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三百首经典诗句

1.经典古诗三百首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水调歌头 (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夜 (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明月度关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行路难三首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满山一作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 ( 碧一作坐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 狗一作雉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 节一作腰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

( 蔓一作烂 )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

归去来。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

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 雄才一作才多 )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

( 称一作真 )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凤 凰 曲- - 李白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登 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2.唐诗三百首的内容简介

内容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9首、李白诗33首、王维诗29首、李商隐诗24首、孟浩然诗14首。 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05篇,若含有目无诗者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问题亦不乏,即其选诗远不如明人《唐诗选》质朴阔达且涉及军事层面;另外,杜甫的秋兴八首都被阉割,所幸咏怀古迹还是五首。 编者 编者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夫人徐兰英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孙洙编选唐诗,是依据沈德潜(1673年—1769年)《唐诗别裁》及王士祯(1634年—1711年)《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的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沈、隐逸生活等。 但《唐诗三百首》也有一些遗珠,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乐府》以及皮日休、李贺等人的作品,未被选入。

《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较为简明。朱自清著有《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尧根据《唐诗三百首》重新加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

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

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后世影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

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

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3.经典古诗三百首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怨情 美人卷珠帘, 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明月度关山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行路难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满山一作暗天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碧一作坐 )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 狗一作雉 ) 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彗折节无嫌猜。

( 节一作腰 ) 剧辛乐毅感恩分 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

( 蔓一作烂 )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

归去来。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

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 雄才一作才多 )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

( 称一作真 ) 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凤 凰 曲 - - 李白 嬴女吹玉箫, 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 更有携手人。 影灭彩云断, 遗声落西秦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登 高 -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唐诗三百首中比较著名的诗篇有哪些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十首诗,家喻户晓,经典至极如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在平时的登高望远中就能表现出来不凡的胸襟抱负,从侧面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短短二十个字,却让人感觉到对友情的珍重,真可谓绝句之中的佳品。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二十字,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烘托出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以豪迈旷达之笔,描写了边关将士们的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语言朴素流畅,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突出表达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为唐诗开辟了新的风气,豪迈的气象离别之作首次出现在唐朝诗坛。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是老杜的代表作。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整首诗苍凉慷慨,悲而不伤,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豁达广阔。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没有极力渲染送别的不舍,只是截取了一个片段,却让人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的朋友情。供参考。

5.唐诗三百首全集

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送崔九 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终南望余雪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八阵图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何满子 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登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唐诗三百首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 李白:春思 · 杜甫:望岳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杜甫:佳人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 王维:送别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王维:青溪 · 王维:渭川田家 · 王维:西施咏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东郊 ·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 王昌龄:塞上曲 · 王昌龄:塞下曲 · 李白:关山月 ·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 李白:长干行 · 孟郊:烈女操 · 孟郊:游子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 李颀:古意 · 李颀:送陈章甫 · 李颀:琴歌 ·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杜甫:寄韩谏议 · 杜甫:古柏行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韩愈:山石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韩愈:石鼓歌 · 柳宗元:渔翁 · 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李商隐:韩碑 七言乐府: · 高适:燕歌行并序 · 李颀:古从军行 · 王维:洛阳女儿行 · 王维:老将行 · 王维:桃源行 · 李白:蜀道难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 杜甫:丽人行 · 杜甫:哀江头 ·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 沈全期:杂诗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李白:赠孟浩然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 · 杜甫:春望 · 杜甫:春宿左省 ·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

有悲往事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 杜甫:别房太尉墓 · 杜甫:旅夜书怀 · 杜甫:登岳阳楼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 王维:终南山 · 王维:酬张少府 · 王维:过香积寺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 王维:汉江临眺 · 王维:终南别业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刘长卿:新年作 · 钱起:送僧归日本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刘脊虚:阙题 ·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 卢纶:李端公 ·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刘禹锡:蜀先主庙 · 张籍:没蕃故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牧:旅宿 ·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许浑:早秋 · 李商隐:蝉 · 李商隐:风雨 · 李商隐:落花 · 李商隐:凉思 · 李商隐:北青萝 · 温庭筠:送人东游 · 马戴:灞上秋居 · 马戴:楚江怀古 · 张乔:书边事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 崔涂:孤雁 · 杜荀鹤:春宫怨 · 韦庄:章台夜思 ·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 崔颢:黄鹤楼 · 崔颢:行经华阴 · 祖咏:望蓟门 · 李颀:送魏万之京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酬郭给事 · 杜甫:。

7.唐诗300首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晦。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落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风 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感 遇 张九龄

其 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 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命运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8.求《唐诗三百首》的经典诗篇

1.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2.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4.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5.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6.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