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谦的诗句

1.关于谦虚的诗句有什么

成绩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杰弗逊: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

蒙古: 骄傲跌在门坎,谦虚走遍天下。

斯宾塞: 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朱尔·勒纳尔: 可能有虚伪的谦虚,但绝没有虚伪的骄傲。

贺拉斯: 谦虚常被误认为是隐讳,沉默常被误认为是怪癖。

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苏联: 谦虚几乎总是和才能成正比例。

切斯特菲尔德: 谦虚是沽名钓誉的诱饵。

泽曼德斯: 谦虚是美和德的堡垒。

亨·菲尔丁: 谦虚是映照功德的烛光。

绪儒斯: 谦虚这种品质是教不会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拉布吕耶尔: 谦虚之于功德,犹如阴影之于绘画,前者使后者脱颖而出。

雷锋: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屈已者能处众,谦虚者能处身。

美国: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解。

随和可能伴随着自卑,好胜可能伴随着骄傲,谦虚可能伴随着平庸,坚定可能伴随着武断。

心偏小人常戚戚,礼多君子屡谦虚。

华罗庚: 虚伪的谦虚,仅能搏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让·保·里克特: 一个人在受到责备而不是受赞扬之后仍然保持谦虚,那才是真正的谦虚。

英国: 用慷慨激昂的言语攻击傲慢并不是谦虚的标志。

英国: 真正的谦虚,为一切美德之母。

柏格森: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朝鲜: 知识浅薄者骄傲,学识渊博者谦虚 知识深藏在谦虚的大海里。

朝鲜: 知识深藏在谦虚的大海里。

赫尔岑: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高尔基: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清·郑板桥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形容谦虚的古诗词有哪些

1、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徐庭筠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清·郑板桥 3、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 蒙古谚语 4、谦受益,满招损。 5、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6、世多扬激伯夷隘,公独谦虚下惠和。 7、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出处】: 1、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徐庭筠的《咏竹》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清·郑板桥《竹梅图的对联》 3、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蒙古谚语 4、谦受益,满招损。—— 欧阳修 伶官传序 。

3.描写谦虚的古诗句有哪些

1.《登白云绝顶》

宋 刘过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解释】要想把天下各个地方一览无余,就得盘盘绕绕,登上最高的山峰。喻指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

2.《咏竹》

宋代 徐庭筠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解释】这里比喻为人谦虚,虚心.

3.《竹》

清·郑板桥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解释】这里比喻为人谦虚,虚心.

4.《竹梅图的对联》

清·郑板桥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解释】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 此联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5.《 伶官传序 》

欧阳修

谦受益,满招损。

【解释】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由会得到益处。它点明了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

4.关于谦虚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谦虚的古诗有:

1、《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宋:黄庭坚

庐陵政事无全牛,恐是汉时陈太丘。

书记姓名不肯学,得纸无异夏得裘。

琢诗包纸送赠我,自状明月非暗投。

诗句纵横剪宫锦,惜无阿买书银钩。

蛮溪切藤卷盈百,侧理羞滑茧羞白。

想当鸣杵砧面平,桄榔叶风溪水碧。

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君侯谦虚不自供,胡不赠世文章伯。

一涔之水容牛蹄,识字有数我自知。

小时双钩学楷法,至令儿子憎家鸡。

虽然嘉惠敢虚辱,煮泥续尾成大轴。

写心与君心莫传,平生落魄不问天。

樽前花底幸好戏,为君绝笔谢风烟。

已无商颂猗那手,请续南华内外篇。

2、《吕居仁挽词三首》

宋:刘子翚

皓首犹贪学,谦虚德益丰。

潜神无朕际,悟物不言中。

虽处持荷贵,常安捽茹穷。

笑谈惊委蜕,儒事有英雄。

3、《示次儿柔中出赘》

宋:陶梦桂

诲汝汝知乎,家贫乃赘居。

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

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疎。

只须铭此语,一任命何如。

4、《奉和御制读五代晋史》

宋:夏竦

子文怀妙识,奥学洞天常。

恬淡游莲幕,谦虚践玉常。

至仁周仆御,大雅变词章。

慎默诚无怠,危机可尽防。

5、《陈寔》

宋:徐钧

世多扬激伯夷隘,公独谦虚下惠和。

吊死自惭知己少,逃生却喜活人多。

5.描写谦虚的古诗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

6.与"谦"有关的成语,诗词

1.益谦亏盈 〖解释〗犹谦受益,满招损。

2.一谦四益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3.谦尊而光 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4.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

5.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6.谦让未遑 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7.谦谦君子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8.谦躬下士 犹言谦恭下士。

9.谦恭下士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0.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1.黄公好谦 基本解释: 指人过分谦虚。

词语分开解释:

黄公 : 1.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 2.汉代术士。 3.指东汉太尉黄琼。 4.泛指卖酒者。 5.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 6.指夏黄公。四皓之一。 7.鸟名。黄鹂。

12.者者谦谦

基本解释:

1.和和气气、唯唯诺诺的样子。

词语分开解释:

者者 : 1.应诺声。犹诺诺。

谦谦 : 1.谦逊貌。

13.你谦我让

基本解释:

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14。鸣谦接下

基本解释:

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下宾。

词语分开解释:

鸣谦 : 1.谓谦德表着于外。 2.谓态度谦恭。

15.谦冲自牧

基本解释:

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词语分开解释:

谦冲 : 1.见"谦冲"。

自牧 : 1.自我修养。

16.谦以下士

基本解释: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词语分开解释:

下士 : 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秦以后亦沿用。 2.今用作军衔,为军士的最低一级。 3.才德差的人。

彪炳千古 跛鳖千里 白发千丈 百怪千奇 百卉千葩 百计千方 百计千谋 百计千心 百孔千疮 百孔千创 百了千当 壁立千仞 百媚千娇 百谋千计 百品千条 百巧千穷 笔扫千军 百岁千秋 百顺千随 拨万轮千 拨万论千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八万四千 跛行千里 不远千里 百拙千丑 百折千回 百紫千红 敝帚千金 弊帚千金 百啭千声 百纵千随 寸步千里 尺寸千里 赤地千里 尺幅千里 成千成万 成千累万 成千论万 成千上万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存十一于千百 秤砣虽小压千斤 寸心千古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东方千骑 惮赫千里 大千世界 独有千古 独有千秋 恶事行千里 风流千古 发引千钧 感慨万千 各有千秋 毫厘千里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横扫千军 皓月千里 金城千里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酒逢知己千杯少 家累千金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举目千里 拒人千里 距人千里 拒人于千里之外 决胜千里 决胜于千里之外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跬步千里 力敌千钧 流芳千古 论千论万 流血千里 名垂千古 谬以千里 千补百衲 千变万化 千兵万马 千变万状 千变万轸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千疮百孔 千锤百炼 千疮百痍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千差万别 千差万错 千愁万恨 千村万落 千乘万骑

有钱有势 一钱如命 有钱能使鬼推磨 一钱不值 一钱不落 饮马投钱 万选青钱 食日万钱 日食万钱 青钱万选 钱可通神 见钱眼开 不值一钱 不名一钱 爱钱如命

见钱眼开

要好成歉

7.描写“赞美谦虚”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赞美谦虚”的诗句有以下这些: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司马迁

释义: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这是一件小事却能折射出大的道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释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能做我的老师的人。

3、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释义:要想把天下各个地方一览无余,就得盘盘绕绕,登上最高的山峰。喻指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

4、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释义: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

5、高节人所重,虚心世所知。

释义:节操高尚的人为众人所敬重,胸怀开阔的人被世人所传扬。

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释义:发奋认识天下所有的字,立志读完人间全部的书。

7、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释义: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

8、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释义:竹子没有出土时就有了节,长大升到了高空仍然战战惊惊。

9、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释义:谦虚的君子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提高自己。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释义:学习不感觉厌倦,教诲别人不感觉疲倦

11、青嫩文章不足夸,山外有山更为佳。

释义:形容自己学疏才浅,还不值得夸赏。

1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释义:知道自己不足的人谦逊好学,以向别人请教为耻的人骄傲自满。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义:聪明又好学的人,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14、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释义:虚心一切事情都能成功,骄傲自满十件事情九的做不成.虚心使人进步。

15、满招损,谦受益。

释义:是指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