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李恪

1.求关于李恪的诗词或古文

到我们李恪吧找呀。

英雄出处满天下, 君自生于帝王家. 杨花落陛得美玉, 两朝一脉质无瑕. 揽弓邀箭鹰纷坠, 习文弄章辞皆工. 英果绝伦冠当时, 秀木独修帝胄宗. 檐牙雕高心亦高, 奈何邪罔总桀黠. 明宫光暗风雨晦, 武殿露冷灯芯哑. 御苑芳扉尽披靡, 春宫妖花独乱瞳. 江山空美卿不属, 怀璧难逃得咎终. 竹书载冤千秋岁, 惜君饮恨永无涯 . 作者: 唐紫骝 2007-6-1 19:48 回复此发言 祭李恪。 清明无雨泪似痕 谁怜吴王曾冤魂 文皇夸我英果类 大唐风流复何人 作者: 向左向右向前 2007-5-18 14:21 回复此发言 何谓“恪”? 做事要谨慎而恭敬, 苍天 却赋予了他鹰一样的雄心, 正因为如此, 他,只能选择一曲悲凉的赞歌…… 泪, 已经流过, 梦, 却早已完结。

仰望天空, 只留下了鹰一样的孤独落寞。 已经不再记得, 千万年前如何, 却忘不了, 天边的 那一朵云彩, 她如风一般, 离去。

伴随着一段如月光一样纯洁 美丽,却未完结的梦, 飘散,在天边…… 无论此生, 轰轰烈烈也好, 无声无息也罢, 只留下一个名字, 在天地间, 没有任何“道义”,“恪守” 可以伤害。 不想离你而去, 也不想放弃…… 就算要分开, 我心,依然等你…… 看着你, 不愿意 像风一样离去…… 恍惚 又想起何谓“恪”? 做事要谨慎而恭敬, 苍天 却赋予了他鹰一样的雄心, 正因为如此, 他,只能选择一曲悲凉的赞歌…… 梦醒时 只有 鹰笛为伴, 笛声响 你在何方 浣溪沙 ——忆恪 还忆唐宫帝子哀, 高堂銮座无意图。

却是夜台隔尘土, 永微遗恨今仍在, 嗟伤彩云易消散, 倚尽栏杆影阑珊。 作者: 凝璇雨 2007-3-16 23:17。

2.描写隋炀帝的诗句

隋门·炀帝

周昙

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

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

经炀帝行宫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见炀帝宝帐

唐彦谦

汉文穷相作前王,悭惜明珠不斗量。

翡翠鲛鮹何所直,千裨万接上书囊。

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3.唐朝第三任皇帝叫什么

唐高宗李治(628~683)

唐代皇帝。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掌握朝政。

太宗女高阳公主嫁房玄龄子遗爱。高宗即位,贬遗爱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遗爱被杀,元景、恪及高阳公主等均赐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

当时朝鲜半岛分成三国:高丽、百济和新罗。六年,高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遂先后派兵出击高丽和百济。至龙朔三年(663),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丽。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前苏联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

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李义府、许敬宗等却迎合帝意,表示赞成;宿将李绩则奏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不久,无忌被迫自缢。显庆(656~661)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葬于乾陵。

高宗朝的政绩还是不少的,象彻底解决了高丽问题,高宗时的永徽律在武德律和贞观律的基础上而成,也是最后的唐律。永徽时期延续了贞观时期的路线。但其实也并非高宗的功劳,而在于太宗遗留下来的两位老臣,长孙无忌和储遂良的辅佐。

唐高宗身体不好,性格上也非常懦弱,典型的碌碌之辈。这就给武则天的篡权创造了机会。本来如果要是立自己父亲的妃子为后,在宋以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在不重礼法的唐代确成功了。此事的后果是长孙和储后来死于武则天之手。而李绩因为一句,此陛下家事。受到宋以后的史家抨击。责其不能以死进谏。李治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就是没有主见,畏首畏尾。

后人有认为唐高宗并非庸才的。但很多事实表明,李治确实无愧于庸才。太宗选他当继承人,虽然有长孙力争的原因,但也有害怕李承乾或是李泰中的一人即位,另一人必不能活。让李治当皇帝就是因为他宽厚,必能保全兄弟。但实际上,李治登位后,长孙就罗织罪名把越王恪杀了。如果高宗认为越王有罪,就是智商有问题,如果认为无罪,就是良心有问题。对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惨死,高宗都熟视无睹,长孙和储遂良都是功臣,就是反对废后,也没有死罪啊。长子李弘也死在武后之手。最滑稽的是高宗让上官仪起草诏书废后,最后他居然不承认是他的,意思,害得上官仪白丢了条命。对于他的庙号高宗,真不知高在何处?可以想见,就是没有武则天,长孙无忌也完全有可能废掉高宗。

4.如何评价李世民

李世民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

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唐太宗实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5.岑文本是不是岑参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官吏,南阳棘阳人。

祖父名善方,仕萧察,吏部尚书。父名之象,隋末为邯郸令。

曾被人诬陷。岑聪慧敏捷,博通经史。

时年十四,赴官府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答对明辩,众颇惊奇。试令作《莲花赋》,下笔立就,无人叹服。

父冤昭雪,从此知名。 萧铣于荆州称帝,召岑为中书侍郎。

唐李孝恭定荆州时,岑劝铣出降。及入城,诸将欲掳掠。

岑劝孝恭说:“隋无道,群雄并起,江南人民受苦不堪,王师到此,萧氏君臣,江江陵父老决计归命,实为去危就安。今若纵兵掳掠,不仅士民失望,且江岭以南无复向化了。

”孝恭称善,乃严申军令 ,禁止杀掠。授岑为荆州别驾。

孝恭进击辅公祜,令岑主管军书,复授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授岑为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太宗行藉田(古时帝王春耕前农田,以奉祀宗庙)之礼,岑上《藉田颂》;元日(正月初一),太宗大宗群臣,岑又上《三元颂》,文辞均佳,很有才名。 经李靖举荐,擢拜中书舍人。

起初,高祖武德年间,诏诰及军国大事文章,皆出中书侍郎颜师石之手,后颜以谴免职,太宗以岑为中书侍郎,专管机密。岑曾与令狐德芬撰周吏,其中史论出岑之手。

贞观十一年,岑上书陈述治国之道。恳乞太宗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国家为重,下以黎民为念,选贤任能,闻过即改,去奢从俭,不忘武备。

是时魏王秦广修第宅。岑又上书晋王治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岑兼摄。

岑说:“ 臣才疏学浅,仅此一职,犹恐不称,岂能更添太子宫?臣请一心事陛下还原更求东宫恩泽。”太宗乃止。

不久,拜岑为中书令。归家面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

岑说:“我无功于国家,得此殊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有亲友来庆贺,岑说:“我愿受吊,还原受贺。”

有从劝其营置产业,岑说:“我是南方一平民,徒步入关,我的愿望,只不过秘书郎或一县令即心满意足了。而无汗马功劳,徙以文墨升任中书令,地位够高了。

优厚的俸禄,足以令人惧怕,岂能更言产业?”太宗将伐辽,令岑负责筹划辎重。 岑受此重任,心力交瘁,深恐事办不好,以致神情言辞异于平常,太宗看到后,为他担忧说:“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能与我同返。”

及至幽州得暴疾而卒,年五十一。其夕,太宗闻严鼓之声,说:“文本殒逝,令人悲伤,今宵夜警,所不忍闻。”

即命停止夜警。太宗赠岑侍中、广州都督,赐谥为宪。

赐陵墓器物,陪葬昭陵。岑有文集六十卷行于世。

自岑文本始,其从子岑长倩、孙岑羲相继为相,一门三相,令人惊叹。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

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遇太宗行藉田①之礼,文本上《藉田颂》。 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②颂》,其辞甚美。

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洲冖邸F缴嗜耍湮⒓赜胫估瘛>哟Ρ奥أ椅抟鹑灬≌手巍J履敢孕⑽牛У苤抖饕迳躞啤LŒ诿垦云洹昂牒裰医鳎崆字胖薄J鞘保铝⒔跷ػ侍Œ樱慷嗉媪旃伲Œ谟钗谋炯嫔恪N谋驹侔菰唬骸俺家杂共牛糜庋姆郑卮艘恢埃叹迓褚烁么悍虎埽运偈卑砍记胍恍囊允瘫菹拢辉父6¹髟蟆!碧Œ谀酥梗粤钗迦找徊味¹侍Œ又幢鲇阎瘢胫鸢荩浼绱恕6戆葜惺榱睿榧矣杏巧£淠腹侄手谋驹唬骸胺茄蔷桑暮沙枞伲鹬匚桓撸杂蔷濉!鼻妆鲇欣辞旌兀唬骸敖袷艿酰皇芎匾病!庇钟腥捌溆ز嫡撸谋咎驹唬骸澳戏揭徊家拢讲饺牍兀胛糁还厥槔伞⒁幌亓疃6藓孤碇停揭晕哪Ö挛恢惺榱睿挂嗉Ò印:少郝恢兀ؾ逡讯啵蔚酶圆岛酰俊毖哉咛鞠⒍恕?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 [注]①藉田:古时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的活动,作出鼓励农耕的样子。

②三元: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旦或元日,古人认为这一天为岁之源、时之源、月之源,故称“三元”。元:始。

③?洲冢呵Ð椤^谕ā耙帧薄"艽悍唬褐柑Œ庸? 附《岑文本传》参考译文: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格沉稳文静,容貌气质好,学识广博,能融会贯通,谈吐文雅,善于写文章。

贞观元年,被任命为秘书郎,同时在中书省兼职。正遇上太宗行藉田之礼,岑文本献上《藉田颂》。

等到新年太宗亲临宴请百官的时候,文本又献上《三元颂》,文章的语言很美。文本的文才已经很有名气,再加上李靖推荐,于是太宗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件。

本文认为自己出身书生,因此总是很谦逊。平时的旧友,即使出身微贱,文本也一定与他行对等的礼。

文本的住所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侍奉老母以孝顺闻名,扶养弟侄们情深义重。

太宗常常说他“宽宏仁厚忠诚严谨,我把他当作亲信”。此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任太子的属官,太宗想让文本也兼任太子的属官。

文本再拜,说道:“我凭借平庸的才能,所居官职早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只担任这一个官职,还担心错误多得数不清,怎么能再辱列太子的属官,来招致舆论的非议呢?请您允许我一心侍奉您,不再希求太子的恩泽。”太宗于是放弃了让文本兼任太子属官的想法,仍然让他五日一。

6.怎么评价李世民

世民雄才大略,智勇兼备。精于战法,善于运用骑兵,出奇制胜。临战身先士卒。统军驭将,恩威并用。对降将和少数民族将领,能竭诚相待,委以重任。在位期间,选贤任能,兼听纳谏,文治武功均有建树,世誉"贞观之治"。

李世民精明强干,任贤使能,有人将他列为千古一帝,还是

有道理的。李世民曾经有一段时间,确实能做到百川纳海的地步,然而他到晚年,尤其在魏征死后(及著名的唐初三贤相),制约不再存在在,也是糊涂的;

历代君主少有好的,坏人居多。为甚麽呢?主要是在深宫里不知人间炎凉。到我们现在的社会里看,其实是一样的。好多老总在创业时还可以多想想再做,可是在纸醉金迷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变来变去就把自己的心血变成粪便了。李世民所以成功就在于可以居安思危.朋友呀,不在于你是不是小人物,要多思考多做事。成功了也要多在下层交流交流,不要失去自己清澈的心灵。

但自古成王败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了,所以他成了一代明君,但如果他败了,那他在历史上只不过是个妄图谋反的逆臣贼子而已?

不可否认的是,唐太宗是千古名君;贞观之盛,众览古今,无出其右;疆域之广,遍查历朝,唯元可媲;真天可汗!

可惜在后期有外戚专权的嫌疑。也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保护爱子李恪,有些可悲。

当然我也不必仅以政治论英雄,李世民虽有雄略英才,唐朝不过三百年;然而太宗之后有唐诗的万花齐放,流传至今亦让世人赞叹。

总的来说,他有才能,就应该让他当皇帝,这样才是造福百姓. 高位是有才者居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