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姓饶的名人有哪些饶 珂 汉朝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 景 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是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饶 节 宋代高僧。 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有《倚松老人集》。 陆游称其为“诗僧第一”。饶 鲁 宋代大学者。 就是著名的“双峰先生”,江西馀干人,品端学粹,潜心圣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者相踵相接,曾建“朋来馆”以居学者,春风化雨,遍及天下。饶 介 元代书法家,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 活动于元·至正(1341-1368)年间。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 张士诚居吴时,曾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能诗工书,书法宗张旭、怀素,上追“二王”,飘逸奔放,圆转畅朗,秀媚多姿。 明代书家宋克出其门下。又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评其书为“圆劲畅朗,神追大令(王献之)”。 书迹有《杂诗帖》、《琴珍帖》、《仿四家书》等。有《右丞集》。 《中峰幻住像偈卷》,又名《赠僧幻住诗帖》。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纸本墨迹,行草书。 纵26.3厘米,横10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从这幅作品中,可窥见到饶介是极追慕王献之书风的书家。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继承了五代整齐、妍美、媚趣的书风,又渗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怀素笔意,使其作品挥洒自如,又不失规矩。 此诗帖行、草相杂,清劲圆利,气脉酣畅。闻杂章草,颇添古气;参差错落,任性恣意;构字内敛,行笔内纵,精聚又神远,堪称佳作。 饶介书传授给明初宋克,从此幅中已窥见宋克书先兆,用笔气象,十分相类似。饶 瑄 明代学者。 饶 位、饶伸 江西省南昌县人,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朝廷上,也分别高官厚禄,扬名显亲。饶位曾累官至工部右侍郎,饶伸则官拜刑部侍郎,饶伸曾撰写的《学海君道部》著作,有234卷,当时称之为“浩博”,据说,他们的母亲活到一百岁时,两兄弟先后以侍养告归,荣耀之至。 饶 礼 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的名吏,历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为政宽恕,深受老百姓的爱戴。饶 钦 明代安徽省祁门人,也是天顺年间一位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延年 宋代学者。为陆九渊弟子,陆九渊夸他胸襟开阔。 以经学著称,隐居不仕,轻财好义,乡人德之。饶子仪 宋代学者。 曾从胡瑗受经,力学不倦,杜门著书,王安石多所论荐皆不仕。世业春秋,潜心经学,理欲之辨甚严,尝揭圣贤法言于轩槛以自警,晚年迁居父墓之侧,时与门人子弟倘徉原野间,班荆剖论,缓步行歌,悠然自得。 饶之初 明代湖北省广济人,于出知孟县时,是一位问民疾苦的好官。饶敬承 明代湖北省蒲圻人,于出知宾州时,曾歼灭当时为害地方的八寨瑶贼。 饶天民 明代中书舍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道御史。 弹劾郭勋,议论河套,寻按苏松,奏表节义。为名御史。 饶震元 明代安徽省旌德人,不但于万历年间官拜绵州知州,而且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画宗小米,被誉为“悠然绝尘”。 饶廷选 字枚臣,福建侯官人。以行伍洊升千总。 道光中,从剿台湾有功,擢守备。从水师提督窦振彪出洋擒海盗,擢漳州营都司。 迁游击,治匪无株连,得民心。咸丰三年,奉檄赴诏安治械斗,而潮州会匪袭漳州,伏兵于城中突起,镇道皆遇害。 廷选闻变,间道驰还,号召乡民千馀,城民应之。贼遁,旋复大至。 廷选率乡团固守,迭战破贼,擒贼首谢厚等,遂署漳州镇总兵。外剿内抚,期年始平。 总督王懿德荐其才可大用,四年,授贵州安义镇总兵,留署福建陆路提督。五年,粤匪陷广信,浙江戒严。 廷选赴援,扼衢州。寻楚军克广信,贼知浙境有备,走徽州。 六年,贼酋杨辅清复图广信以扰浙。广信兵仅数百,知府沈葆桢驰书告急。 廷选方驻甲玉山,曰:“贼得广信,则玉山不守,而浙危矣。”值大雨水涨,驶舟急行,抵广信。 贼已至城西太平桥,初谍城中无兵,及见旌旗,贼为夺气。廷选所部仅千馀人,屡出奇击贼。 既而贼大至,部将毕定邦、赖高翔皆勇敢,献计曰:“今贼不知我虚实,以我能战,后路必有大兵。若稍退,贼追我,且立尽。 当速决死战。”廷选用其言,明日开城奋击,自晨至日暮,毁其长围,军声大振。 越二日,贼引去,赐号西林巴图鲁。闽、浙大吏与江西督防者不慊,檄廷选速回师保浙。 廷选待接防兵至始行,广信民感其义。饶干 福建邵武人,于淳熙年间进士及第,出知长沙县,治绩卓著。 饶松 乃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师,沙县人,据说少年时入山采樵,遇到异人,学得一身的神通,最后坐化于毗山,成为中国的众多神祇之一。 2.中国书法之草书,草书成就最高的是谁张旭,唐代书法家。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万分的感谢。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3.毛笔字都分为什么体毛笔字体都分为:1、正楷;2、隶书;3、魏碑;4、篆书;5、行书;6、草书。 1、正楷也叫楷书,楷书也包括小楷。楷书字帖有:《晋唐小楷五种》(小楷)、《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小楷)、《宋拓智永真草千字文》、《隋龙藏寺碑》、《隋董美人墓志》、《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记》、《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碑》、《唐柳公权书玄秘塔碑》、《元赵孟頫书胆巴碑》、小楷《唐灵飞经》、《元赵孟頫书胆巴碑》、《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上、下)、《唐欧阳询书皇甫府君碑》、《唐欧阳询书化度寺碑》、《唐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唐颜真卿书麻姑仙坛记》、《唐颜真卿书东方画赞碑》、《唐颜真卿书颜家庙碑》、《唐柳公权书金刚经》、《大唐王居士砖塔铭》、《唐李邕书麓山寺碑》、《宋赵佶真书千字文、秾芳诗》、《元赵孟頫书妙严寺记》、《清金农楷书消寒诗序册》等。 2、隶书字帖有:《汉曹全碑》、《汉礼器碑》(碑阳)、《汉礼器碑》(碑阴、碑侧)、《汉张迁碑》、《汉张景碑》、《汉乙英碑》、《汉孔庙碑》、《汉华山碑》、《汉史晨前后碑》、《汉西狭颂》、《汉鲜于璜碑》、《汉尹宙碑》、《汉韩仁铭》、《汉石门颂》、《明拓夏承碑》、《汉韩仁铭》等。 3、魏碑字帖有:《北魏张猛龙碑》、《北魏张玄墓志》、《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龙门二十品》、《北魏元怀墓志》、《北魏元略墓志》、《北魏刁遵墓志》、《北魏崔敬邕墓志》、《石门铭》、《隋苏慈墓志》。 4、篆书字帖有:《秦石鼓文》、《汉袁安袁敝碑》、《邓石如篆书》、《大盂鼎铭文》、《散氏盘、虢季子白盘铭文》、《毛公鼎铭文》、《宋拓天发神谶碑》、《清杨沂孙篆书》、《吴大澄临金文三种》等。 5、行书字帖有:《晋王羲之兰亭序贴(唐摹本)》、《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宋苏轼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宋米芾苕溪诗卷》、《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华严疏卷》、《宋蔡襄自书诗》、《元赵孟頫书洛神赋》、《元鲜于枢书苏轼海棠诗》、《明祝允明书琴赋卷》、《明文征明西苑诗》、《明董其昌濬路马湖记》、《清傅山书丹枫阁记》、《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唐李邕书麓山寺碑》、《唐寅落花诗册》等。 6、、草书也包括:行草章草。书草书字帖有:《宋拓智永真草千字文》、《唐孙过庭书谱》、《唐怀素自叙帖真迹》、《唐张旭书古诗四帖》、《唐贺知章书孝经》、《草诀百谙歌》、《明詹景凤书千字文》等。行草字帖有:《唐颜真卿书祭侄文稿》。章草字帖有:《明宋克书急就章》 4.关于宋克草书杜子美〈〈壮游诗〉〉的背景介绍《杜甫壮游诗卷》是明初宋克(1327~1387年)杂体草书的代表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中叶书家商辂在卷后作了形象的评论,称其“鞭驾钟王,驱挺颜柳,莹净若洗,劲力若削,春蚓萦前,秋蛇绾后。远视之,势欲飞动,即其近,忽不知运笔之有神,而妙不可测也。” 商辂此论,虽未直接对此卷作具体评识,却指出其“莹净”、“劲力”、“势欲飞动”的特征。在此卷中,可以看到其点画劲健光洁、气势连绵,既有狂草之豪放,又在豪放中增加许多“节奏点”——以章草之波磔增加作品高古生辣的意味,增强了草书的表现力。 这种创作方法在宋克为友人徐彦明作草书《唐宋诗卷》中已见端倪,《杜甫壮游诗卷》在《唐宋诗卷》的基础上增加了怀素的连绵体势和康里子山的奇崛刚毅,强化了字形之变化,使转更为迅疾,点画更为利落。用笔上把章草笔法更为自然地糅进狂草中,在“纵势”中的草法间入“横势”的隶法而了无痕迹,更显雄浑之气。 翁方纲称其小楷“承元人之隽逸,变宋人之雄奇”,其草书亦显此特征。于右任跋此卷称“合章今狂而一之,”又云:“以仲温之天才,决非《月仪》、《豹奴》等帖所能拘束,而欲创为大草,则不得不求材于今狂,此《壮游诗》写法这所由来也。 故此种草,谓之为古今草书中之混合体则可,如谓为章草,则误矣!”于氏所谓“古今草书中之混合体”,表明此卷在草书创作上的大胆尝试,以今草、狂草与章草相融,跳出元人草书樊篱,成为元末明初草书创新之集大成之作。解缙评宋克草书如“鹏搏九万,须仗扶摇”,从此卷确可见此气度。 历史上,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楷法而形成的草书,它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加强了笔画间的呼应,如张怀瓘所描述:“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并把带有隶意的章草的挑势捺笔完全去掉,这是草书在形体和用笔方面的一大变革,在这种变革中,王廙、王洽、王羲之、王献之等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如虞世南所云:“王廙、王洽、逸少、子敬剖析前古,无所不工,八体六文,必揆其理,俯拾众美,会兹简易,制成今体,乃穷旨奥。”在今草基础上形成的狂草以唐人张旭、怀素最著,其特点是笔势勾连回绕,大小参差,变化丰富,连绵不断。 宋克草书师法二王、王廙,并得力于旭、素之狂草,加之他在章草上的非凡功力,熔于一炉,形成了有创造性的杂体,表现出章、今、狂三草之特征。 书家在创作中,有意将各种书体进行糅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杂体”。 “杂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字与字之“杂”,一是行与行或者段与段之“杂”。宋克的“杂体”,两种情况都有,如其《定武兰亭八跋》多为后者,但在宋克的书法中,更多的是草书中字与字之“杂”,其草书“杂体”是对章草、今草和狂草的笔法加以融合形成的书体。 王世贞曾批评这种创造“波险太过,筋矩溢出,遂成佻卞”,此论或正指出宋克形成的灵动中表现“隶意”、险劲中突出“揖让”的草书特征,责之为“佻卞”,实乃不能认识此体所处之时代特征,宋克草书中的取妍尚姿,乃元以来的时代使然。他在杂体草书中强化波磔,与元代以来的赵孟頫书风拉开距离,这正体现了其在草书上借古开今的戛戛独造。 在宋克的草书创作中,“杂体”意识体现在许多作品中。如《停云馆法帖》卷十所录宋克书《钟繇王羲之二小传》风格介于《唐宋诗卷》和《杜甫壮游诗卷》之间,在《唐宋诗卷》的今草中糅合了更多的章草笔法,显清峻之气,既有今草连绵不断的运笔,也时见章草的波挑笔意,但明显不如《杜甫壮游诗卷》磅礴的气势。 宋克草书《公讌诗》、《七言绝句》、《进学解卷》等,也以瘦劲的笔势对草书进行融合,表现出豪迈淳雅的风格,但都不如《杜甫壮游诗卷》的杂体创作风格那么强烈和鲜明。 宋克的“杂体”对明初中期书家多有影响,但都未能有所超越。 此后的书家创作中也常常有“杂体”意识,并多与篆书有关。如赵宧光在篆书中夹入行书,傅山在行草中杂入篆书,八大在楷书中杂入篆书,郑板桥则更是楷行篆隶相杂等,这些“杂体”的创作与宋克明显不同,更多的是碑学兴起后对古意的探寻 不知道你对这个答案满不满意,宋克是杂体书法家,下面的话也可以用: 《杜甫壮游诗卷》是宋克草书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此卷在《唐宋诗卷》基础上增加了张旭、怀素狂草的连绵体势,并将章草笔法自然融入其中,在迅疾凌厉的纵势中增加了波磔峻发的横向笔势,尽脱前作局促秀嫩之弊。 加之此卷系用狼毫新笔所书,更显骨力劲健而锋芒煞人,一股狂放生辣的豪迈雄强之气扑面而来,足当解缙“鹏搏九万,须仗扶摇”之誉。明代商辂盛赞此卷“鞭驾钟、王,驱挺颜、柳,莹净若洗,劲力若削,春蚓萦前,秋蛇绾后。 远视之,势欲飞动;即其近,忽不知运笔之有神,而妙不可测也。”于右任则认为:“以仲温之天才,决非《月仪》、《豹奴》等帖所能拘束,而欲创为大草,则不得不求材于今狂,此《壮游诗》写法之所由来也。” 是为知言。通观历代草书发展史,此作师古而不泥,创造性地将今草、章草及狂草书体融会贯通,不仅极大地增加了草书。 5.姓饶的历史名人有谁1、饶节 饶节(10651129-),字德操,号倚松老人,北宋抚州临川人。江西诗派人物。 师从三司使曾布,徽宗崇宁二年正月,因变法事与曾布意见不合,剃发为僧,更名如璧。与祖可、善权合称“三僧”。 2、饶鲁 饶鲁,又称“双峰先生”,江西余干人,是宋代学者。 饶鲁品端学粹,潜心圣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者相踵相接,曾建“朋来馆”以居学者,春风化雨,遍及天下。 3、饶天民 饶天民(?-?),字明先,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十四年(1535年)第三甲进士。曾任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弹劾郭勋,议论河套事,后巡按苏州松江等地,官至中书舍人。曾为黄训所编的《皇明名臣经济录》作序。 4、饶钦 饶钦(1416年-?),字克恭,直隶徽州府祁门县(今安徽祁门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天顺庚辰进士。官至知府。 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名。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出知澄江府,不受土官贿赂。有清名。觐归不仕。 5、饶介 饶介是元代书法家,卒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号华盖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 活动于元‧至正(1341- 1368)年间。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居吴时,曾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能诗工书,书法宗张旭、怀素,上追“二王”,飘逸奔放,圆转畅 朗,秀媚多姿。明代书家宋克出其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