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跟素字有关的诗句

1.带有汉字和数字的诗句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传,九连弦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几断,噫,郎呀郎,也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十年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2.与数字有关的诗句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施得五六七点粉,妆成八九十分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含有数字的诗句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5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8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3.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4.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二首》唐.李商隐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2---------------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唐.杜牧

3.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3---------------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唐.杜甫

------------------4---------------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2.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梅花》宋.陆游

3.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5---------------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2.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

3.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唐.曹邺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3.含有数字的诗句有那些

含有“一”的 1、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李白 《观放白鹰》)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 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南宋 朱熹《观书有感》)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黄都。

(韩愈《早春》) 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 白居易《池上》) 7、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 范仲淹《江上鱼者》)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观雀楼》)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含有“二”的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最春烟。

(清 高鼎《村居》) 含有“三”的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八阵图》)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唐 李峤《风》) 含有“四”的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唐 杜甫畔独步寻花》)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子桑蚕又插田。

(宋 翁卷《乡村四月》) 含有“五”的 1、目暮汉宫传蜡烛,清烟散入五侯家。(唐 韩愈《寒食》) 含有“六”的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 韦庄《台城》) 含有“七”的 1、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刘长清《听弹琴》) 2、七八个星人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含有“八”的 1、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唐 李白《观放白鹰》) 含有“九”的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宋 陆游《示儿》) 含有“十”的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剑客》) 2、十指不沾泥,鳞鳞居人厦。(宋 梅饶臣《陶者》) 含有“百”的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 罗隐《蜂》)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长歌行》) 含有“千”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含有"素"字的古诗词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关于素的诗词

1、秋风辞

【作者】刘彻 【朝代】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译文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2、蝶恋花

【作者】晏殊 【朝代】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3、霜月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4、中秋月

【作者】晏殊 【朝代】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5、沁园春·雪

【作者】** 【朝代】近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6.诗经中含有素字的句子

原 文译 文注 释羔羊之皮,

素丝五紽1;

退食自公2,

委蛇委蛇3。

羔羊之革4,

素丝五緎5;

委蛇委蛇,

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6,

素丝五总7;

委蛇委蛇,

退食自公。身穿一件羔皮裘,

素丝合缝真考究。

退朝公餐享佳肴,

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

素丝密缝做工巧。

逍遥踱步慢悠悠,

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

素丝纳缝质量高。

逍遥踱步慢悠悠,

退朝公餐享佳肴。1.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tuó驼),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促),即细密。

2.食(sì四):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3.委蛇(wěi yí尾移):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4.革:裘里。

5.緎(yù玉):缝也。

6.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7.总(zōnɡ宗):纽结。

【赏析】

这首诗清代以前学者皆以为是赞美在位者的,所赞美的内容,或说是纯正之德,如薛汉《韩诗薛君章句》:“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或说是节俭正直,如朱熹《诗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其说大多牵强不可信。确如方玉润所批评的“固大可笑”、“附会无理”(《诗经原始》)。纵观以“美”立说者,唯有姚际恒之说稍可通,其说谓“诗人适见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诗经通论》)。“于言外想见”是本诗的主要表现特点,故录以参考。首倡剌诗说的,我所见之《诗经》著作,以清人牟庭《诗切》最早,他说:“《羔羊》,刺饩廪(膳食待遇)俭薄也。”今人诗说仍是美、刺并存,比较而言,笔者以为“刺”稍近诗意,但与牟氏所言“刺”的内容恰相反,诗人所刺者乃大夫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与《魏风·伐檀》所刺之“素餐”(白吃饭)相似。

对这首诗表现特点的理解,姚际恒之说是可取的,不过要反美为剌,即是说,全诗不用一个讥刺的词,更没有斥责之语,诗人只是冷静而客观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个小片断,不动声色用粗线条写真。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那官员的服饰——用白丝线镶边的羔裘。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无疑是位大夫。头两句从视觉来写,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见也是所想,按常规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诗人见其人吃饱喝足由公门出来,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这与当时民众的生活水准相对照,无疑天上地下之别,《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阐述的符合王道的理想社会,在丰收年成,也才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而大夫公膳常例竟是“日双鸡”,何等奢侈!诗人虽然没有明言“食”是什么,以春秋襄公时代的公膳例之,大约相差无几。诗人生活在同时代,一见其人“退食自公”必然有所触动,想得很多,也许路有饿殍的惨象浮现在他眼前。正因为如此,所以厌恶之情不觉油然而生,“委蛇委蛇”诗句涌出笔端。这第四句“美中寓刺”,可谓点睛之笔,使其人仿佛活动起来:你看他,慢条斯理,摇摇摆摆,多么逍遥惬意。把这幅貌似悠闲的神态,放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便不免显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言外诗人的挖苦嘲弄可以想见: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实则是个白吃饭的寄生虫!三章诗重复这个意思,回环咏叹,加深了讥刺意味。各章三、四两句,上下前后颠倒往复,清陈继揆《读诗臆补》曾评为:“随意变化,妙绝奇绝。”妙绝奇绝。” (蒋立甫)

7.有关雪的诗句和四字词语

诗句: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4、《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5、《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9、《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0、《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11、《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2、《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15、《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16、《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17、《寒梅词》【唐】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18、《长安冬日》【唐】杜荀鹤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19、《独酌》【唐】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20、《风雪中作》【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21、《商州客舍》【唐】孟郊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22、《钟陵夜阑作》【唐】韦庄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23、《大雪歌》【唐】李咸用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24、《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8.求句子中有 “以,素”这2个字的诗句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写之以素琴,音节淡如水。——《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年代:宋 作者: 曾几

报侬安否比何如,莫以素书慵不具。——《到家寄季承二首》 年代:宋 作者: 赵蕃

以我久蔬素,加笾仍异粮。——《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古意》 年代:唐 作者: 孟郊

荆棘岂不刺,反以扬素尘。 ——《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 年代:宋 作者: 方凤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秋日榴花》 年代:宋 作者: 林景熙

于以介眉寿,于以明素守。——《寄刑台范黄中》 年代:宋 作者: 刘宰

当须斸其根,以遂素所惬。——《种药》 年代:宋 作者: 梅尧臣

以口比樊素,白傅夸娇鬟。——《某蒙君章兄宠示樱桃佳篇辄依韵奉和》 年代:宋 作者: 强至

以兹沥丹素,延首冀嘉惠。——《谢叶水心作先铭》 年代:宋 作者: 赵汝譡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纯以素。——《礼记·杂记》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洛神赋》 曹植

相关
下一篇
吉古诗词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