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所有关于庐山的诗现代诗人**所有关于庐山的诗有两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和《七律·登庐山》。 (1)《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白话释义: 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2)《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白话译文: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 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了雨滴又洒向江面。 云飘江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 昔日的陶潜也不知去到哪儿了,桃花源里是否可以躬耕劳动? 扩展资料: 《七律·登庐山》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创作背景: 195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扩大会议。**于6月29日清晨登上庐山,站在襟江带湖的庐山顶峰,纵目远眺,水色山颜,尽收眼底。 极富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神驰目极,手心相应,又为庐山留下了一首豪放之歌。 2.**在庐山的诗词: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石飞渡仍从容1961年庐山会议期间,**为江青的庐山仙人峰的照片题了这首诗。 “无限风光在险峰”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乐观向上,勇于攀登;“乱云飞渡仍从容”是人生的一种态度,面对困难,从容应对。 诗人有“从容”之心态,才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也不难想像,当时全国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崎岖小路上攀登,在艰难险阻中寻求治国自强的真理,并表现出浩浩傲然之骨气。 因此,作者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却是作者性格中的坚韧自信及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本诗写于1961年9月9日,首次发表于1963年12月版《**诗词》。 扩展资料:词语注释: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李进即江青。 劲松: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树;仍从容:指飞渡的乱云;天生:天设地造,未加人工修饰;险峰:在山崖上才能领略到这样这样无限的风光。 白话译文: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 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3.**1961年在庐山做了哪些诗词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诗词》。 注释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李进即江青。 〔仍从容〕指飞渡的乱云。 巨石上刻写着**书法作品《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4.**诗词,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七律·登庐山》是现代诗人**所作。 全诗如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译文如下: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了雨滴又洒向江面。 云飘江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昔日的陶潜也不知去到哪儿了,桃花源里是否可以躬耕劳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登上庐山,立足峰巅,极目远眺,江山胜览,尽收眼底。 置身雄伟高耸、满目苍翠的庐山,面对开阔辽远、云海弥漫的景致,诗人心中涌动着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豪迈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讴歌奋发的诗篇。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继续高涨,但国际国内出现了极大的困难。 国内,遇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人民公社和**出现“极左”问题,党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在诗中,**针对当时国际国内的斗争形势,表现出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勇气。 作者简介 **(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思想家、军事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登庐山。 5.**有哪些关于山的古诗,除了十六字令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七绝·莫干山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七绝·莫干山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五律·看山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晓莺。念奴娇·井冈山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七绝·五云山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