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三游洞的诗句

1.关于宜昌三游洞的诗句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 三游洞 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三游洞序[1] [唐] 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2],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3],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4]。

又明年春[5],各祗命之郡[6],与知退偕行[7]。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8]。

翌日[9],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10]。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11]。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12],策步入缺岸。初见石[13],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14],如垂幢[15]。

次见泉[16],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17],如不绝线[18]。遂相与维舟岩下[19],率仆夫芟芜刈翳[20],梯危缒滑[21],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22]。

仰睇俯察[23],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24],磷磷凿凿[25],跳珠溅玉[26],惊动耳目。自未讫戌[27]爱不能去[28]。

俄而峡山昏黑[29],云破月出,光气含吐[30],互相明灭[31]。昌荧玲珑[32],象生其中[33]。

虽有敏口[34],不能名状[35]。 既而,通夕不寐[36],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 “斯境胜绝[37],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38],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39],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40],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41],得无述乎[42]?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43],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44]。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45]。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46]。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47]。

三游洞题壁 (宋) 苏询 洞门卷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 ---------------- 三游洞题壁 (宋) 苏轼 冻雨霏霏半成霜,游人屐冷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 三游洞 (明)何璋 古洞饶奇胜,芳游感物华. 崖暄还碧草,露冷向幽花. 虚谷鸣钟隐,清流绕涧斜. 悠悠尘想绝,归路满烟霞. ---------------- 三游最著名(节选) (清)龚绍仁 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名洞. 三游最著名,暄传自唐宋. ---------------- 三游洞题诗 (清)陆维祺 赤壁遨游事欲仙,不闻能赋第三篇. 我来重息风尘轨,愿与江山结后缘. ---------------- 三游洞题诗 (清)陈建侯 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 辟开混沌鸿蒙窍,露出人天生死关. 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返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府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乃命予序而纪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厥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2.谁能把苏轼留在三游洞的诗全文给我啊

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 一径绕山翠,萦纡去似蛇。

忽惊溪水急,争看洞门呀。 滑磴攀秋蔓,飞桥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 叹息烟云去,追思岁月遐。

唐人昔未到,古俗此为家。 洞暖无风雪,山深富鹿豭。

相逢衣尽草,环坐髻应髽。 灶突依岩黑,樽罍就石洼。

洪荒无传记,想像在羲娲。 此事今安有,遗踪我独嗟。

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还有一说法苏洵《三游洞题壁》云: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 苏轼《游三游洞》云: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冷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深夜无月色。 苏辙《三游洞壁》云:昔年有仙客,携手过嵌岩。

去我岁己百,游人忽复三。

3.谁能把苏轼留在三游洞的诗全文给我啊

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

一径绕山翠,萦纡去似蛇。

忽惊溪水急,争看洞门呀。

滑磴攀秋蔓,飞桥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

叹息烟云去,追思岁月遐。

唐人昔未到,古俗此为家。

洞暖无风雪,山深富鹿豭。

相逢衣尽草,环坐髻应髽。

灶突依岩黑,樽罍就石洼。

洪荒无传记,想像在羲娲。

此事今安有,遗踪我独嗟。

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

还有一说法

苏洵《三游洞题壁》云: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冰。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

苏轼《游三游洞》云: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深夜无月色。

苏辙《三游洞壁》云:昔年有仙客,携手过嵌岩。去我岁己百,游人忽复三。

4.描写关于三峡的著名诗句古诗有哪些

1、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大鱼不能上,暴腮滩下横。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区区舟上人,薄枝安敢呈。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苏轼 《新滩》)

4、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白居易 《出入峡有感》

5、船上急滩如退鷁,人缘绝壁似飞猱。 口夸远岭青千峰,心忆平波绿一蒿。(宋 陆游 《过东灵峡入马肺峡》)

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7、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李商隐·《有感》)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璧怀古》)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的《竹枝词》)

10、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陆游诗)

11、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12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李白)

三峡

【作者】郦道元 【朝代】南北朝

译文对照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 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 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 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 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也不如它快。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 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 在之上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确实趣味无穷。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三游洞的名胜古迹

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

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名称由来 相传唐元和14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景点介绍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

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

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

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三游洞不仅是著名的古迹胜地,同时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

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中共鄂西特和宜昌县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当时庙中“道士”有的是我党地下交通员。解放后,1958年3月1日,**为实现**“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造福子孙后代,曾沿着陡滑的小道,亲临三游洞察看了岩石的层次,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

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宜昌市的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赋诗一首,书于石壁上。

后人称之为“陆游泉”。 碑刻壁刻 三游洞内外有很多碑刻与壁刻,具有历史价值与书法欣赏价值,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

像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均堪称书法上品。

陆游泉 出三游洞沿石阶下行到下牢溪畔,悬崖腰畔有一方形石井,依峭壁上履石亭,这便是“陆游泉”。 据地方志记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了三游洞。

他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冽的泉水,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之余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这便是陆游泉的来历。

张飞擂鼓台 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柱形石峰,上有小平台,遍是著名的“张飞擂鼓台”。据地方志记述,三国时期蜀汉猛将张飞在宜都郡(今宜昌)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督练兵士。

猛将张飞的朔像背依幽深峡谷,下临滚滚长江,环眼圆睁,虎须戟张,巨臂挥捶,似闻隆隆能够战鼓声,再现了这位古代名奖的勃勃英姿,游人至此,纷纷摄影留念。擂鼓台是游客最喜爱的景观。

至喜亭 三游洞顶临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有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三亭组合的亭阁,这便是“至喜亭”。 至喜亭始件建于宋朝,由峡州(今宜昌)太守朱庆基修建在大江边,为的是方便船夫和商旅休憩。

景佑四年(1037年)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专为此亭撰写了《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宋代峡州三大胜境之一。 巴楚乐宫 《巴楚乐宫》展出的巴楚乐器“八音”齐全,乐舞图象婀娜多姿,在古色古香的舞台上,身穿古典民族服装的演(奏)员,以复仿制的15类97件巴楚乐器,奏楚曲巴乐,拌巴歌楚舞。

您将在悠扬的音乐中,仿佛听到屈子仰天吟《国殇》,昭君离乡琵琶声;在浓郁的民族舞蹈气息里,可以感受到龙舟竞渡的波飞浪溅,桔茶飘香的丰收喜悦。从而更增添了爱宜昌,爱三峡,献身中华的赤子之情。

世界华人印章石刻园 1995年3月,**三峡办在京召开了“三峡刻石协调会”后,刻石工程正式动工。1996年4月刻石工程第一阶段(组委会将之命名为“三峡刻石第一观”)基本完工。

它由印章刻石和摩岩刻石两部分组成。印章和书画的作者为国内外知名华人中国画画家。

如叶浅序、关山月、吴作人、启功、沈鹏等144位作品28。

6.三游洞的问题解答这个三游洞有前三游和后三游都谁游过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七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

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 相传唐元和14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找到部分诗词序三游洞题壁(宋) 苏询洞门卷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三游洞题壁(宋) 苏轼冻雨霏霏半成霜,游人屐冷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三游洞(明)何璋古洞饶奇胜,芳游感物华。

崖暄还碧草,露冷向幽花。虚谷鸣钟隐,清流绕涧斜。

悠悠尘想绝,归路满烟霞.----------------三游最著名(节选)(清)龚绍仁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名洞.三游最著名,暄传自唐宋.----------------三游洞题诗(清)陆维祺赤壁遨游事欲仙,不闻能赋第三篇.我来重息风尘轨,愿与江山结后缘.----------------三游洞题诗(清)陈建侯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鸿蒙窍,露出人天生死关.三游洞序(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 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返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府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 ”乃命予序而纪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厥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7.与船过三浃有关的诗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 郦道元 春冬这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瞿唐峡 清 张问海 峡两蒙蒙竟日闲 扁舟珍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 难写瞿唐两岸山。 三峡歌 宋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入峡次巴东 【唐】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三峡闻猿 【唐】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峡闻猿 【唐】慕幽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 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瞿塘两崖 【唐】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初至犍为作 【唐】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

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唐】孟浩然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送人归蜀 【唐】张祜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送王处士游蜀 【唐】齐己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 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出峡 【唐】胡皓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送友人归荆楚 【唐】许浑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巫山高 【唐】陈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 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 【唐】李季兰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峡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2.词 念奴娇 【宋】曹冠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满江红 【宋】何师心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

8.有关于三峡的诗句和典故

1、上三峡 唐代: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译文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2、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代: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译文 白鹭鸶拳着一条腿,单足立在冰凉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洒满大江。

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4、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译文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5、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唐代:岑参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译文 岷山老人头发斑白,抱着古琴两鬓苍然。衫袖拂过白玉琴徽,为我弹奏三峡流泉。

此曲尚未弹到一半,高堂之上好似空山。 典故 巫山猿猴肝肠寸断 桓温将军带兵入四川,途经三峡时,有个小兵抓住了一只小猴子,想带到路上玩。

母猴子思儿心切,跟着船行驶的方向,飞奔在纤道上沿路哀号,叫声及其凄惨,一直跑了百多里路,久久不肯离去。后来索性跳到了船上,被撞死了。

一个船工破开母猴的肚子一看,里面的肠子都断成了一寸寸的小节。桓温头领知道后,非常生气。

怒吼道:“你快滚下船去吧,我不要这种手下人。”全船人都为之感动,那个兵勇将母猴子埋在了一个乱石堆里,带着小猴走进了密林深处。

后来,三峡中有船经过的地方就有古猿长声哀鸣。

9.描写三峡景色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出自南北朝:郦道元《三峡》

白话文释义: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出自唐代:李白《上三峡》

白话文释义: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话文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4,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出自宋代:米芾《望海楼》

白话文释义: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三峡的江声似乎流入我笔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5,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出自宋代:欧阳修《黄溪夜泊》

白话文释义:莽莽苍苍的树木,终日不散的烟云,使三峡显得阴霾沉沉。开阔的江面,明月高悬,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