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兰花廉政诗句

1.求原创的廉政诗词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反腐倡廉廉政诗歌一组 请不要忘记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杨红兵在历史的扉页里增添了崭新的墨迹伴随着五月的步履八荣八耻犹如春风吹遍大地恰似春雨滋润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同志请不要忘记我们是华夏的儿女在奏响的国歌声中有我们不屈的正义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铮铮的骨气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将为民族的崛起发奋努力同志请不要忘记我们是党的儿女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人民大众这个坚实的群体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将为百姓的快乐安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志请不要忘记倭寇践踏的铁蹄落后挨打的岁月留给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将为科学的腾飞插上羽 廉政建设感言神州革故日千年,百业俱兴砥柱坚。

盛世依傍尧舜禹,升平有赖法规严。若问公仆清几许,当年包拯绽笑颜。

有口皆碑先进性,黎民心中比蜜甜。正宫·小梁州·红盾护农披星戴月打假忙,横扫黄梁,确保农资渠道畅。

验质量,“六查”两票账。信用监管存抽样,定片区权责到岗。

巡查勤,走访广。保驾护航,政通桑麻旺。

越调·小桃红·任重如山查照索证战犹酣,铲险市场患。以食为天重泰山,安为先!阜阳乳案前车鉴。

挥鞭拔剑,斩流溯源,监管不离鞍。[注解]查照索证:指目前在全区工商系统内开展的“查无照、索票证,维护食品安全秩序”专项执法行动。

中吕·山坡羊·缅怀战友威震地摇,侠撼天嚎,七尺忠魂为法抛。哀学勤遭暴,义胆昭。

斗豺狼热血染战袍,单枪匹马勇出鞘。悲,英年夭;慰,领风骚。

[注解]学勤:在执法中殉职的工商干部胡学勤双调·水仙子·自娱隶楷行草寄雅趣,《平水韵》里求奇字,花鸟鱼虫幽意。和为贵,勤理事。

不与他人争雄雌。晨书颜公体,醉览八家诗,闲赏兰花姿。

消千里烟波,暮霭沈沉阔楚天建万太高阁,满月晕韵坠西楼廉政诗歌八首民心是镜 是贪是清?民意是秤。是丑是美?口碑鉴证。

功过是非,天地分明。善恶终报,民心是镜。

官场做人 民心不可欺,法纪不可违。善恶天地知,良心不可昧。

报国当作为,民苦须记心。当为孺子牛,官场做正人。

慎独 作恶有报应,积德多善行。是非天地知,日日当自省。

廉洁民心敬,坑民天不容。莫为贪欲害,坦荡一世清。

为官八点 名利淡泊一点,民苦重心一点。政绩淡化一点,子孙多留一点。

钱财淡漠一点,法纪留心一点。交友淡雅一点,历史多学一点。

清白 史中铭典故,历历说祸福。官场沉伦事,悔恨追千古。

名利不可贪,钱财身外物。清白留子孙,勤奋厉后人。

门前的嘱托 心莫贪,昧心钱。眼莫花,婚外恋。

嘴莫馋,酒肉宴。耳莫听,奉承言。

手莫抻,乱用权。脚莫进,赌博间。

身莫陷,枉法案。纪莫违,守清廉。

自吟 不贪不赌不嬉艳,粗茶淡饭心坦然。不违法纪严律己,勤俭本分作奉献。

不为当官不为钱,尽职尽责遂民愿。为民谋利公仆责,一世清白无遗憾。

欲贪畏 欲是坝中一汪水,坝溃水泻难收回。贪是笼中一猛兽,笼开兽会把人吞。

祸莫大于纵己欲,欲溺多少黑良心。恶莫大于放任贪,且看官场落马人。

2.求一篇有关党风廉政的诗歌

反腐倡廉廉政诗歌一组 请不要忘记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杨红兵 在历史的扉页里 增添了崭新的墨迹 伴随着五月的步履 八荣八耻 犹如春风 吹遍大地 恰似春雨 滋润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同志 请不要忘记 我们是华夏的儿女 在奏响的国歌声中 有我们不屈的正义 在共和国的旗帜上 有我们铮铮的骨气 无论身在何方 我们 都将为民族的崛起 发奋努力 同志 请不要忘记 我们是党的儿女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有人民大众这个坚实的群体 无论身在何方 我们 都将为百姓的快乐安康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同志 请不要忘记 倭寇践踏的铁蹄 落后挨打的岁月 留给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无论身在何方 我们 都将为科学的腾飞 插上羽 廉政建设感言神州革故日千年,百业俱兴砥柱坚。

盛世依傍尧舜禹,升平有赖法规严。若问公仆清几许,当年包拯绽笑颜。

有口皆碑先进性,黎民心中比蜜甜。正宫·小梁州·红盾护农披星戴月打假忙,横扫黄梁,确保农资渠道畅。

验质量,“六查”两票账。信用监管存抽样,定片区权责到岗。

巡查勤,走访广。保驾护航,政通桑麻旺。

越调·小桃红·任重如山查照索证战犹酣,铲险市场患。以食为天重泰山,安为先!阜阳乳案前车鉴。

挥鞭拔剑,斩流溯源,监管不离鞍。[注解]查照索证:指目前在全区工商系统内开展的“查无照、索票证,维护食品安全秩序”专项执法行动。

中吕·山坡羊·缅怀战友威震地摇,侠撼天嚎,七尺忠魂为法抛。哀学勤遭暴,义胆昭。

斗豺狼热血染战袍,单枪匹马勇出鞘。悲,英年夭;慰,领风骚。

[注解]学勤:在执法中殉职的工商干部胡学勤双调·水仙子·自娱隶楷行草寄雅趣,《平水韵》里求奇字,花鸟鱼虫幽意。和为贵,勤理事。

不与他人争雄雌。晨书颜公体,醉览八家诗,闲赏兰花姿。

消千里烟波,暮霭沈沉阔楚天建万太高阁,满月晕韵坠西楼廉政诗歌八首民心是镜 是贪是清? 民意是秤。 是丑是美? 口碑鉴证。

功过是非, 天地分明。 善恶终报, 民心是镜。

官场做人 民心不可欺,法纪不可违。善恶天地知,良心不可昧。

报国当作为,民苦须记心。当为孺子牛,官场做正人。

慎独 作恶有报应,积德多善行。是非天地知,日日当自省。

廉洁民心敬,坑民天不容。莫为贪欲害,坦荡一世清。

为官八点 名利淡泊一点,民苦重心一点。政绩淡化一点,子孙多留一点。

钱财淡漠一点,法纪留心一点。交友淡雅一点, 历史多学一点。

清白 史中铭典故,历历说祸福。官场沉伦事,悔恨追千古。

名利不可贪,钱财身外物。清白留子孙,勤奋厉后人。

门前的嘱托 心莫贪,昧心钱。 眼莫花,婚外恋。

嘴莫馋,酒肉宴。 耳莫听,奉承言。

手莫抻,乱用权。 脚莫进,赌博间。

身莫陷,枉法案。 纪莫违,守清廉。

自吟 不贪不赌不嬉艳,粗茶淡饭心坦然。不违法纪严律己,勤俭本分作奉献。

不为当官不为钱,尽职尽责遂民愿。为民谋利公仆责,一世清白无遗憾。

欲贪畏 欲是坝中一汪水,坝溃水泻难收回。贪是笼中一猛兽,笼开兽会把人吞。

祸莫大于纵己欲,欲溺多少黑良心。恶莫大于放任贪,且看官场落马人。

3.兰花的格言

1、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兰》 2、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4、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唐彦谦《兰》 5、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王勃《春庄》 6、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7、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余同麓《咏兰》 8、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清·郑燮《题画兰》 10、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

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11、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12、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明·刘伯温 13、`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

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 14、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 15、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16、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1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幽兰》宋·释文兆 18、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石兰》宋·梅尧臣 20、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兰》宋·梅尧臣 扩展资料: 1、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2、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3、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4、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5、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4.有关廉洁自律的名言,10个以上,要带出处

1、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 ——孙中山 2、为人民服务 ——** 3、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 ——** 4、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5、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7、为国者以民为基 ——《三国志》 8、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 ——明·格言 9、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 ——** 10、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12、正以处心,廉经律已 ——《薛文清公公政录》 13、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格言对联 14、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金缨 15、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 16、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 17、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清·金兰生 18、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 1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21、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22、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资治通鉴》 23、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宋史》 24、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格言》 25、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吕氏春秋》 26、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 27、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 ——《苟子》 28、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宋·欧阳修 29、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 ——宋·苏轼 30、政通人口,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3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 32、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33、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家强不足谋也 ——孙中山 34、称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 ——白居易 35、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汉·刘安 36、兴邦在人材 ——宋·陆游 37、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 ——** 38、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孟子 3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李世民 4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 41、集众思,广忠益 ——《沿书》 4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汉·毛亨 4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唐·魏徵 4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 45、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4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47、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汉·刘安 48、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 49、多难可以兴邦 ——孙中山 50、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鲁迅 5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5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53、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 ——清·谭嗣同 54、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 ——** 55、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清·魏源 5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 5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 58、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清·梁启超 5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60、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汉·杨雄。

5.清正廉洁 植物

梅,兰,竹,菊四君子就是其代表。

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关于梅兰竹菊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一、梅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梅花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共有的一种品质,因而诗人倍加珍爱。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二、兰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

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宋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中(今苏州),为表示自己不忘故国,坐卧都朝南方。

常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兰花的根茎园艺,不着泥土,隐喻大好河山为异族践踏,表现自己不愿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气节。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

倪瓒曾为其题诗:"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所以,诗人爱兰咏兰画兰,是透过兰花来展现自己的人格襟抱,在兰花孤芳自赏的贞洁幽美之中,认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三、竹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清翠欲滴,婆娑可爱,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

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 四、菊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财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

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

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6.有关于为官清廉的警句,名言

无名氏

讽郭守贪婪①

腰缠十万宦资丰,压扁黄堂两袖风。

只有巾山抬不动,临行收入画图中。

[注释] ①据浙江临海县志载:清顺治间台州知府郭曰燧,贪婪异常,台州人民不胜其苦。至其离任时,爱城南巾山之胜,命画工绘成一幅图带走。夜里有人拟此诗题其宅门。

[品鉴] 诗句通俗易懂,讽刺贪婪之官极辛辣,令人切齿!

汪士慎简介

汪士慎(1686-约1762),清代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原籍安徽休宁,后定居江苏扬州。精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擅画梅,笔墨清劲。偶作山水、人物,亦生动有致。“扬州八怪”之一。善诗,有《巢林诗集》。

题《空谷幽兰图》尺页①

兰草堪同隐者心,②自荣自萎白云深。③

春风岁岁生空谷,④留得清香入素琴。⑤

[注释] ①尺页:一种装裱成册的小幅画页。

②隐者:隐居的人。往往指那些对旧时代统治者不满的或有厌世思想的知识分子。堪:可,能。这一句说兰草的节操与隐士的心怀相同。

③自荣自萎:自己荣茂,自己枯萎,听任自然。

④岁岁:年年。空谷:空旷的山谷。

⑤兰花有清香的品质,所以琴曲中谱有《猗兰操》来赞颂它。

[品鉴] 兰草在白云深处自荣自萎,听任自然。虽有清高的格调,但也有对自身命运、遭际的无限感叹。那值得赞美的兰草的节操,不恰是正直知识分子的品格么!

张英简介

张英(生卒年不详),字敦复,号乐园,安徽桐城人。清康熙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六尺巷①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注释] ①六尺巷:张英在京为官时,家人为争宅基去信,要他出面干预。张不是依仗权势压人,而是写了这首诗回复。家人见此诗后让出三尺,对方有感于此,亦让出三尺,于是就成了一条今古美谈的“六尺巷”。

[品鉴] 一滴水可见太阳之光辉,一首诗足见张英做人与为官之品格。让一步不为亏我,这种修养谓之美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