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茗茶的诗句

1.品茶诗词七句

欧阳修的《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巫祯来咏茶诗词选

茶颂

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

茶珍

年年岁岁品茶新,岁岁年年会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处,好诗好意独自珍。

茶与书

书斋是我家,家里备茗茶。

茶味溶书味,好香不用夸。

对饮

好酒须同酌,奇思在独行。

佳茗宜对饮,情景映杯生。

赏梅品茶

一树老梅三两枝,四花五瓣开却迟。

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

饮茶

四十笑称翁,饮茶沐晚风。

翻书匆过眼,滋味入心中。

新法品茶

都市无山水,肆中购矿泉。

电壶腾雾气,俗市暂称仙。

题牡丹茶壶图

富贵花前泡苦茶,人生乐处莫常夸。

酸甜辛辣都尝遍,何事不能做到家。

2.茶文化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可成益友。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茶来。

人称百花好,我谓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也留香。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杯清茗酬知音。

山水知音参佛法,茗茶品味悟人生。

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文人的灵感都是饭后茶余发生的。

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

高山茶叶,低山茶子。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茶吃后来酽 。

茶好客自来。

浅茶满酒。

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3.有关品茶的诗词

欧阳修的《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巫祯来咏茶诗词选

茶颂

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

茶珍

年年岁岁品茶新,岁岁年年会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处,好诗好意独自珍。

茶与书

书斋是我家,家里备茗茶。

茶味溶书味,好香不用夸。

对饮

好酒须同酌,奇思在独行。

佳茗宜对饮,情景映杯生。

赏梅品茶

一树老梅三两枝,四花五瓣开却迟。

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

饮茶

四十笑称翁,饮茶沐晚风。

翻书匆过眼,滋味入心中。

新法品茶

都市无山水,肆中购矿泉。

电壶腾雾气,俗市暂称仙。

题牡丹茶壶图

富贵花前泡苦茶,人生乐处莫常夸。

酸甜辛辣都尝遍,何事不能做到家。

4.关于茶的优美句子,一段话,最好有对几大名茶的描写

一.茶在泡中的样子 茶之舞蹈 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

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我相信茶是有生命的。

很多时候,我被茶清颀和优美从容的舞姿陶醉,想像她如同一位秀美的女子长袖飘飘,气若幽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一个人的欣赏。

在南方碧绿的茶山之上,茶在快乐地生长,每日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对话,与风雨雷电玩起游戏,看着夕阳与朝霞捉迷藏。在一棵不知名的茶树上生长,看青山与绿水,取天地之精华,这是茶的生命中令人神往、为之抚掌的极致之美。

在生命最为华美的时候,茶离开了生命之树,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茶没有了昔日娇嫩清纯的模样。然而,当她来到一个精致的玻璃杯中,与自然之水相遇,一个新的她又诞生了。

与清水的融合,与清水的共舞,让她散发出淡雅的气息,那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境地。茶经历了春夏秋冬,吸吮了天地精华,不就是为了这一瞬间的美吗? 那是一种怎样的美? 那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全部生命的悲壮之美,那又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知之美,那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

一片片绿叶的舞蹈,在水中幻化着茶山的宁静和澹泊,幻化着生命的沉重和轻盈。如果你思考,如果你欣赏,如果你品味,茶之舞蹈也许就是一个人的舞蹈,一个人在清水中尽情旋转身姿与你自由的对话。

文章来源:/f?kz=222881947 二、十大名茶 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3.白毫银针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

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

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很高的欣赏价值。

5.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6.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

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7. 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

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

人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

9.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10.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

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三 优美的句子 茶中人生,哲理悠悠 ------------------------------------------------------------------ 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幻术般的芬芳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许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微妙。

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虽说没有茶。

5.描写女性喝茶的诗句有哪些

1.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2.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3.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 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4.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5.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6.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7.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8.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9.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10. 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11. 丑妻终胜长为客,薄酒能无更饮茶。

12. 雅倩樊蛮诵长恨,饮茶亦可拟芳斟。 13.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唐】白居易 14.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15.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16.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17.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自从神农氏发现茶,将它作为一种药予以记载之后,茶的品饮方法经历了千年的起承转变,从粗犷走向优雅。

茶的走向,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明发展走向的一个缩影。 春秋时期,茶叶是一种蔬菜,人们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后配饭吃。

可能还会添上油盐酱醋之类,我是没吃过,十分好奇这味道。不过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凉拌茶菜”“油茶”之类,大概也是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古人十分地敬天尊神,所以那时候茶还被当成祭品,奉献给祖先和神明。 汉朝的时候,茶叶终于被作为饮品推广,“武阳买茶”这个典故,可以看得出,至少在富庶的人家,茶已尽作为一种商品来消费。

不过汉朝人喝茶的方式仍然很奇怪。一般采摘后的茶叶都是做成饼状的,类似今天的普洱饼。

喝之前,先把饼烤红,然后再在陶器里边把它捣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葱姜等调味品。

这样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做好了。哦呸,是一碗香喷喷的茶终于泡好了。

不过这样的节奏也太奇怪了吧。汉朝人,你们的茶咸不咸啊? 再来看,三国两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玄学盛行的时代。

什么叫玄学?简单理解就是哲学。不过深层次分析就是,科举制还未发明,此时的读书人做官只有靠走关系,或是家庭名望这两种方式,所谓的举孝廉。

那你想啊,大批的读书仔没有公务员考试可以参加,更没有公车上书的机会。那既然与政治无缘,就只好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上瞎折腾了,这个时代也是历史上出奇葩最多的时候。

这个时代的有关茶的文化,也没什么好讲的,无非是喝的人越来越多,喝法则跟前辈一样。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提出了“以茶代酒”的概念。

这个概念多伟大,以至于到现在我们中国还常常提起。其实说白了,自从中国人提出了这句话开始,我们就已经比别的民族早进入斯文的时代了。

喝茶的民族跟喝酒的民族怎么比?就好比秀才与野蛮人。互相瞧不起吧。

中国历史后半段发生的很多事都可以用这个偏见来解释。 大唐盛世,对茶最伟大的贡献恐怕是出现茶圣陆羽,一部《茶经》奠定了中华茶道的基础。

茶具之精美自不必说,被日本人尊称为“唐物”,与他们自己粗糙的“和物”分开。唐三彩出现,瓷器开始千变万化。

茶马古道也形成了,茶叶开始出口。金银类的高档茶器也渐渐受到欢迎。

种种迹象表明,茶的时代到了。只是这时候喝茶的时候已经不加葱姜之类的了,我大唐国民早就品出了茶叶本真味道的曼妙。

宋朝,什么都是最高级,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中的LV,奢侈的王朝。连皇帝都写了本关于茶的书叫《大观茶论》,亲自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而且将民间的茶和皇家的茶分开,在福建设立官焙,专做皇家茶,叫龙团凤饼。特供无处不在啊。

宋朝人终于不再沉迷于煮茶了,而是点茶,所谓点茶其实喝法有点像今天的咖啡。日本人到现在还是点茶法,冲泡茶粉来喝。

有机会的朋友可以现场体会一把。每个人点出来的茶,要比味道,图案,色泽等等,这个叫斗茶。

插一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面提到曲水流觞。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游戏。

就是将各自泡好的茶放在一个水循环系统上,转来转去,然后你可以在水面选一杯来喝。 明朝,朱元璋是个土包子,忍受不了那么多规矩,不喝茶粉,不喝茶饼,只喝散茶,直接拿开水一冲。

跟今天普通人喝茶是一样一样的。同时由于发酵工艺的发明,喝了几千年绿茶的中国人,开始喝上红茶、黑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什么呢?紫砂壶也是在这时候发明的,第一泡茶利器诞生了。 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喝茶。

地球上有五亿人口在饮茶,四亿在中国。那些百年的老茶馆,都是从清朝。

6.关于“品茗”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品茗”的诗词如下:

1.《山行》 唐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2.《山居示灵澈上人》 唐 皎然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3.《送童子下山》 唐 金地藏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4.《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 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5.《清明即事》 唐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7.形容好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前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作者是中唐诗人元稹;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

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糖嵯悴槐洌 钗队庑隆!?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唐·徐 夤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宋·范仲淹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元·林锡翁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清·陆廷灿 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

——清·周亮工 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

——当代·郭沫若 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当代·潘主兰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击“好评”,谢谢~。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