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有没有关于以肥为美的诗词、句子、文章等什么的打很早的时候起,中国人就固执地认为漂亮的标准就是又高又胖。 《诗经》中所歌咏的美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是高大肥硕的:《邶风·简兮》赞美一个漂亮的舞星:“硕人俣俣,宫廷万舞”,硕是肥硕,俣是个儿高,可见高而胖是美的标准;《卫风·硕人》赞美一位贵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颀者长也,硕而颀,也是又高又胖。 胖到什么程度呢?——“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柔荑”为植物的嫩芽,“凝脂”是凝结的猪油。 “领”是脖子;“蝤蛴”,后世音转为“蛴螬”,是蝼蛄的幼虫,又白又胖。 你想想:一身肥膘,脖子如鼓囊囊的虫子,手指如肥满鼓胀的嫩芽,这幅形象,不是足可以当得起现在所谓“一篓油”的雅号吗?后来的蔡邕《协初赋》中写美人,所用的喻体,换得高雅一些:“面如满月,辉似朝日,色如莲葩,肌如凝蜜”,但整个形象与“一篓油”还是没啥区别。然而在古代,这“一篓油”就像麦当娜,绝对是为人们所企慕、所崇拜的偶像。 那时人们对妇人不但崇尚肥,而且还越肥大越美,《唐风·椒聊》赞赏女人:“彼其子兮,硕大无朋;彼其子兮,硕大且笃。” 硕大而无朋,也就是“巨无霸”,在古人看来,这样吨位的女人是倾国倾城、漂亮到了家的。 我们读《诗经》,可注意到其中赞扬美人的句子,几乎都离不开“硕”:诸如《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冩几几”;《齐风·猗嗟》:“猗嗟昌兮,硕而长兮” ;《卫风·硕人》:“硕人敖敖”等等,皆为其例。有人可能说,以上所举的《诗经》全是北方诗,南方的审美标准或许有所区别?请看《楚辞·大招》描写美女:“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所谓“丰肉微骨”,是瞅着光显肉而看不见骨形,这与现代挑选美人所要求的“骨感”是恰恰相反的;再往下看——“曾颊倚耳,曲眉规只”,这就美得更加惊人,所谓“曾颊”即“层颊”,也就是双下巴,脸与颈的形状不很分得清楚,象外地某个卫视中一位男主持(对不起忘了名字了)。这和《诗经》中所歌咏的美人完全一样,因为《卫风》中曾用“硕大且俨”来夸美女,《太平御览》卷三六八引作“硕大且媨”。 注:“媨,重颐也”,“重颐”与“曾颊”同义,也是双下巴。比人家多一个下巴,这在古代的卫地和楚地都是难得的美态。 这说明,以肥大为美的标准,在古代不但不分男女,而且不分南北。正因为古时以胖大为尚,故“硕人”一词也就成为“美人”的代称,如《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蔡邕《青衣赋》:“玄发光润,领如螬蛴。 修长冉冉,硕人颀颀”;陈琳《止欲赋》:“色曜春华,艳过硕人”之类,都是这样的用例。《左传》中形容美女,叫“美而艳”,《说文》释“艳”为“好而长”,也就是漂亮而高大。 从文字上来说,“艳”字从“丰”,而“丰”本身就是肥大饱满的意思。如司马相如《美人赋》、葛洪《西京杂记》、蔡邕《协初赋》、萧衍《净业赋》等等,都直接用“丰肌”来形容美人。 这反映衡量美人只注重肉之质量的倾向。另外,古妇女又美称曰“娘”,娘这个字为俗字,其本字为“娘”,按《说文》训“娘”:“肥大也。” “娥”也是对漂亮姑娘的美称,而“娥”字从“我”,凡从我之字,皆有高大之义。古又称妇女之美为“嫣”、为“娙”。 何谓嫣”、“娙”?《说文》云:“嫣,长貌”;“娙,长好貌”;《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是对美女的最经典的称呼,所谓“窈窕”,即《卫风》中“硕人”的形容词“敖敖”之音转,而“敖敖”,《毛传》释为“长貌”。此外,“敖敖”的叠字还音转为双声的“娥媌”:《列子·周穆王篇》:“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后来又转为“娥眉”,《楚辞·离骚》:“众女嫉余娥眉兮”。 原其本意,敖敖、窈窕、娥媌、娥眉,都是个儿高的意思。后来所谓的“苗条”也是从“窈窕”、“娥媌”转来的,其正诂也只是高大,并不包含有现在的“瘦”的意思。 古人于美人,只强调长大为重要条件,《尔雅》:“委委佗佗,美也”,孙炎曰:“佗佗,长之美。”《论衡》:“上世之人,侗长佼好。” 《史记·苏秦列传》:“有长佼美人。”《盐铁论·刺权》:讲中山素女之美,“亦长白女子也。” 此类例子颇夥,不一而足。古时形容男士的美,也多用“美丰姿”这个词,说明 “胖”也是男性美的首要条件。 先秦有两个有名的帅哥,一个叫“子都”,一个叫“子充”。而都,大也;充,长也、高也。 从他们的名字,就能看出他们之所以帅原是因为块头大。说到名字,又想起古人的起名,其对“名”与“字”的选择,也突出地表现了那时以长大为美的观念。 《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公子名吕,字子封。 “吕”,古文亦作“甫”(《尚书》中的“吕刑”,《礼记》《孝经》并引作“甫刑”可证)。 而《尔雅》云:“甫,大也。”《淮南子·天文篇》:“仲吕者,中充大也;南吕者,任包大也”;《方言》:“吕,长也。 宋鲁曰吕,长亦大也”。而作为他的“字”的“封”,也是大的意思,《诗经·商颂·殷武篇》:“封建厥福”,毛传曰:“封,大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二、与肥有关的成语越人肥瘠、 肥头胖耳、 拣精剔肥、 古肥今瘠、 厚酒肥肉、 食言而肥、 肥马轻裘、 乘轻驱肥、 挑肥拣瘦、 心宽体肥、 瘠人肥己、 甘脆肥醲、 瘠己肥人、 肥肠满脑、 齿甘乘肥、 肥鱼大肉、 肥醲甘脆、 衣轻乘肥、 肥田沃地、 甘旨肥浓、 乘肥衣轻、 秦越肥瘠、 胡肥钟瘦、 膘肥体壮、 燕瘦环肥、 损公肥私、 肥甘轻暖、 脑满肠肥、 越瘦吴肥、 肥头大面 红瘦绿肥、 肥遯鸣高、 损人肥己、 乘坚策肥、 兄肥弟瘦、 肠肥脑满、 瘠义肥辞、 择肥而噬、 肥肉厚酒、 越瘦秦肥、 肥头大耳、 绿肥红瘦、 轻裘肥马、 拣精拣肥、 肥遁鸣高、 吃肥丢瘦、 胡肥锺瘦、 肥猪拱门、 饫甘餍肥、 环肥燕瘦、 肥冬瘦年、 盛肥丁瘦、 拣精择肥、 挑精拣肥、 马肥人壮、 博硕肥腯、 衣马轻肥、 裘马轻肥、 较瘦量肥、 绿肥红瘦 三、与肥有关的成语越人肥瘠、肥头胖耳、拣精剔肥、古肥今瘠、厚酒肥肉、食言而肥、肥马轻裘、乘轻驱肥、挑肥拣瘦、心宽体肥、瘠人肥己、甘脆肥醲、瘠己肥人、肥肠满脑、齿甘乘肥、肥鱼大肉、肥醲甘脆、衣轻乘肥、肥田沃地、甘旨肥浓、乘肥衣轻、秦越肥瘠、胡肥钟瘦、膘肥体壮、燕瘦环肥、损公肥私、肥甘轻暖、脑满肠肥、越瘦吴肥、肥头大面红瘦绿肥、肥遯鸣高、损人肥己、乘坚策肥、兄肥弟瘦、肠肥脑满、瘠义肥辞、择肥而噬、肥肉厚酒、越瘦秦肥、肥头大耳、绿肥红瘦、轻裘肥马、拣精拣肥、肥遁鸣高、吃肥丢瘦、胡肥锺瘦、肥猪拱门、饫甘餍肥、环肥燕瘦、肥冬瘦年、盛肥丁瘦、拣精择肥、挑精拣肥、马肥人壮、博硕肥腯、衣马轻肥、裘马轻肥、较瘦量肥、绿肥红瘦。 四、关于秋风起蟹黄肥诗句有哪些关于“秋风起蟹黄肥”诗句有如下: 1、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唐·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唐·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元·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五、跟农业有关的诗句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损根,霜打头。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荞麦见霜,粒粒**。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北风无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线。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头,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飞杨花,种棉花。 柳絮扬,种高粱。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柳絮落,栽山药。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桃花开,李花落,种子包谷没有错。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犁花香,早下秧。 揪花开,谷出来。 揪花开,麻出来。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柿芽发,种棉花。 麦扬花,排黄瓜。 秧摆风,种花生。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菊花黄,种麦忙。 椹子黑,割大麦。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高粱熟,收稻谷。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蚕做茧,快插秧。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知了叫,割早稻。 知了喊,种豆晚。 蚱蝉呼,荔枝熟。 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燕子来,种苋菜。 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大雁来,种小麦。 哈气种麦,不要人说。 嘴哈气,麦下地。 肥料与农业 肥料建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 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就是粪。 。 六、与夸有关的诗句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35.惟见林花落, 莺啼送客闻。 (李白《别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37.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9.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40.晴时风日雨时干, 草满花堤水满溪。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七、与农业有关的诗句采桑 【南北朝】民歌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八、有关七月蟹肥的诗句《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衡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中姐妹们共聚海棠诗社,席间吃了螃蟹,于是宝玉、黛玉和宝钗兴致,便各作了一首螃蟹咏。 其一(贾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注释]1.持螯——拿着蟹钳,也就是吃螃蟹。语本《世说新语》:毕卓曾对人说:“左手持蟹螯,右手执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这是古代贵族过的享乐生活。2.擂姜——捣烂生姜。 3.饕餮——古代传说中贪吃的凶兽,后常用来说人贪馋会吃,这里即此意。王孙——自指,借用汉代刘安《招隐士》中称呼。 4.“横行”句——说蟹。蟹,称为“横行介士(战士)”,见《蟹谱》:又称为“无肠公子”,见《抱朴子》。 横行,既是横走,又是行为无所忌惮的意思。无肠,除字面义外,又用以说没有意兴,无动于衷。 这一句语带双关,兼写“偏僻”、“乖张”。金代诗人元好问《送蟹与兄》诗:“横行公子本无肠,惯耐江湖十月霜。” 5.脐间积冷——我国传统医药学认为,蟹性咸寒,恣食,会积冷于腹内(小说中也写到),须用辛温发散的生姜、紫苏等来解它。6.香——与“腥”同义。 两句似寓其沾花惹草习气。7.“坡仙”句——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人亦称其为坡仙,北宋文学家。 苏轼曾写诗笑一生穷愁劳碌的唐代苦吟诗人孟郊,把读孟诗比之为吃小蟹,说是“竟日嚼空螯”(《读孟郊诗》),所以引以为说。又贾宝玉的绰号叫“无事忙”,或是有意暗合。 其二(林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注释]1.铁甲长戈——喻蟹壳蟹脚。宋代陈郁为皇帝拟进蟹的批答说:“内则黄中通理,外则戈甲森然。 此卿出将入相,文在中而横行之象也。”见《陈随隐漫录》。 2.色相——佛家语,指一切有形之物。借用来说蟹煮熟后颜色好看。 3.“多肉”句——即“更怜卿八足多肉”。上一联已说螯满、膏香,故这句用“更”字说蟹脚多肉。 怜,爱。卿,本昵称,这里指蟹。 4.“助情”句——意即“谁劝我饮千觞以助情”。觞,酒杯。 助情,助吃蟹之兴。5.兹——此。 佳品——指蟹。酬——报答。 这里是不辜负、不虚度的意思。佳节——指重阳。 6.桂拂清风——即“清风拂桂”。其三(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注释]1.霭——云气。 这里指桂花香气。2.长安涎口——京都里的馋嘴。 佳节吃蟹是富贵人家的习好,故举长安为说。又似与“饕餮王孙”不无关系。 盼重阳——《红楼梦》诗多含隐义,菊诗与蟹诗共十五首,明写出“重阳”的三首即宝钗所作的三首,这很值得注意。正如“清明涕送江边望”、“清明妆点最堪宜”等诗句看来与探春后来远嫁的时节有关一样(参见其“图册判词”和“春灯谜”诗),宝钗始言“重阳会有期”,继言“聊以慰重阳”,这里又说“涎口盼重阳”,可见“重阳”当与后半部佚稿中写宝钗的某一情节有关。 3.“眼前”句——蟹横行,所以眼前的道路是直是横它是不管的。经纬,原是织机上的直线与横线。 4.“皮里”句——蟹有壳无皮,“皮里”就是肚子里。活蟹的膏有黄的黑的不同颜色,故以“春秋”说花色不同。 又“皮里春秋”是成语,出《晋书·褚传》:褚为人外表上不露好恶,不肯随便表示赞成或反对,而心里却存着褒贬,所以有人说他“有皮里春秋”。因晋简文帝后名春,晋人避讳,以“阳”代“春”,故这一成语亦作“皮里阳秋”。 后多用以说人心机诡深,而不动声色。空黑黄,就是花样多也徒劳的意思,因蟹不免被人所煮食。 5.涤腥——解除腥气。用菊——指所饮非平常的酒,而是菊花酒。 传说重阳饮菊花酒可辟除恶气。6.性防积冷——意即蟹性寒,食之须防积冷。 7.落釜——放在锅子里去煮。成何益——意谓横行和诡计又有何用。 8.月浦——有月光的水边,指蟹原来生长处。诗中常以“月”点秋季。 空余禾黍香——就蟹而言,既被人所食,禾黍香已与它无关。唐代陆龟蒙《蟹志》:“蟹始窟穴于沮洳(音举入,低湿之地)中,秋冬至,必大出,江东人云稻之登也。” 又宋代傅肱《蟹谱》:“秋冬之交,稻粱已足……江俗呼为‘蟹乐。”。 九、和高相关的诗句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远,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陌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庆佳节 芳菲节,芳菲节,天意应不虚设。对酒高歌玉壶阙,慎莫负、狂风月。 人间万事何时歇,空羸得、鬓成雪。我有闲愁与君说,且莫用、轻离别。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