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芙蓉亭唐诗

1.咏芙蓉的古诗及翻译啊

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帘前光景奇。 绳床乌木儿,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与花作主人。 荷花媚 荷花 宋 苏轼 霞苞电荷碧。

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唐诗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杜荀鹤: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子夜吴歌(其二) 唐 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越 女 唐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京兆府栽莲 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夏歌 南朝、梁 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 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 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 刘 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宋词 黄莺儿 晃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飐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

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谒金门 冯延己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华狼籍。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罗敷媚 陈师道 芙蓉不借韶华助,故著缃黄。宿面留妆。

不出寒花只暂香。 伤春不尽悲秋苦,落蕊浮筋。

知在谁傍。

2.形容芙蓉花的诗词

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木末:树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唐·王维《辛夷坞》

2、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唐·高蟾《上商侍郎》

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西洲①曲

(南朝乐府民歌)

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绝句漫兴(其七) 杜甫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咏芙蓉 南朝·梁·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咏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

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

3.有关芙蓉花的诗词

【唐】韩愈 木芙蓉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唐】包何 阙下芙蓉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广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唐】元稹 刘阮妻

芙蓉脂肉绿云鬓,罨画楼台青黛山。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高蟾 下第后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 崔橹 山路木芙蓉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唐】刘兼 木芙蓉】

素灵失律诈风流,强把芳菲半载偷。

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

谢莲色淡争堪种,陶菊香秾亦合羞。

谁道金风能肃物,因何厚薄不相侔。

【唐】柳宗元 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唐】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 咏一十首·重台芙蓉

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

玉女袭朱裳,重重映皓质。

晨霞耀丹景,片片明秋日。

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

4.关于芙蓉的古诗

《木芙蓉》 菩萨蛮 宋 范成大 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拼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 绿窗梳洗晚,笑把琉璃盏。斜日上妆台,酒红和困来。

《木芙蓉》 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和陈述古拒霜花》 宋 苏轼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木芙蓉》 宋 王安石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

5.《芙蓉楼送辛渐》句意

芙蓉楼送辛渐 开放分类: 文学、唐诗、王昌龄、七言绝句、送别 目录• 【内容】 • 【文学常识】 • 【诗文解释】 • 【注释】 • 【韵译】 • 【前言】 • 【作者简介】 • 【赏析】 • 【简评】 • 【话外音】 • 【译诗】 • 【简评】 • 【话外音】 • 【译诗】 【内容】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文学常识】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诗文解释】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注释】 1. 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前言】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

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他和当时著名的诗人几乎都有交游,孟浩然、李白、岑参、常建等都存有赠他的诗篇。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

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简评】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话外音】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

6.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有谁知道它的大概意思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度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②。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注释]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辛渐:王昌龄的朋友。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

②“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说: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独。寒雨:秋雨。连江:满江。夜入吴:夜晚秋雨入镇江。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平明:天刚亮。客:指辛渐。楚山: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

③“洛阳”二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译诗]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

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际。“玉壶”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等。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7.写清塘的风景的唐诗宋词

池上生春草,柳丝竞飘摇。夜来机杼停,晚起换蚕沙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观书有感(其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