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游浙江

1.关于浙江的旅游景点诗文有哪些

1、《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作者:白居易。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故得名西湖。西湖是中国名湖之首。

2、《西湖三潭印月联》: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山房。 ---作者:程云。

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

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出自张宁《三潭印月》。 3、《杭州灵隐寺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岩桂月映湖光。

----作者:赵孟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下,又名云林禅寺,是慧理所创建。 鹫峰:指灵隐寺前的灵鹫峰,亦称飞来峰。

桂月:相传月宫吴刚砍桂树,桂子落在此处,灵隐寺附近有月桂峰,满山桂树。此联是灵隐寺最精彩的一联。

作者以正对的方法,将灵隐寺的景物描写得几位形象传神,并将优美的传说寄寓其中,更增添神韵,可供人反复吟咏品味。 熟悉: 1、《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作者:唐。

宋之问。岧峣:山势高峻的样子。

龙宫:之灵隐寺。 2、《钱塘观湖》: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躯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遇溯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作者:清。施闰章。

钱塘潮:之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鸱夷:革囊,代指伍子胥。

其他: 1、《游洛迦山》:山势欲压海,禅宫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作者:北宋。王安石。

珞珈山:指浙江普陀山。它与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合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

2、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市东北,号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三绝:灵岩、灵峰和大龙湫瀑布,合称“二灵一龙”。

3、《湖心亭联》: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此联化用化用苏轼的诗文。

山东---掌握: 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唐。杜甫。

钟:聚集。决眦:睁大眼睛,极目望远的神态。

会当:一定要。凌:登山。

2、《大明湖小沧浪园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作者:刘夙诰。

3、《泰山南天门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南天门:又称三天门。

来源:考试大 熟悉: 1、《大明湖》: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晴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作者:北宋。曾巩。

燕:通宴,安闲。槎:竹木筏。

这里指上天的仙舟。水乡:指大明湖。

2、《孔府大门联》:与国咸休,安福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作者:纪昀 其他: 1、《趵突泉》:位于山东济南市区济南有“泉城”之称。

趵突泉是济南第一名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2、孔林:是孔子及后裔的目的,也是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

2.描写有关浙江省的长篇古诗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余杭形胜

【唐】白居易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唐】白居易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经杭州

【唐】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宿杭州虚白堂

【唐】李郢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登杭州秦望山

3.苏轼的观浙江涛古诗全文

《观浙江涛》宋·苏轼全文: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译文:浙江水浩浩荡荡是绿色的,惊悚的波涛日夜翻转。

钱塘城里看弄潮人,只能看到白头发看不到脚。扩展资料 苏轼所作的其他名篇有: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5.《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4.有谁知道浙江唐诗之路的详细资料

浙江有一条唐诗之路,这是90年代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地勘察所认定的。

这条诗路始自钱塘江上溯到绍兴镜湖,沿浙东运河、曹娥江,然后南折入剡溪,经沃洲天姥山直抵天台山石梁飞瀑,全程长190公里。

在这条“连峰数十里,修竹带平津。”(晋白道猷诗句)的古道上,有唐一代某种名诗人接踵踏歌而行,从而飘飘逸逸地走出一条颇具鲜明个性又有独特魅力的诗路来。此间,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他四入浙江,三入截止中,二上天台山,唱出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对杜甫在此徜徉4年之久,还念念不忘“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更有白居易称之为“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盛赞。诗人们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或单骑仗剑壮游,或任职、贬黜宦游,或淡泊红尘、投闲山水隐游,还有爱而未到的神游,由此而组辑成一条内涵丰富多样的高层次旅游风景线。据粗略统计:有按成就,名望近似而括称的“苏李”、“沈宋”、“鲍谢”、“温李”、“元白”、“三俊”、“三绝”、“三罗”、“三包”、“四杰”、“四有”、“四名士”、“八仙”、“十哲”等400多名诗人在此盘桓、酬唱。

剡溪古道为何诱惑那么多诗人钟情呢?这要归结于这片灵异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积淀:这里,会稽、四明、天台浙东三座名山盘结环抱,居中一条水路豁然开朗,另有数士清流奔腾有声,渐聚渐阔,两岸山色俨然如世外桃源。古人畅游主要靠水路,水尽刚登山而歌,而剡溪恰恰是登临天台门户之要津;更为重要的是蕴蓄着丰厚的人文积淀,这里有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巨鳌的神奇寓言,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美妙传说,有一代高僧支道林“买山而隐”的雅闻,还有“开一代诗风”的山水诗人谢灵运“伐木开径”、著木屐登登天姥的壮兴。他们研究学问,写诗作赋,教化风俗。更有书圣王羲之、竺道潜、白道猷等十八名士、十八高僧游历、酬唱的足迹,以及开一代佛教宗风的智者大师取道沃洲创立天台宗,最后圆寂于新昌大佛寺的行迹这些,为唐代诗人追慕魏晋遗风与汉及先秦文化,乃至史前传说而纷至沓来。

自历史跨入90年代,一批批著名学者踏上了这条诗路。参加中国国际唐代文学学术会议的23位代表目睹了经的风采后,联名联函绍兴、宁波、台州、金华四市、地政府,介议重新开发利用唐诗之路;参加唐代文学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120多名代表云聚石城古刹,畅游尚陵、兰亭、镜湖、沃州,拜祭羲之墓,竺道潜山馆,登临天姥山、国清寺、石梁桥,品尝“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的原汁原味,感叹不虚此行。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浙东唐诗之路,这条被当代学术界以认为佛学中国时期的中心地、中国山水诗文学界的发源地、士族文化的荟萃地,近年间,随着开发旅游热潮的兴起,已成为格调高雅,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热线,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我们休闲度假的视线。

5.古诗:渡浙江问舟中人

渡浙江问舟中人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渡浙江问舟中人 》

【内容】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赏析】:

孟浩然诗主要以五言擅场,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施之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孟浩然于开元初至开元十二三年间,数度出入于张说幕府,但并不得意,于是有吴越之游,开元十三年(725)秋自洛首途,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然后,渡浙江之越州(今绍兴),诗即作于此时。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当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居然将承平时代那种淳厚世风与人情味维妙维肖地传达出来,谁能说它是一味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______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呢?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可谓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自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擅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确评

6.关于“浙江”的诗句有哪些

1、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白居易《杭州春望》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白居易《余杭形胜》 4、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苏轼《夜泛西湖》 5、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

——李奎《西湖》 6、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周立勋《西湖》 7、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白居易《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8、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顾非熊《经杭州》 9、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李郢《宿杭州虚白堂》 10、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马湘《登杭州秦望山》 11、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

——马戴《浙江夜宿》 12、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 13、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孙逖《夜宿浙江》 14、前船后船未相及,五两头平北风急。——卢纶《渡浙江》 15、源头清接金沙涧 波面平添玉带桥 。

——陈璚题《浙江绍兴观瀑亭》。

7.《观浙江涛》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观浙江涛》是唐代诗人徐凝的作品,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抒发了钱塘江大潮奇观的热爱之情。

浙江涛就是钱塘江大潮,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 原文: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译文: 钱塘江缓缓流入东海,东海之西绿波荡漾,钱塘江的大潮昼夜涨潮两次。

钱塘城郭里的看潮人,从出生看到老都没有看够。 扩展资料: 观潮风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农历8月18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军,以后沿习成节。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或遇年头潮大,涌上江岸,冲伤观潮者。

距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观潮景区是观潮最佳处。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

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

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 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

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浙江涛。

8.以浙江游为题的作文

早就听说杭州西湖闻名中外,今天,我们一家人坐车去西湖游赏了一翻.到了西子湖畔边,我不禁想到一句赞美西湖的诗: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是杭州.是啊,杭州西湖的确如此之美,不负此称.

我回过头,一眼就看见了湖岸对面的望湖楼,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卷起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转过头又一眼看见这烈日炎炎下,水平如镜的西湖,又让我想起苏轼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老天作美,果真下起雨来,西湖变得更加娇美.我们走在两旁载满了柳树的堤上,突然看到一座桥,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从高处看,桥似断非断,故有“断桥”之称.

我们走过桥,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转头一看,原来是湖中那亭亭玉立的荷花,这里的荷花花瓣是粉红色的,花蕊是黄色的,花朵很大,散发着幽幽清香.

一路沿着两旁栽有碧桃,杨柳的湖堤走着,看着,不知不觉到了苏堤,苏堤是苏轼所造的,人们为了纪念苏轼,便叫苏堤,堤旁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种植物,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各有情趣,四时美景也不同.妈妈说尤为春天清晨赏景最佳,绿杨拂岸,艳桃灼灼,晓日照堤,春色如画,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只见苏堤上来来往往的游客人山人海,陆续不断,人们一边在大饱眼褔之余不忘手中的相机,抢着拍摄这秀丽的风光山色,站在苏堤上向远处眺望,蓝天,湖水,水天相接,无法言表的美丽啊!慢慢腾腾走在绿树成阴的林**上,湖畔边吹来的风使人神清气爽,顺便坐到一条柳树下的椅子上小憩,让身心陶醉在这美好的氛围中,那是一种无比的享受.

小憩片刻过后,继续向前游赏,到了曲院风荷,这里面的荷花品种多样,颜色各异,十分的好看,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我们欣赏了好久荷花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走出了曲院风荷,我们又去了对面的杭州花圃,这里的小径两旁的大树直揷云霄,犹如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站立两旁,花圃里的花更多,含苞欲放的月秀花、五彩缤纷的午时花、引人瞩目的兰花,兰苑满室生香,春兰、夏兰、秋兰、寒兰雅而不妖,花香久远、红的似火的美人蕉……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花,真不愧是花的世界啊!杭州花圃是久负盛名的花卉盆景观赏胜地.她前临西湖,后倚西山,环境优美,布置精巧,被誉为“西子湖畔的一颗明珠”.以生产、收集和保存各类园林花卉及盆景而著称.分盆景、月季、兰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卉、温室花卉、牡丹芍药九个区.广场上飞泉流水、乐曲悠扬,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栩栩如生的十二花神遥相呼应,使您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中.

啊,西湖,你真是一颗明亮、璀璨的明珠啊!西湖美,美丽的西湖水,山光水色惹人醉,惹人醉;西湖美,美丽的西湖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