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沈鹏草书唐诗

1.沈鹏的主要作品

主持编辑并自编美术出刊五百种以上。

《故宫博物院藏画》获国家图书奖。《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卷》获中国图书奖。

出版《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沈鹏书归去来辞》《行草书绝妙宋词》《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等。其书法作品遍及国内与亚、欧、美多地。

著作:《书画论评》《沈鹏书画谈》《三余吟草》《当代书法精品集·沈鹏卷》《沈鹏书法作品集》《沈鹏书古诗十九首卷》等。多次访问日本、瑞典、苏联、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以及港、澳、台等,多次为残疾人、亚运会、灾区等捐赠书法作品。

潇湘灵气此云山,古木清雄香草妍。我与樊川共车马,何须霜叶盛时来。

——《岳麓山爱晚亭》(节选自《三余诗词选》)赏析《三余诗词选》,沈先生诗词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藏情于景。作品特点是作者心灵的写照。

沈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为艺严谨细心从作品中可以解读诗人的真情实感。“又是春风拂柳腰,比肩接踵亦逍遥。

新铺路石应知否,五卅枪声黄浦潮!”(《上海南京路漫步》)。每一句都是生活中的画面,风中之柳,行走之人,新铺之路,当年外国巡捕开枪镇压反帝爱国人士的惨状,全是对景物的描写,但一问一答,强烈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的情结。

二是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是诗中情、景结合的艺术,意境的产生与之密不可分。

情与景的交融,绝不是情加景,或景加情,也绝对不是情与景的焊接,而是如化学反应后的融合。沈先生的《小雪》,情境一体,使我想起王夫之的一句话“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小雪》写道:“告别慈容九阅年,至今一念一潸然。墓前小草春应发,枥下老骥宵未眠。

家累何如安社稷?人和毋忘近研田。节逢小雪迎飞雪,点滴须能到九泉”!写小雪节思念母亲,情真意切,在抒发个人情感的旋律中,给人以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读者虽然未见其母,但伟大母亲的形象却栩栩如生——可能是寒冷的冬夜,母亲独自在灯下摇着纺车;可能是一家老小期待着开饭,而母亲却在厨房无怨无悔地忙碌……这些场面诗中只字未提,却件件在目。三是意无穷尽。

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里提出了“不尽之意”的境界问题。

“不尽之意”从何而来?来之于“如在目前”。“告别慈容九阅年,至今一念一潸然。”

这便是不尽之意。它体现着诗意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

一次,书家马世晓来京,我们与沈先生谈到狂草的创作、现状、发展问题,其中谈到临习草书时,沈先生笑着说关键在“肖”与意境的关系,而“虚”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高境界,沈先生谈话时那慈祥的笑已诠释清楚:“肖”不是摄影与录像,而是在一种境界中对生活物象进行提炼加工,由实景升华为意境,不尽之言就在这意境之中。意境中的不尽之言,便是沈先生所讲“意无穷尽”。

我在准备《胡抗美诗词书法集》时,请沈老师给予指教。沈先生先寄来手稿,手稿只有48字,但书法精到,言简意赅,深刻阐述了诗词与书法的关系,他强调“求通感,求通变”,“必能得一真谛”。

他所指出的真谛,我理解就是诗词、书法的意境。在书法中,“意在笔先”、“笔断意连”之意,通篇中的各种呼应关系、对比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象或象征。

据黑格尔考察,世界一切民族的最古老的艺术几乎都是象征。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象征性。

它的神韵、气韵、意趣、气势等,只可领悟,不可直取,悟之则有,取之则无。要认识书法与诗词的意境,必然有个观念意象问题。

其实观念意象应用十分广泛,如工程开工时埋下一块石头奠基,明知是虚,却异常激动、虔诚!当然,这种立意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意象。作为诗词、书画意境的高级意象,是朱光潜所谓的“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显现,是一种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其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作者要力图表现一种不能言传的东西,给人更加宽泛的想象空间。法国诗人马拉美认为,“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

诗是谜语,各人有各人的审美谜底。沈先生在“意无穷尽”中举了一小例:他居于闹市小巷,每天中午将要入寝时,便有一辆汽车鸣笛而过,扰人不安;另外,他常与家人议论小狗乘坐电梯可笑可气之事。

“于是,再次遇到那辆鸣笛的汽车扰我午休,一首七律的联句突然冒出:‘汽车深巷鸣金笛,宠物高楼搭电梯’。待七律写成,再看这两句,那‘宠物’可能读者会以为有所暗喻。”

沈先生说,这完全是从生活中拈来的“物景”,触景而生情,真的没有“暗喻”。但是,读者产生种种暗喻是合理的。

意象的鉴赏由具象到抽象,就是从对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到向社会伦理或哲学观念的靠拢。“意无穷尽”的诗作,往往给人这种猜测、猜想和想象。

2.沈鹏书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简析】: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