、沅、黔州之地。《一统志》:今为辰州府地。 大家东征逐子回①,风生洲渚绵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②,日日江鱼入馔来③。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④。黔阳信使应稀少⑤,莫怪频频劝酒杯。 (上四王归养,下四送还黔,大家同回,提明扶侍。风生洲渚,还舟之景。竹笋江鱼,舟中供母。临别而叹时危,以其才堪济蜀也。频劝酒杯,欲别不忍之意。) ①【朱注】曹大家《东征赋》:“维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逐子,即随子义也。【顾注】妇人三从,其一从子。逐即从义。杨用修因古乐府有一母将九雏,欲改逐为将。将子,领子也。泽州陈冢宰注:依赋直当作随子。②《楚国先贤传》:孟宗最孝,母好食笋,冬月无之,宗入林中哀号,笋为之生。庾信《春赋》:“新芽竹笋。”③《东观汉记》:姜诗与妇佣作养母,母好饮江水,嗜鱼鲙,俄而涌泉舍侧,味如江水,每旦出双鲤鱼。【钱笺】韩子苍作白白。吴曾《漫录》作日日。据传言每旦,当以日日为是。按:日日对青青,乃借对法。前诗双峰寂寂对万竹青青,亦不拘于青白作配也。④薛道衡诗:“幸逢为善乐,须降济时才。”⑤吴祗诗:“玉关信使断。”杨慎曰:杜诗“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用孟宗、姜诗事。韦苏州《送人省观》诗云:“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又云:“洞庭摘朱果,松江献白鳞。”然杜不如韦句之雅。青青自好,白白近俗,有似童谣“白白一群鹅”之句矣。 朱瀚曰:首句逐字无出,次句可入元人院本,三四竟是吴歌,而用事亦俗。五句无聊之极,六句上文不接,但剿袭“安危须仗出群材”句耳。七八浅易,又似酒肆主人声口。-----------仇兆鳌《杜诗详注》-----------

诗词出处

编辑

全唐诗:卷227_63

5.咏华山的诗词

崔颢(?--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开元十一年(722)进士。天宝中,官尚书司勋员外郎,他以才名著称,好饮酒赌博,行为轻薄,为时论不满。

早年为诗,情致浮艳。后游览山川,从军东北边塞,风格转为雄浑豪宕。

他的短诗,清新活泼,富有民歌风味。颢之黄鹤楼,李白见而赏之,题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行经华阴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峭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王晶龄(690—756) 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一说江宁(南京)人,一说太原人。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的进士。授汜水尉,开元23年中博学宏词科,官秘书省校书郎,其时声望很高,晚年因不慎,被贬为江宁县丞、龙标县尉,安史乱起,还乡途中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擅长五言古诗和绝句,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其诗微婉多风,又句奇格俊,雄浑自然。

明代王世贞论盛唐七绝,认为只有他可以李白争胜,列为神品。(见《艺苑戹言》卷四)。

后代评论家称其人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现存诗180余首,《全唐诗》编为四卷,其中绝句约占分之一。

过华阴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窤映转奇艳。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余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作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王维(701?--761) 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寄籍为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开元九年(721)进士,官至太乐丞。

因事贬司功参军。张九龄为相,擢为右拾遗。

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乱起,两京陷落,他为叛军所俘,被迫署伪职。

长安收复后,以陷贼官论罪,降官太子中允,终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晚年居辋川(今陕西兰田县),过着官亦亦隐的优游生活。

王维在诗歌艺术上造诣极高,是唐代杰出诗人,也是著名的画家,又擅长音乐与书法,他善于运用精炼准确的特征性语言,着墨无多,却具写意传神之妙,把山诗艺术向前推进了一步。有《王右丞集》。

华岳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大寒,森沈华阴城。 昔闻乾坤开,造化生巨灵。

右足塌方山,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岳峙,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金天恩奉迎。 人只望幸久,何独禅云亭。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先世随末因罪流徙西域,父从商,李白诞生于巴尔喀什的碎叶城(今苏联境内的托克马克城,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之条支都督府),五岁随父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县)之青莲乡。

李白青年时,博学、广览、击剑、任侠,即漫游全国各地,形成了豪放不羁的性格。公元742年经道士吴筠贺知章举荐,唐玄宗召他到长安,供奉翰林。

不到三年,由于不满腐朽的朝政,为权贵所不容,屡遭高力士等人谗毁,“赐金还山”。再度开始了足迹遍历全国的漫游生活,写下了光照千古、脍炙人口的大量诗篇。

李白在我国文学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明星。李白的诗,吸收了民歌的优点,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豪迈的独特风格。

李白的诗,内容多表现在抨击社会腐朽抛。讴歌祖国的壮丽山河,真诚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李白的浪漫诗作,陶冶着人们的高尚情操,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最可宝贵的瑰宝。 玉真仙人歌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迎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清晨鸣天鼓,飚欻腾双龙。 玉真之仙人,时住太华峰。

登华山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惚与之去,驾鹤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邱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邱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去蓬莱复西归。

玉浆党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杜甫(712--770) 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寄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市)。

祖父杜审言,著名诗人。杜甫少贫,曾应进士举,不第。

天宝中,客长安近十年,郁郁不得意。安史乱起,流离兵燹中。

肃宗朝,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避乱入蜀,构草堂于成都外浣花溪畔。

又曾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一带。严武再度任西川节度使时,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后由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携家出峡,病死江湘途中。后世称为杜工部。

又因其客长安时,曾住杜附近的少陵,故称杜陵布衣,亦称杜少陵。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朝代。

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

6.《春望》的作者

杜甫春望草书帖标题:《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近体诗

题材:咏怀诗 爱国诗

格律:五言律诗出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24_63 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春望》诗意图,今人陈惠冠绘。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编辑本段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三:泛指多数。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

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编辑本段

注音

国破山河在 guó pò shān hé zài

城春草木深 chéng chūn cǎo mù shēn

感时花溅泪 gǎn shí huā jiàn lèi

恨别鸟惊心 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烽火连三月 fēng huǒ lián sān yuè

家书抵万金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白头搔更短 bái tóu sāo gèng duǎn

浑欲不胜簪 hún yù bú shèng zān

编辑本段

题解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第一声)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编辑本段

译文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