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仰望,晴空万里;远视,京杭大运河如飘飘荡荡的碧玉带,机动船牵引着成串的木船在破浪航行。北望,大运河从天边白云深处排空而来;南望,大运河滚滚滔滔向无边的绿色田野奔腾而去。 大运河清波荡漾,这许多船儿是南去杭州,还是北去扬州?遥想1000多年前,当隋炀帝开发这条南北大运河的时候,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光阴消逝,时间推移,现在在大运河两岸,连一棵隋柳也没有了。到了今天 ,在两岸的大堤上,只有新植的杨柳在迎着春风吐翠,显示着中华民族进入了新兴时期。 大运河贯穿南北。它南越长江,流经江苏、浙江;北越黄河,流经鲁冀,烟波浩渺几千里。这是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并称于世的伟大奇迹。万里长城和大运河,同是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二、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诗词有哪些历史上留下的咏叹“京杭大运河”的诗句很多,多是怀古及咏史类,比较著名的有: 1、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原文: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都说隋朝因为京杭大运河灭亡,可是也因为大运河实现了千里通航,如果不是隋炀帝建造龙舟贪图享乐,与大禹论功也不遑多让啊。 2、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原文: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译文: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 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大地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3、唐.许浑《汴河亭》 原文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是景阳楼。 译文 扬州的琼花开得非常繁盛,隋炀帝很想去游玩一番。 他劈开昆仑那样的大山,造出了一条河流。浩浩荡荡的御林军辞别了皇宫,三千名嫔妃宫娥乘龙舟一起南下。 响彻云霄的鼓乐把天上的星辰都惊动了,龙舟上的锦旗日日夜夜迎风招展。四海之内的义军纷纷归顺正义之师,那座享乐美女的迷楼只不过是另一座亡了国的南齐奢华的景阳楼罢了。 4、唐.胡曾《汴水》 原文: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译文:千里长的京杭大运河很快就开凿出来了,这也让推翻隋朝暴政的势力重重而来,豪华的船帆还没来得及收起,就烽烟四起,用来游乐的龙舟再也没有回来(隋炀帝在扬州被杀,故有此说) 5、当代.冰雪红豆《七绝.大运河》 原文: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译文:祖国的南北方因为京杭大运河一脉相牵,从隋朝到现在已经千年了,还是水波涟涟。 我对大雁说无论是南飞过冬还是北归,京杭大运河从头到尾都是祖国的河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词大运河。 三、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诗词书画1.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 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诗词鉴赏】。 四、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诗词书画1.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 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诗词鉴赏】这首诗吟咏的是南北大运河两岸的隋堤。 “蝉噪鸦栖转眼过”,似喻荣府的繁华生活同样转眼即将成为过去。“只因占得风流号”,荣府也以富贵风流闻名,当其败落时,也将“惹得纷纷口舌多”,成为人们议论不休的话题。 谜底,有人猜是“箫”,有人猜是“柳絮”,还有猜是“柳木牙签”的,可作谈助。 6.《临江仙.大运河》(步锁龙阁主):“运河申遗说难易,千年文化绝佳。 鹤去扬州看新花。当年好风骨,衢通千万家。 隋炀已晓京杭动,漕运兼济桑麻。何处社鼓召神鸦。 三千里水土,六省市聚沙——”。附原作:万里长河成岂易,征夫血泪斑痂。 扬州一日看琼花。沟渠填腐骨,风雨几人家。 霹雳神兵天地动,烟尘滚滚如麻。哀鸿四野泣寒鸦。 宫墙灼赤土,宗庙化飞沙。 7.隋炀帝挽舟者歌【北朝】无名氏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翻译:我哥哥被征去辽东打仗,最终饿死在大青山下。 现在我又被抓来为龙舟拉纤,在运河堤上吃苦受罪。如今正是一个饥荒年头,给我们的干粮少而又少。 此去前面要拉三千里路,这条命哪里还保得住?难免落得个抛尸荒野、魂归无处的下场。想起家中的妻儿和父母,不禁悲从中来。 但愿哪位好心人能把我的尸骨送回故乡,使我在那里得到安息。 8.汴河直进船【唐】李敬芳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翻译: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 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大地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9.隋宫【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翻译:深锁的长安城笼罩在层层烟霞之中,又想选取江都作为自己华丽的别宫。 如果帝王的玉玺不落在李家手里,隋炀帝的龙舟锦帆应该已经游遍了天涯。如今的腐草里,已不见当年萤火虫的影子;运河岸边的垂杨柳,也只剩下归巢的乌鸦永远聒噪不停。 而今在阴间假若遇到陈后主,难道还有雅兴让宠妃再唱一段《玉树后庭花》? 10.隋帝陵【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五、赞美运河的诗词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诗句 1.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6.《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六、关于“大运河”的诗词都有哪些1、《汴河怀古其一》 作者: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 作者:皮日休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汴河怀古其二》 作者: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桃叶渡怀古》 红楼诗词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5、《七绝 大运河》 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1、《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 2、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3、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4、这首诗借用晋人王献之与其妾桃叶,渡口分手时,献之作《桃叶歌》相赠,桃叶以《团扇歌》作答之风流韵事,寓意名人雅士之聚散离合。表达了一种惆怅、哀怨的情绪。这同荣国府后来败落时种种生离死别的情景有共同之处。 5、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七、赞美运河的诗词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诗句 1.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6.《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