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裁是什么意思鉴别裁定优劣,决定取舍(多用作诗歌选本的名称,如清沈德潜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等)。 1. 区别取舍。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钱谦益笺注:“别者,区别之谓;裁者,裁而去之也。果能别裁伪体,则近於风雅矣!” 清宋荦《漫堂说诗》一:“顾篇什浩繁,别裁不易。” 2. 别出心裁。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读子》:“ 焦氏之书,亦具有别裁。” 3. 另一体裁。 清吴沃尧《杂说》:“《水浒传》者,一部贪官污吏传之别裁也。” 4. 目录学上的“别裁”是一种辑录体例。是西汉刘歆在其著作《七略》中的一大创造。 比如,《弟子职》本在《管子》中,而在“孝经”类又有《弟子职》一篇。这一篇便是从《管子》中别裁出来的。 这种情况,古书中多有。或是本有其书,一个著作家把它收入自己的著作,另一人先后时亦把它收入自己的著作中。 这样就造成了既有单行本,又见于某家著作中的现象。 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是袒裼裸裎什麽意思“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的意思是对待前人的诗歌要分别裁定,加以取舍.对于“伪体”即形式主义诗歌要在“别”的基础上有所“裁”,而《诗经》中,《国风》与《小雅》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传统则要发扬光大.别裁,往往有主观的成分.以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和张景星等编的《宋诗别裁集》(原名《宋诗百一钞》)、《元诗别裁集》(原名《元诗百一钞》)(五书合称《五朝诗别裁集》)为例,虽以别裁为名,但由于要体现封建立场,不少好诗被剔除于外,而又有一些赝品入选.至于“转益多师是汝师.”具体地说,就是把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良师益友,甚至诤友提出,以收“综听则明”之效.但实际上是不好兑现的.往往会因为门派之见,令求教者左右为难,不好抉择.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之一.在征询意见或建议之后,只要勇于实践就会有结果.在这里,师,是广义的,句尾的 “师”应理解为“指导”比较好些.做大学问者,往往不只向一个老师或朋友讨教,而应多向几个对象取经,在问题讨论中,他们都是你的学术向导.向师友借鉴经验,在比较中取舍学习,往往可以“实践出真知”.这也是目前教育学所提倡的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法之一.学生在组内应扬长避短,敢想敢干方能收效,否则你指望我做,我指望他做,结果往往是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样的学术态度应该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