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赞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1.赞美菊花的诗句

1、【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

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2、【菊花】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3、【题菊花】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4、【菊花】唐代: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5、【咏菊】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2.赞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

《寒菊》、《菊》、《不第后赋菊》、《咏菊》、《菊花》等。

一、《寒菊》

1、简介

《寒菊》是南宋诗人寒菊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

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

“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2、全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二、《菊》

1、简介

《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托物言志,以菊花自况。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

颔联用陶令、罗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之意。尾联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

这诗虽是咏菊,亦句句自况,物我交融,写得清绮秀逸,意思醒豁。

2、全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3、译文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三、《不第后赋菊》

1、简介

《不第后赋菊》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

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2、全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四、《咏菊》

1、简介

《咏菊》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描写了在寒霜中傲然而立的菊花,诗人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2、全文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3、译文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五、《菊花》

1、简介

《菊花》是明代诗人唐寅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2、全文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3、译文

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咏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第后赋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菊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菊

3.赞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1、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2、疏篱:稀疏的篱笆。

3、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4、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5、何曾:哪曾、不曾。

6、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2、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⑴不第:科举落第。

⑵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⑶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⑷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3、咏菊

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释

①金粟:黄色的花蕊。

4、菊

唐代: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

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

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

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注释

菊:此处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孙: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阳节。

秋香:菊花。

由来:因此从来。

5、庭前菊

唐代: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注释

①烂熳:同“烂漫”。

②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4.赞美菊花的诗句

1、宋代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2、唐代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3、宋代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释义: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

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

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4、明代丘浚《咏菊》: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译文:黄色的菊花一簇簇的,有阵阵的香味,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

5、明代张煌言《野人饷菊有感》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译文:我在秋风中酣战方休,笑看周围的美景。乡村的人民偏偏送给我一束黄花。我看那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它护卫着花朵不受风雨袭击而偏斜。

5.【谁有赞美秋菊的诗歌至少两首

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菊花●●●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

6.古往今来描述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呢

1、《仪鸾殿早秋》 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2、《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长相思》 李煜(一题邓肃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6、《晚香轩》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7、《菊清》 秋瑾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8、《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9、《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0、《云安九日》 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11、《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2、《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14、《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15、《咏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6、《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17、《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18、《菊花》 唐吴履垒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19、《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20、《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陆游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21、《菊花》 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

7.歌颂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咏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飒飒西风满院裁,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红楼梦咏菊花诗十二首 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 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 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 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 休负今朝挂枝头。

] 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湘云(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宝钗(蘅芜君)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探春(蕉下客)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湘云(枕霞旧友)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探春(蕉下客)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稚子书传白菊开, 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 多少清香透入来。

陆龟蒙《忆白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菊花》 满圆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割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 ---------- 檐前甘菊移时晚, 青蕊重阳不堪摘。 -----------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 寒蕊差池落,清香短续来。

---- 思深含别愁,芳谢惜年催。(刘豫锡)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李适 李白.《九月十日登高》 昨日登高罢, 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另;王勃.句------ 北风受节雁南翔, 崇兰委质时菊芳。 卢照临,句------- 南涧泉初洌, 东篱菊正芳。

今又重阳,岁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是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唐寅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菊花图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菊花图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

菊花图 飒飒金飙拂素英,倚栏璚朵入杯明。秋光满眼无殊品,笑傲东篱羡尔荣。

墨菊图 白衣人换太元衣,浴罢山阴洗研池。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

菊图 锦里先生日晏眠,客来高论坐无毡。酒资尽在东篱下,散贮黄金万斛钱。

墨菊图 绿云架上草龙蟠,马乳含秋露下干。昨。

8.赞美菊花 诗句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参考资料:/web/teacher/zhuyongxia/gu3.htm 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