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声字宋词

1.宋词《西江月》音韵规律如何掌握,还有平仄声字的规律

《西江月》是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还有同名歌曲《西江月》。

西江月》词牌正体 柳永《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西江月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韵)。 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韵)。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西江月》别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 苏轼 点 西江月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此词两起句俱叶仄韵,欧阳炯“水上鸳鸯”词、辛弃疾“贪数明朝”词,即此体也,其可平可仄,与柳词同,故不复注。 【按】欧阳韵,以“力、色”叶“衣、眉、期、枝”,盖遵古韵“陌、锡、职”通“寘、未”,以四支无入声也,不若苏词韵之“虞、麌、遇”本部三声者为合法,故采苏词为谱。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吴文英 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春风,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

此与柳词同,惟前后段各韵异。周紫芝“池面风翻”词,正与之合。

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 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映寒潭里,烟光远罩轻波。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苹香暗起。

此见《尊前集》,换头句较“水上鸳鸯”词多一字,但此词押韵,又与诸家不同。按,古韵从无“五歌”通“四寘”之例,此盖以“苇、起”押“水、里”,“多、歌”押“河、波”也。

唐人有间押之法,采以备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赵以仁 夜半沙痕依约,雨余天气溟蒙。

起行微月遍池东,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

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此词两结句,不叶仄韵,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见周密《绝妙好词》选本。

宋、元人无填此者,采之以备一体。

2.宋词的平仄韵是怎样定的

字有定声是指不同位置上的字在声调上有相对固定的要求。汉字的发音有四种声调,古四声为“平、上(shǎng)、去、入”,新四声以普通话为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汉语拼音中对应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新四声中没有入声字(我们全椒话中有许多入声字,如曲、直、局、促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普通话朗诵古诗词,有时会感到别扭的缘故。若用新四声依律作诗,则用普通话朗诵就不会别扭。汉字的声调又有平、仄之分,古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为仄声,新四声中的“上、去”为仄声。作诗时,平声字和仄声字相互交替,会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讲究平仄的句子叫“律句”,律句中每个字的声调相对固定,如五言律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律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交替很有规律。举个对应的实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句子若用全椒话读来,不仅抑扬顿挫,且语调铿锵,很有乐感和力度。要注意的是,字有定声是相对固定,不是绝对固定。句子中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是固定的(特殊情况这里就不说了),其它位置上的字一般可平可仄。七言律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五言律则“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里面不包括韵脚的平仄),即句中的第二、第四或第六字的平仄是非讲究不可的。平仄的交替不仅在一句之内要讲究,在一联之中也要讲究,上句某字是平声,则下句对应位置的字就应该用仄声,反之亦然。如上面实例中“大漠”二字是仄声,“长河”二字是平声。平仄的问题一通百通,大家若有兴趣可细细揣摩,也可找一些书来看看。

联有定对是指律诗必须要有对偶句,而且是在特定位置。律诗八句,两句为一联,分为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要求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联和尾联,中间的联都必须是对偶句),不仅平仄要对,意思也要对,词性及词的结构也要对,非常严格。关于这个问题,楹联里面再专门介绍。我们通常讲的对仗、对偶、对联意思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对仗是一种表现手法;对偶是一种句式,即用对仗手法作出的句式;对联是指作品,即对偶句式的作品,可以独立于律诗之外成为一种文学形式。

韵有定位是指律诗的韵脚有特定位置。除独立的对联外,诗词曲赋都是要押韵的,无韵不成诗。诗中押韵的位置叫“韵脚”,一般是在句末的字。律诗的偶句必须押韵,即二、四、六、八句最末一字是韵脚。第一句也可以押韵,但五言律通常第一句不押韵,七言律第一句押韵的居多。再多说两句,律诗的韵,很讲究平仄,押平声韵就四个或五个韵脚都要是平声字,反之亦然,否则就不入韵了。

3.带“烟”字的宋词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 烟 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雨霖铃 柳永

念去去,千里 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 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玉楼春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

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

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 中列岫青无数,

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

情似雨余粘地絮。

忆秦娥 范成大

楼阴缺,

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

一天风露,

杏花如雪。

隔 烟 催漏金虬咽,

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

片时春梦,

江南天阔。

昭君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西湖 烟 水。

急雨打篷声,

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

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

泛清波。

4.带于“字”的宋词

《少年游·离多最是》,选自《小山词》。北宋晏几道词作。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阮郎归》,北宋秦观词作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秋叶香---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洞仙歌 ---宋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柳梅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熳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云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舒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点绛唇---北宋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朝中措----宋 朱敦儒

红稀绿暗掩重门,芳径罢追寻。已是老“于”前岁,那堪穷似他人!

一杯自劝,江湖倦客,风雨残春。不是酴靡相伴,如何过得黄昏?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