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说立春

1.关于立春和春节的古诗词

关于立春诗词一、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关于立春诗词二、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关于立春诗词三、凉州词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关于立春诗词四、【越调】

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关于立春诗词五、【越调】

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

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白絮明台骏马。燕飞檐下,东君乱拨轻纱。

关于立春诗词六、《立春日》

【南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关于立春诗词七、《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关于立春诗词八、《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关于立春诗词九、《立春日感怀清江引·立春》

[元贯云石]

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2.关于立春节气的诗词 立春节气有什么诗词

二十四节气诗:

立春:《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春雨》 唐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惊蛰:《田家》

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逃李艳妆新.

清明:《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谷雨:《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立夏:《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

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芒种:《时雨》 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筳.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关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小暑:《喜夏》 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大暑:《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立秋:《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处暑:《早秋曲江感怀》 唐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白露:《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立春的诗词

立春的诗词有:

1、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杜甫《立春日》

2、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陆游《立春日》

3、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贯云石《立春日感怀》

4、青竿翠柳杨花,

古槐幽径谁家?

白絮明台骏马。

燕飞檐下,

东君乱拨轻纱。

——徐书信《天净沙.春》

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代表一年当中新的开始。

“立春”之后,白天渐长,气温渐暖,那么冬季常用的养生经就需要换换啦!立春以后,羊肉、狗肉这些就不能作为餐桌上的常备佳肴了,否则会对身体不利。而且从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较弱,容易生病。

4.关于立春古诗词有哪些 喜得晴窗好翻译下一句是什么

关于立春的古诗词有哪些?又到了涨知识的时刻,说到立春,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这句“立春喜得晴窗好”,不过你知道这句诗翻译成现代语言是什么意思吗?它的下一句又是什么,出自哪里?

这句诗出自当代诗人吴藕汀的《廿四节候图》其中的立春一篇:

蔬菜非时价不赀。

农家贪利俗难医。

立春喜得晴窗好,

为爱梅花写一枝。

“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大致意思应该是,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天气变暖,窗外的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最让人喜爱的是枝头的梅花,还在刚刚立春的时候开着。”

苏轼、杜甫、辛弃疾等大诗人都曾经留下关于立春的大作,其实古人所说的“立春”,并非春天降临,而是指春意萌生。所以说,立春的古诗词有很多,其中包括节气、习俗、气候变化、风景等等各种内容,古人最爱游春作诗词了,这样看来,古代人比我们生活的健康多了,没有手机,出去游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更好啊!

在花未开之时,捕捉春意。“误向花间问春色,不知春在未开时”,那些关于立春的古诗词还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立春》——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减字木兰花·立春_百度汉语

作者: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5.帮找一下描写立春的诗词吧

描写立春的诗词精选:

杜甫《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左河水《立春》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范成大《立春》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温庭筠《题望苑驿》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李显 《立春日游苑迎春》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张轼《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6.立春节气的诗句立春的古诗有哪些立春的诗句鉴赏12篇

减字木兰花·立春【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关于立春诗词一、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关于立春诗词二、题望苑驿(唐代)温庭筠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关于立春诗词三、凉州词(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关于立春诗词四、【越调】天净沙.春(元代)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关于立春诗词五、【越调】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白絮明台骏马。

燕飞檐下,东君乱拨轻纱。关于立春诗词六、《立春日》【南宋陆游】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关于立春诗词七、《汉宫春·立春日》【宋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关于立春诗词八、《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关于立春诗词九、《立春日感怀清江引·立春》[元贯云石]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关于立春诗词十、《立春日感怀》【明于谦】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关于立春诗词十一、《立春》朱淑贞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播旋剪称联权。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关于立春诗词十二、立春诗南宋范成大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酷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7.立春的古诗有哪些 立春的诗句鉴赏12篇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代】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唐代】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立春日》【宋代】陆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立春》【宋代】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偶成》【宋代】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代】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木兰花·立春日作》【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汉宫春·立春》【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8.请问陆游的《立春日》诗词解释,着急用,谢谢

木兰花 立春日作 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这首词是陆游四七岁任夔州通判时所写的。他到夔州到写这首词时不过一年多,却连上岁尾年头,开口便虚称“三年”,且云“流落”,从一入笔就已有波澜之情。次句以形象描写“流落”二字。“青衫”言官位之低,“破尽”可见穷之到了极点“尘满帽”描写出作者在道途中风尘仆仆,行戌未定的栖遑之态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就活画出一个沦落天涯的诗人形象,与“细雨骑驴入剑门”异曲同工。三、四句仍承一、二句生发。身似浮云,飘流不定;愁如春草,刬去还生。以“西瀼渡头”、“瞿塘关上”为言者,不过取眼前地理景色,与“巴山道”三字相对应而已这上片四句,把抑郁潦倒的情怀写得如此深沉痛切,不了解陆游当时那几年遭遇,是很难掂量出这些句子中所涵蕴的感情分量来的。 陆游自三十九岁被贬出临安,到镇江作通判,旋移隆兴(府治在今天江西省南昌市);四十二岁又因为“力说张浚用兵”,被削官归山阴故里;到四十五岁才又得到起用夔州通判的新命。他的朋友韩元吉在《送陆务观序》中把陆游心中要说的话说了个痛快:“朝与一官,夕畀一职,曾未足伤朝廷之大;旦而引之东隅,暮而置之西陲,亦无害幅员之广也。……务观之于丹阳(镇江),则既为贰矣,迩而迁之远,辅郡而易之藩方,其官称小大无改于旧,则又使之冒六月之暑,抗风涛之险(由于途中舟坏,陆游几乎被溺死)病妻弱子,左饘右药……”(《南涧甲乙稿》卷十四)。这段话是送陆游从镇江移官到隆兴时写的,说得激昂愤慨。从近处愈调愈远,既不是明明白白的贬职,也不是由于升迁,为什么要这样折腾他呢?韩元吉故作不解,其实他是最了解这其中的缘由的。孝宗赵眘即位后,表面上志存恢复,实则首鼠两端。陆游坚持劝说孝宗抗金,孝宗对之貌似奖掖而实则畏恶。陆游在内政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力,由此也得罪了握有实权的官僚集团。先前由京官而出判镇江,对他是一个挫折;进而罢黜归里,更是一个挫折;此刻虽起用而远判巴蜀,这又是一个挫折。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显然并非加之于一人,而是意在摧折整个主战派的心志,浇灭抗金复国的火种,那么不幸的人岂只是陆游一个人吗?由此可见,三年流落之哀,不仅是一己之哀,实在是国家民族的大哀。创痛巨深,安得不言之如此深沉痛切? 上片正面写心底抑郁潦倒之情,抒发报国无门之愤这是陆游诗词的主旋律,在写法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下片忽然换意,紧扣“立春”二字,以醉狂之态写沉痛之怀,设色陡变,奇峰突起。立春这一天士大夫戴旛胜于头上,这是宋时的一种习俗,戴上旛胜表吉庆之意。但戴银旛而曰“试”,节日痛饮而曰“判”(“判”即“拼”之意),就显然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不平常意味了。这只是词人借酒消愁,逢场作戏罢了,而内心是很伤感的。结尾处更是飏开一笔,表面上是说不是他一人偏老,而实际上是词人深深感到时光的虚度。这就在上片抑郁潦倒的情怀上,又添一段新愁。词人强自宽解,故作旷达,正是推开一层、透过一层的写法。哭泣本人间痛事,欢笑乃人间快事。 但今日有人焉,不得不抹干老泪,强颜随俗,把哭脸装成笑脸,让酒红遮住泪痕,这种笑,岂不比哭还要凄惨吗?东坡《赤壁赋》物我变与不变之论,辛弃疾《丑奴儿》“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之句,都是强为解脱而写的违心之言,写出更深一层的悲哀,那手法近乎反衬,那境界是一般人所难以达到的。 纵观全词,上下片都是写心底抑郁之情,但乍看竟好象是两幅图画,两种情怀。沈谦论词作云:“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言情贵含蓄。”(《填词杂说》)但作词之道,条贯、错综,两不可失,此意刘永济《词论·结构篇》曾深言之。读陆游此词,抑郁之情贯穿始终,上下片表现手法截然相异,构局又极错综复杂。读上片,看到的是一个忧国伤时、穷愁潦倒的悲剧人物形象;读下片,看到的是一个头戴银旛,醉态可掬的喜剧人物形象。粗看似迥然不同,但仔细看看他脸上的笑全都是装出来的苦笑,终于领悟到这喜剧其实不过是更深沉的悲剧罢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