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韩国背唐诗

1.好多韩国明星都说背过中国的唐诗,那韩文版的唐诗是什么样的啊

首先,韩国以前都是用汉字的

所以即使是世宗大王创造了韩文之后

大部份的汉字,还是有相对应的韩文

A)大部份唐诗等通常会直译成韩文

例如:

窗前明月光 상전명월광

疑似地上霜 의사지하상

举头望明月 거두망명월

低头思故乡 저두사고향

B)也有一些是按照意思翻译过去的

例如:

何处秋风至 어디서 일어난 쓸쓸한 가을 바람

萧萧送雁群 하늘의 나그네 기러기도 떼를 짓네

貌似韩国中学也会有学唐诗

不过是韩文版的

先是A之类的直译

然后再有B的翻译

就像我们以前记古诗的意思一样~

2.韩国人也学中国古诗吗

你问的问题是韩国人也学中国的古诗吗?

在这里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是的,他们的学习只是内容上的理解,然后翻译成韩语来学习,并不是全部照着学.中国字学起来很困难的,就算是我们这些中国人也不能说全部的汉字会读会写.

你看韩剧会发现,如(新娘18岁),里面的女一号会背诸葛亮的出师表,而被男方的传统家族感到骄傲.(出师表和我们中学学的内容一模一样).还有最近的韩剧(宫),女一号嫁入皇宫也是学习四书五经和孝经,女一号还背了孝经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就是我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文化对韩国的影响,不光韩国,日本,还有亚洲其它一些国家,中国历史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根深蒂固的,可以从他们使用中国汉字就可以看出.只要你留意,(我没去过韩国,日本),但电视里,他们的教科书都有中国的繁体汉字,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有招牌的地方也是书写的汉字.

但通过看韩剧也要认识到,就算他们再崇拜中国文化,也只是基于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崇拜.因为从韩剧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现在民族的自我膨胀.电影(太极旗飘扬)里他们就希望把太极旗插在中国的长白山上,认为长白山是他们的国土!在韩剧(宫)里也是,话里说出大韩民族是世界民族,当然也同时可以理解为做为世界民族的部分,但也有世界最优秀民族的含义.还有传出把中国的端午节申请专利,作为韩国特有节日也是!

我们喜欢把韩国和朝鲜人民通称为朝鲜族.但韩国人却喜欢自称为大韩民国,从中也体现了韩国人的自我膨胀,以及自我崇拜.

当然作为自我民族的一员,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没有错的,但也要实事求是.人口稀少,土地面积也当不了中国一省之地,也能称大(汗).哪中国不是也该叫做大汉民国.

说多了点,就你的问题而言,韩国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就象我们通过韩剧对韩国产生兴趣一样,只是基于对某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的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特别喜欢的才会学汉字,并不是人人都很想学的.就向我,喜欢韩剧,但不会去学韩语,写韩文^_^

3.韩国诗词

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不是指中华古诗词在朝鲜半岛流传的事?清代有一本笔记《啁啾漫记》,里面有一章专门讲到中华古诗词在朝鲜及越南流传的情况,全文摘引如下:

我国文化,远播殊域,东方如日本、朝鲜,南方如越南,皆最著者。自越沦于法,文献邱墟,论者惜之。而朝鲜复入于日本,典章文物,亦将堕地尽矣。咸丰戊申冬,桂林龙翰臣先生典试湖北,适越南副使王有光道出武昌,以彼国大臣诗集求删订,翰臣选其越国公绵审及潘并二君诗词若干首,为《越风合钞》,并题《庆清朝词》一阕纪其事。词曰:“蝇楷书成,乌丝界就,天南几帙琼瑶。茶江印水,人佳景偏饶。曾记画屏围枕,春山淡冶似南朝(“茶江春水印山云,画屏围枕看春山”,皆两人集中佳句也)。风流甚,锦囊待媵,彩笔能描。摹到盛唐韵远,但宋元人后,比拟都超。知音绝久,今番来入星轺。一自淡云句邈,使臣风雅总寥寥。同文远,试登乐,聊佐咸韶。”(“淡云微雨小姑词”乃康熙朝朝鲜使臣诗也)。其评论诗格,颇以盛唐相许。今各略录数首,亦以见文化之远,而伤国威之丧也。绵审字仲渊,集名《仓山诗钞》,其《秋怀用遗山均》云:“梦落寒山暮雨声,一樽倚醉坐来清。长风扌戚扌戚迎秋至,古意茫茫入夜生。宾客病多黄叶散,江湖计晚白鹭惊。村南烟舍遥相约,拟买扁舟钓月明。”《送别》云:“落日照衰草,送君多苦吟。穷愁归故里,垂老负初心。驿路寒山瘦,关门秋露深。中途逢九日,相望碧云岑。”仲渊又有《仓山词钞》、《浣溪沙》曰:“料峭东风晓暮寒,飞花和露滴阑干,虾须不卷怯衣单。小饮微醺还独卧,寻诗无计束吟鞍。画屏围枕看春山。”潘并有《菊堂诗钞》,其《工部杜郎中往沱氵襄枉道见访,敉馆把酒奉慰》一首,颇有唐音。诗云:“奠江滚滚下沱洋,相见伊人水一方。万里君门悲贾谊,十年郎署老冯唐。井闾日接文章气,几案风生笑语香。莲酒满斟聊共醉,风流记得在他乡。”《一雁同叔明赋》云:“俦侣几时到?江湖何处居?一声天地外,孤影雪霜余。岁晏愁看汝,吟成独笑予。只应附归翼,远寄故乡书。”《寄绥和县知县杜叙甫》云:“相思那得日相闻?独夜裁书酒正醺。迁客风流君识否?茶江春水印山云。”古风如“风骚久沦靡,微言谁嗣音?天稷挽颓波,百一有遗吟。三唐富杰作,名声犹至今。翩翩陈拾遗,感遇意何深。炼服已千岁,不见蓬莱岑。团团三株树,攀企独劳心。”亦不落凡响者。光绪年间,朝鲜金君准与翰臣先生哲子松琴友善,持其乡人《松穆馆集》相赠,松琴有东海奇才,恨不并世之叹。今亦录数首于后。松穆馆者,李虞裳(名彦填)之所居也。李曾于元陵癸未,随通信使入日本,日本诗人率为难题,强均以穷之。李左酬右应,笔飞墨舞,日人皆瞠目吐舌,诧为希有。其才气如此。集中如《日本道中所见》数诗皆佳。诗云:“野凫毛,如绣缎,山鹊毛,有金翠。岚吐起绀碧,云花染成胭脂水。”又,“袖口引粘蝶粉,帽顶坐悬蛛丝。先生赏花深处,茶烟如缕枝。”又,“树十围,皮如蟒,桥一弯,背如驼,网散水银鳞跃,棹穿花漆齿歌。”他如《山寺题壁》云:“老衲幽居只树林,石桥苔径入春寻。虚潭骤雨垂龙气,碧幛游云带鹤心。竹里疏灯僧院静,花间清磬佛楼深。百灵来听无生偈,每夜松窗月色阴。”又,“碧天楼阁带春星,槛外飞泉坐倒听。树色湿云诸洞黑,磬声摇月数峰青。院中宿鸟参禅定,池上游龙学佛灵。顿觉前身金粟是,悬灯萝幌独翻经。”皆卓然大家,置之吾国名家集中,真不辨识。呜呼!古人录良友遗诗,尚徘徊痛悼,不能自已,况丧社之邦,遗风堕雅,安可不亟表扬之哉?吾于录是篇而不禁有重慨焉。

另外,我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专家夏承焘选编了一本《域外词选》,收有日本、朝鲜、越南三国诗人创作的旧体诗词一百余首,可以找来看一看。

4.韩国以前不是用汉语吗

使用汉语是因为那时的朝鲜沦为了中国的附属国。 明洪武元年(1368)朝鲜成为明朝的附属国。自从沦为附属国的那天开始,他们就必须学习中国文化,包括孔孟之道,佛学道教,唐诗宋词元曲,自然也要学习中国文字了。 洪武元年(1368)朝鲜开始向明朝朝贡,成为明朝的附属国后。朝鲜的国君不能称“帝”,李朝君主李倧被册封为朝鲜国王;至崇祯十年(1637)绝贡。 丙子虏乱之后,朝鲜成为清朝的附属国。世子李溰长居沈阳。 这种附属关系直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才最终宣告结束。 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字早已渗入得很深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老人会认汉字,而且还会背论语,在韩国的很多地方也都能看到汉字。 历史上,当高丽民族的文明还没有发展到创造文字的阶段就成为中华民族的附属国了。在此之前是没有文言文和像唐诗这类东西的。 不光是文字,就连现在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由明朝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如果您看过一些韩国的历史剧就会发现,他们的朝服和明朝时期的几乎一样。 那是因为成为了明朝的附属国,朝服的等级制度,也要完全按照明朝官员的朝服等级制度炮制。而且皇帝的服装不允许使用明黄色,因为是附属国的国君。衣带,祭冠,乌纱帽,靴子完全仿明朝制。就连现在韩国女性穿的韩服,前面的飘带,就是明朝时期女性服装上的霞披演变的。 不过,朝服有两处改过了 1。因为朝鲜的冬天非常冷,常常是走在厚厚的积雪上,所以允许他们的朝服在原先的基础上剪短些,这样不至于弄湿衣服。 2。因为朝鲜的习惯,上朝时,大家都是坐着的。所以原来系在腰间的玉带就改成系在胸下了,这样坐着的时候不会被憋着

麻烦采纳,谢谢!

5.说几首韩国著名诗歌,就是韩国人耳熟能详的那种,最好是爱情诗,

《在田畦上》作者:金素月 (朝鲜|韩国)我们俩坐在麦苗高大茂密的田畦上,劳动后的休息,多么愉快。

聊聊天,谈谈心,乐得心花怒放。红日如烈火燃烧,鸟群在欢乐地歌唱.这是恩惠啊,它充溢人们的肢体,这一切多可爱啊,它占满了我们的心灵。

世界哪儿有止境?仁慈的苍空笼罩四方,我们勤劳地生活着,一年到头沐浴着阳光,在这块土地上创造日新月异的欢乐。我们俩痛快地又笑了一阵,又拿起了锄头,一道走进随风起伏的麦浪,啊,迈步向前的快乐!生命向上的喜悦!宋祯焕 郑兆祥译(选自《世界文学》(1962年第1、2期)抚琴居扫校制作……………………………………………………………………《招魂》作者:金素月 (朝鲜|韩国)那破碎了的名字啊!那飘散在苍空中的名字!那呼唤不应的名字啊!那喊得我要气绝的名字!我所爱的人啊!我所爱的人啊!你留在心中的话语,最后,连一句也未能倾吐!红日挂在西山,鹿群也在哀哀啼哭,我站在不远的山头上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着,声声饱含着悲伤!呼唤着,声声饱含着悲伤!喊声已经发出,而天地却过于宽广。

我所爱的人啊!我所爱的人啊!即使伫立着变成岩石我也要呼唤,喊得我要气绝的名字啊!杨永骝译……………………………………………………………………参考:。

6.韩国古诗《龟旨歌》背景神话故事

加耶在成为一个国家之前(有王才是国家),分为几个部落一起生活在一起。3月某一天,听天上的旨意,“九干”(族长)与几百名爬到金海龟旨峰。在龟旨峰山上,他们祭祀、跳舞、唱歌(龟旨歌),从天上下来了一个红色的布包着的黄金色的小碗,在小碗里面装着圆圆的六个黄金色的卵子。过了12天,从那六个卵子,每个卵子出来了一个人,其中第一个出来的命名为“首露”。那些人把首露为称王,其他五个人也成为5伽倻的王。(伽倻分为很多小国家,一种联盟的概念)

我不知道我翻译的通不通顺,大概是这样的内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