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鹤在宋词

1.鹤驾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鹤驭)旧题汉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 灵王太子晋也。

……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果乘 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因王子乔本为太子, 后以鹤驾指太子。唐•杜甫《洗兵马》:“鹤驾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 楼晓。

唐•白居易《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 龙舆四五年。”又,王子乔乘鹤而成仙,鹤驾又指神仙。

唐•罗醣《送程尊师东游有寄》:“且凭鹤驾寻沧海,必恐犀轩过赤城。”宋•王安石《登 小茅山》:“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时鹤驭空。”

后又讳死而曰仙去,因 用为哀挽之词。金•元好问《萧征君哀词》其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 城阙月茫茫。”

2.古代诗词中华亭鹤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据南朝•宋•刘义 庆《世说新语•尤悔》记载:西晋陆 机(曾任平原内史,又称陆平原)在河桥兵败,遭卢志谗言谄害,被司马 疑所杀。

临刑时,陆机叹道:“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是古地名, 在今浙江嘉兴县。陆机与其弟陆云常共游于华亭别墅中。

后人遂以“华 亭鹤唳华亭鹤”等为做官遭难,感叹生平之词。也常用“华亭鹤”做 咏鹤之典。

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 何足道。”宋•陆游《起晚戏作数声林下华亭鹤,一卷床头笠泽书。”

清•严复《送沈涛园备兵淮扬》:“垂涕为君通一语,华亭千载鹤孤飞。”。

3.求描写鹤的唐诗/宋词/散文/诗歌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徐缓而高雅,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阳刚之气。诗人们写道:“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诗人们写鹤的飞,凌霄直上,翱翔万里。“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羡鹤》)、“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李峤《鹤》)、“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鲍照《鹤舞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东游扶桑略西极,上下九天仅咫尺”(谢缙《题松竹鹤图》)、“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别鹤》)、“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友鹤仙《友鹤吟》)。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孟郊《晓鹤》)、“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李绅《忆放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元稹《和乐天感鹤》)、“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鹤》)、“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李绅《忆放鹤》)。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