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有仞字的古诗〖投翰林萧侍郎〗 书名:《全唐诗》 作者:张蠙 九【仞墙边绝路岐,野才非合自求知。灵湫岂要鱼栖浪, 仙桂那容鸟寄枝。纤草不销春气力,微尘还助岳形仪。 从来为学投文镜,文镜如今更有谁。 〖过昌利观有怀〗 书名:《全唐诗》 作者:薛能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 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正乐府十篇·哀陇民〗 书名:《全唐诗》 作者:皮日休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二、求一首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要完整的盎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仲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月销万古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一作“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今读xié)。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三、含有秋声的诗句秋声 白居易 【杂曲歌辞·小曲新词】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苏颋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白居易 【早秋独夜】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白居易 【小曲新词二首】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刘言史 【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殷尧藩 【江行二首】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 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刘禹锡 【登清晖楼】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白居易 【旧房】 远壁秋声虫络丝,入檐新影月低眉.床帷半故帘旌断,仍是初寒欲夜时.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薛能 【折杨柳十首】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崔橹 【华清宫三首】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曹邺 【听刘尊师弹琴】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高蟾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李中 【对竹】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沈彬 【句】 松欹晚影离坛草,钟撼秋声入殿风.(《潘天锡同题古观》,《郡阁雅谈》 四、关于舟的自由的诗句和漂泊的诗句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年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眷言访舟客, 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 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 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 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 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 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 沾君缨上尘。 江上曲 年代:【南北朝】 作者:【谢朓】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题舒乡 年代:【唐】 作者:【曹邺】 功名若及鸱夷子,必拟将舟泛洞庭。 柳色湖光好相待,我心非醉亦非醒。 浣溪沙 年代:【唐】 作者:【冯延巳】 醉忆春山独倚楼, 远山回合暮云收。 波间隐隐仞归舟。 早是出门长带月, 可堪分袂又经秋。 晚风斜日不胜愁。 江上吟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渔父 年代:【唐】 作者:【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二十四诗品 年代:【唐】 作者:【司空图】 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鱼舟。 可人如玉,步渫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早梅芳 年代:【宋】 作者:【柳永】 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景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 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 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 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 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晚泊岳阳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一萼红 登蓬莱阁有感 年代:【宋】 作者:【周密】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 俯仰千古悠悠。 岁华晚,漂零渐远, 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崖归梦, 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 还似王粲登楼。 最负他,秦鬟妆镜, 好河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舟行入剡 年代:【唐】 作者:【崔颢】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乡思 年代:【唐】 作者:【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五、有关风雨雪鸟的诗句http://www.ishici.com/ 按你需要的,一一录入检索即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六、描写天都峰的诗句《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代: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释义: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扩展资料: 天都峰位于黄山风景区内莲花峰东南133°,与莲花峰直线相距1150米,北望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29.5米。列为黄山第三高峰。 天都峰,峰体拔地摩天,险峭峻奇,是黄山群峰之中最为雄伟壮观,最为奇险的山峰。其雄伟博大之气势,虽然高度不及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卓立地表,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尽管海拔不是最高,但绝对堪称“黄山第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