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渤海的诗句(六州歌头)黄帝颂 渤海居士冯志亮(作) 茫茫天宇,飙烨五千秋. 云始作,涛初涌,肇神庥. 冉清幽. 黄帝万民抚,八方倚,三种蓺,得宾助,征涿鹿,剿蚩尤. 浩瀚咸归,百姓竭诚悫,教化传流. 俯尊及海澨,仰敬至仙丘. 恩润博施, 嗣延悠. 定桑兴黼,立文字,烘釜甑,辨三光. 继华夏,承大统,辟鸿茫. 聚族昌. 滂沛中原土,滋万代,固缤芳. 龙云起,图腾降,九州苍. 斗转星旋垂史,颂先祖、膜拜炎黄. 沃野扬旌纛,日月照圻疆. 永驻馨香! 六州歌头,一百四十三字,前后片各八平韵.又有于平韵外兼叶仄韵者,或同部平仄互叶,或平韵同部、仄韵随时变换,并能增强激壮声情,有繁弦急管、五音繁会之妙.要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耳. 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中平仄,平中仄,中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2.描写渤海的诗句有哪些《水调歌头·渤海卖刀剑》 年代: 宋 作者: 戴翼 渤海卖刀剑,河汉洗戎兵。千金六月一雨,万陇稼云横。时节可人如许,天意开祥有在,申月岳生申。五百岁初度,千万户欢声。栋梁材,霖雨手,庙堂身。日边褒玺已到,岂久试鱼城。快上承明步武,展尽玉堂事业,再使旧毡青。公寿更天远,鼻祖等长生。 《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渤海名王曾折首, 汉家诸将尽倾心。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 喜见明时钟太尉,功名一似旧淮阴。 《送人之渤海》 年代: 唐 作者: 贯休 国之东北角,有国每朝天。海力浸不尽,夷风常宛然。 山藏罗刹宅,水杂巨鳌涎。好去吴乡子,归来莫隔年。 《秋宿青龙禅阁》 年代: 唐 作者: 李洞 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 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 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 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暮春联句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许月卿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当风。 精卫海能涸,杜鹃天可通。 君臣知有义,褒贬岂无公。 一展霹雳手,九吞云梦胸。 狂澜障川外,砥柱横流中。 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 主忧臣不辱,世乱孰为忠。 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讧。 居家移官理,忧国愿年丰。 今古心符节,乾坤理勘同。 普能知道大,院不虑途穷。 3.关于海的诗句和名言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6.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白居易《长恨歌》 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8.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汉 · 汉乐府《长歌行》 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魏晋 · 曹操《短歌行》 10.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唐 · 李白《关山月》 11. 对于大海来说,陆地是可爱的,对于海岸来说,大海是可爱的。——拉科姆 12. 古老的大海是一片灰白而忧郁的原野。——布赖恩特 13. 大海再宽广也要连着陆地。——哥尔斯密 14. 大海能冲刷掉人类的污垢。——欧里庇得斯 15. 大海把被它们分割的地区又连接起来。——蒲松龄 4.关于冯志亮先生诗词介绍,渤海诗词集收录的诗词(虞美人)又到清秋 作者:冯志亮(渤海居士) 凌花剪暮藤枝老, 春去秋来扰。 昔颜如雨已清萧, 又叹风吹孤叶落林梢。 西园依旧尘倾盏, 浊雾琴箫染。 亦曾凝望月幽弯, 可晓伊人垂泪盼君还? 虞美人是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 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又称:“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 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五十六字者为定格,五十八字者为变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被寒霜催落的片片花瓣把夕阳的余光剪断,树枝和青藤都已干枯,又是一个秋天到了。 我昔日的容颜就像秋雨一样越发萧条憔悴,又开始和从前一样叹息这阵阵凉风把树上仅有的几片孤独的叶子也给吹落了。 庭院还是当时你在的样子丝毫没有改变,只是尘埃已经落满了酒杯,当年的琴和箫都已显得陈旧。 此时此刻你也和我一样在深夜凝视着凄凉不圆的月亮么?你可知道我每到此时都在这里落下思念的泪水期盼你的归来么? 冯志亮先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对于中医推拿,甚至催眠术都有比较细致的研究。并热衷于研究文学历史,喜好诗词,被誉为“当代著名古体网络诗人”。 著有渤海诗词集,共收录了冯先生所创的古体诗和长短句共三百余首。 5.关于大海的古诗及讲解观沧海 [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 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峙,挺立。 (8)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其。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至,极点。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二首。 诗词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6.写与海有关的诗句1. 南海送韦七使君赴象州任 (陈陶)一鹗韦公子,新恩颁郡符。 岛夷通荔浦,龙节过苍梧。地理金城近,天涯玉树孤。 圣朝朱绂贵,从此展雄图。2. 南海石门戍怀古 (陈陶)汉家征百越,落地丧貔貅。 大野朱旗没,长江赤血流。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 唯有朝台月,千年照戍楼。3. 奉和春日望海 (许敬宗)韩夷愆奉赆,凭险乱天常。 乃神弘庙略,横海剪吞航。电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 连云飞巨舰,编石架浮梁。周游临大壑,降望极遐荒。 桃门通山抃,蓬渚降霓裳。惊涛含蜃阙,骇浪掩晨光。 青丘绚春组,丹谷耀华桑。长驱七萃卒,成功百战场。 俄且旋戎路,饮至肃岩廊。4. 送梁知微渡海东 (张说)今日此相送,明年此相待。 天上客星回,知君渡东海。5. 送孟校书往南海 (元结)吾闻近南海,乃是魑魅乡。 忽见孟夫子,欢然游此方。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 漂漂随所去,不念归路长。君有失母儿,爱之似阿阳。 始解随人行,不欲离君傍。相劝早旋归,此言慎勿忘。 6. 海翻 (高骈)几经人事变,又见海涛翻。徒起如山浪,何曾洗至冤。 7.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梁锽)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自从图渤海,谁为觅湘娥。 白鹭栖脂粉,赪鲂跃绮罗。仍怜转娇眼,别恨一横波。 8. 送徐大夫赴南海 (皇甫曾)旧国当分阃,天涯答圣私。大军传羽檄,老将拜旌旗。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何年谏猎赋,今日饮泉诗。 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由来黄霸去,自有上台期。 9.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高适)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10. 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 (房融)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11. 海上作 (宋务光)旷哉潮汐池,大矣乾坤力。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 崩腾翕众流,泱漭环中国。鳞介错殊品,氛霞饶诡色。 天波混莫分,岛树遥难识。汉主探灵怪,秦王恣游陟。 搜奇大壑东,竦望成山北。方术徒相误,蓬莱安可得。 吾君略仙道,至化孚淳默。惊浪晏穷溟,飞航通绝域。 马韩底厥贡,龙伯修其职。粤我遘休明,匪躬期正直。 敢输鹰隼执,以间豺狼忒。海路行已殚,輶轩未皇息。 劳歌玄月暮,旅睇沧浪极。魏阙渺云端,驰心附归冀。 12.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孙逖)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13.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 (李涉)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14.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15. 岁暮海上作 (孟浩然)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16. 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 (杨衡)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 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17.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刘禹锡)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18.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钦受嘉贶 (刘禹锡)红旗阅五兵,绛帐领诸生。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一瞬见前事,九流当抗行。 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今日承芳讯,谁言赠衮荣。 19. 海边远望 (施肩吾)扶桑枝边红皎皎,天鸡一声四溟晓。偶看仙女上青天,鸾鹤无多采云少。 20. 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21. 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王少府 (独孤及)凉风台上三峰月,不夜城边万里沙。离别莫言关塞远,梦魂长在子真家。 22. 海上秋怀 (吴融)辞无珪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 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23.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24. 送郑尚书赴南海 (韩愈)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盖。 7.描写渤海的作文五一放假了,我去大连旅游,经过了一览无际的渤海。 我和爸爸上了船,五分钟后,船缓缓地动了,慢慢悠悠的离开了港口。 我走上甲板,闻见一股淡淡的鱼腥味。我向海面望去,真是“无风不起浪”,现在没有一点风,海面上也风平浪静,没有一点浪的痕迹,船平静的航行在海面上。 我走到船尾,看见几只海鸥在船尾上空徘徊,它们应该是在等待被螺旋桨卷上来的小鱼吧,我拿起面包渣喂它们,它们开始还很惧怕,过了一会,便飞到我找手啄食来了,啄的我痒痒的。我望了望四周,在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有一条线,听爸爸说,那叫“地平线”,那线上有无数的船只来来往。我趴在船边的护栏上,低着头往下看。蓝天的颜色把海水映成了浅蓝色的,美丽极了。 太阳渐渐的落下了。这时的海水变绿了。太阳只剩半个了,朝霞映在海面上,让我想起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句。 天越来越暗,海水逐渐的由黄变红。太阳走完了他一天的路程,海水黑了下来。这时候,起风了,冰凉的海风吹着我,感觉凉丝丝的。海上也起浪了,浪上映着灯光,在黑色的水面上若隐若现。 突然,船停了,眼前闪出了各种各样的灯光,原来,大连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