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人金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之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逐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迁客:遭受贬谪客居他乡的人。

2.淘、漉:过滤。

两句诗的前两句是:“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全诗的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恶流一样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人屡遭贬谪,坎坷备历,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予人以哲理的启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

表示淘金要“千淘万漉”非常辛苦,终于的到金子了,写的是淘金女的艰辛,和帝王将相不管人民的死活。

现长常被用来表示不畏艰难。

2.《新五代史.孙晟传》的翻译

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好学,有文才,尤其长于诗歌。年少时去做道士,居庐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挂在屋壁上,早晚观看。简寂宫道士厌恶孙晟,以为他是妖怪,用棍杖驱逐他出去。于是他穿儒服北游赵、魏,谒见唐庄宗,庄宗任他当著作佐郎。

天成年间(926-930),朱守殷镇守汴州,请孙晟当判官。守殷造反,被杀,孙晟抛妻弃子,逃亡到陈、宋之间。安重诲厌恶孙晟,认为是他教唆朱守殷谋反的,画孙晟的像捉拿他,没捉住,就灭了他的家族。

孙晟逃奔到吴。当时,李昇刚才夺了杨氏政权,招纳四方贤士,得到孙晟,喜欢他的文才,任他当教令,他因此而知名。晟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健谈善辩话锋生动,听的人忘了倦怠。 昇非常(sheng1 fei1 chang2)喜欢他,常常和他商量大事,很合心意,任命他当右仆射,与冯延并为宰相。孙晟轻蔑延巳的为人,常说:“金碗玉杯能用来盛狗屎吗?”晟为昇父子办事长达二十多年,官当到司空,家里很富有,每次进餐不用桌子,使众妓各拿一器,环立而侍,号“肉台盘”,当时许多人消防他。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害怕,派泗州牙将王知朗到徐州奉书求和,世宗不答。又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又不答。于是派礼部尚书王崇质当孙晟的副手奉表,谟与晟等人都说李景愿意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用来供给军队。这时,世宗已经攻取滁、扬、濠、泗诸州,决心完全攻占淮南才停止进军,因此留住使者不准回去,加紧攻打表州。谟等看见世宗英武,李景不是对手,周军士气很盛,寿春危急,就说:“请陛下宽限五日不杀我们,让我们回去取表,进献淮北诸州。”世宗允许了,派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把谟与晟都留下来。德明等回去后,李景后悔,不肯割地。世宗也因为暑热多雨而退军,留下李重进、张永德等人分别进攻庐州、寿州,周军所得扬、泰诸州都没有守住,李景军势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矛盾,永德上书说重进意欲谋反,世宗不听。李景知道二将相互猜疑,就用蜡丸书送给重进,劝他反周。

新五代史

起初,孙晟奉命出使,对崇质说:“我这次出使必然免不了一死,但是我不能出卖永陵一抔土啊。”永陵是李昇的墓地。崇质回去,晟与钟谟都到了周的京城,住在都亭驿,待遇优厚,每次朝会,站班在东省官后面,每次召见喝的都是醇酒。不久周兵数次失败,尽失所得各州,世宗很忧愁,召见孙晟问他对江南战事的看法,晟不答,世宗愤怒,但未立刻发作。恰好李重进把李景的蜡丸书送上,书里有很多斥责周德过恶的话,因此世宗发怒说:“孙晟出使来我这里,说李景害怕我神武,愿意北面称臣,保证没有二心,为什么会有这些斥责的话呢?”立即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把孙晟下狱,把孙晟及其从者二百多人都杀了。晟临死,世宗还派近臣问他江南的事,晟始终不肯回答,神色自然,正其衣冠,望着南面礼拜说:“我只有以死来报答国家了!”于是被杀。晟死后,钟谟也被贬为耀州司马。后来,世宗的怒气消了,可怜孙晟是个忠臣,后悔不该杀他,召回并提升钟谟当卫尉少卿。李景已割江北给周,周送还钟谟,李景听说孙晟死了,也赐封他为鲁国公。

3.唐朝金库是金的还是铜的

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贞观之治,国泰民安富国强兵。公元六百四十一年:吐蕃王(西藏)松赞干布向唐皇求婚,李世民把宗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出嫁队伍车水马龙十里之余,日用物品.生产工具.艺术品乐器.医药书籍.金银财宝.并有一批篆刻[唐朝金库]黄金蛙,黄金佛。供赠送喇嘛头领礼物,随行人员五千余众,物宝天华应有尽有。绐吐蕃经济.文化.军事.制造起到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同时松赞干布为迎聚文成公主在西藏拉萨选地拆除帐篷,建造布达拉宫,现在雄伟布达拉宫是文成公主居住后从汉文化逐步形成的仿汉王宫殿。

自从唐朝金库黄金蛙发表以耒,收到电话.留言.图片咨询较多。作为国家级收藏家为保护绝迹遗忘唐代宝贵文物遗产。不使珍贵汉藏文化财富流落天涯,特意回复[唐朝金库]黄金蛙.黄金佛历史疑难问题!

一.唐代金龟知名度较大因有唐诗人李商隐一句:有女嫁得金龟婿。而金龟名声大噪!

二.唐朝金库.黄金蛙无资料查考,李世民皇帝拨唐朝金库黄金给文成公主制造一批雌雄配对的黄金蛙.黄金佛。赠送吐蕃喇嘛及头领,联络藏族感情!为何不称大唐金库可想而知!在钱币上有大明.大清称号,其实统治阶级狂妄自大压榨老百姓!唐朝金库黄金蛙及金佛由吐蕃后代耒中原交易流回。但文成公主文化遗产回到中国,无人识得真实唐朝国宝。文物专家看钱论真假,文成公主真魂到家无人识,真是国人悲哀,文成公主犹恐相逢是梦中,空中楼阁见真容!

三.中华民族古代无现代纯黄金,黄铜从明代日本流入中国。想用唐朝金库黄金蛙.黄金佛去化验定为现代黄金是不科学的。

四.各地收藏人士问唐朝金库金蛙.金佛(有人误为铜蛙铜佛)价值多少?一是唐朝金蛙.金佛是历史重要汉藏文化遗产凭证,是无价之宝!民国孙中山银元在海外拍卖会起拍价为三佰余万元,唐朝金蛙.金佛加十倍也不为过!

4.唐诗人李贺写的诗"马"一共几句

马诗 共有23首――李贺 [又名:诗鬼] 李贺,字长吉。

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

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

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

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

今编诗五卷。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诗文】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注释】 [1]乌江:一作江东。

[2]君王:一作吾王。 [3]“卷”下换“毛”。

5.听说在清朝姓爱新觉罗的现在都有改姓金,那现在姓金的有没有可能是

起源主要有九:①出自少昊金天氏。

《风俗通义》、《姓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载,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古人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又称金天氏。他的后裔有以金为姓者,称金氏。

②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前秦录》:“汉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氏。”

后世子孙就以金为姓。③刘姓改姓金氏。

唐末吴越国钱镠因“镠”与“刘”同音,改吴越国刘氏为金氏。④南北朝时羌族有金姓。

《姓氏考略》:“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⑤唐时新罗国王姓金。

⑥明永乐间,成祖赐蒙古王子也先土干金姓。⑦元时金覆祥,其先为刘氏,后改金氏。

⑧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⑨清代爱新觉罗子孙多有姓金者。

另回、蒙、土等少数民族均有金姓。 始祖:金日磾。

迁徙: 金姓姓源较多,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江苏间地。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即为山东金姓(少昊一支)所建,战国时被吴所灭,国人有向南迁徙者,后在彭城(今属江苏)形成望族。

西汉时匈奴人金日磾归附汉室,族人繁衍于陕西西安一带,其二子俱任侍中,其弟一族亦任朝中要职,与西汉大臣张汤并称“金张”,为功臣世族之家。南北朝时,甘肃等地有金姓足迹。

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唐代时金姓即为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三姓之一,亦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临汾一带)四姓之一。

可见,这一时期,金姓已是南北并齐发展,分布点日益广泛。五代是金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刘姓在吴越国本是大姓,为避开国之王钱镠的“镠”讳而改姓金,大大增强了金姓族人,特别是南方浙江、江苏一带金姓势力,后世南方金姓的发展,也大多以这一带金姓为繁衍源头。

宋元之际,北方金姓有躲避兵祸而南迁者。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姓移民。

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金,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清代从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姓陆续有人入台,进而侨迁海外。

总之,明清之际,史册所载金姓名人层出不穷,且多出自南方,说明这一时期金姓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鼎盛阶段,而南方又是这一鼎盛之典型。今日金姓分布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和上海等地为多。

目前金姓人口列全国第六十九位。 郡望: 彭城郡 西汉地节元年改楚国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徐州)。

京兆郡 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堂号: 丽泽堂 宋朝金履祥最长濂洛之学,皇帝召他任国史馆编修,没到任就死了。

他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所以称“丽泽堂”。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彭城、京兆。

②自立堂号:怀德、追远、世耕、忠孝、敬爱、聚源、敦本等。 字辈: 某支金氏字辈:国正天朝崇士学,行成德立永义芳。

明良喜气邦家庆,自古诗书世泽长。 山东某支金姓字行:尚祖承宗,安学绪业,宝家润华。

江苏润东金氏字辈:广启学士,富贵永昌,长发其祥。 湖北花水港金湾金氏字辈:老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续字辈: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山东日照金氏字辈:昌立新元吉,礼义方绪传。

辽宁大连金氏字辈:明学士广朝宗建,延安门地春常在。 名人: 金日磾(前134-前86),西汉臣。

字翁叔。本为匈奴屠休王太子。

武帝元狩中,匈奴昆邪、屠休二王共谋降汉,屠休反悔,昆邪杀之并其众降汉,他被没入汉宫。后拜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因擒缚谋反的莽何罗,封秺侯。

武帝死,与霍光等同受遗诏辅政。 金刚智(669-741),唐僧人,佛教密宗创始人之一。

音译“跋日罗菩提”,南天竺摩赖耶国人。婆罗门种姓。

少年入那烂陀寺出家为僧。后应南天竺国王之请到中国弘扬佛法。

719年携弟子不空经海道至广州,次年到洛阳,后入长安。颇受唐玄宗青睐,与善无畏、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

先后译出《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氏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等数种密宗经典。 金昌绪,唐诗人。

余杭(今浙江杭州)人。身世无可考。

今存《春怨》诗一首,一题无名氏《伊州歌》,后世选本多录之。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写女子思念远征的丈夫,语浅情深,颇具民歌神韵。

王世祯称其“不惟语意高妙,其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斩绝,而中自纡缓,无余法而有余味”(《全唐诗说》)。沈德潜亦云:“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金履祥(1232-1303),元学者。兰溪(今浙江兰溪,位金华西北)人。

字吉父,学者称“仁山先生”,王柏弟子。曾受学于何基,基为朱熹二传弟子。

曾任教于严陵(今浙江桐庐)“钓台书院”。他少有有经世志;及壮,宗济、洛之学,穷究义理,本宋儒;德祐初,以史馆编校召,未及用而宋亡。

入元,不仕,专意著述,晚年居仁山下,讲学于丽泽书院,大德间卒。至正中,赐谥文安。

著有《通鉴前编》、《大学章句疏义》、《尚书表注》、《论语注孟子注考证》、《仁山文集》等。 金声桓(?-1649),明末将领。

字虎臣。辽东(今辽宁辽阳)人。

初属左良玉(一说曾参加农民起义,降于左)。南明。

6.

唐宋

青莲居士——李 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乌伤居士——傅 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 过(北宋文学家) 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一佛居士——郑 侠(北宋文学家) 鹿门居士——米 芾(北宋书法家)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 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 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官员、诗人。)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至游居士——曾 慥(北宋末、南宋初) 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 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 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 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元明清

无诤居士——刘 迎(金文学家) 云林居士——倪 瓒(元代画家) 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 清容居士——袁 桷(元代著名作家) 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 濂(明画家) 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 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 青藤居士——徐 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 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 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 六如居士——唐 寅(明画家、文学家) 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 温陵居士——李 贽(明文学家) 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 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 蝶庵居士——张 岱 (明末清初文学家) 梅溪居士——钱 泳(明清文学家) 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 万松居士——钱 载(清诗人、画家) 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 随园居士——袁 枚(清文学家) 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 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 天瓶居士——张 照(清代书法家)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 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 崟(清代画家) 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 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 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 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近代

太炎居士——章炳麟

太炎居士——章炳麟(国学大师) 曲园居士——俞 樾(国学大师) 量守居士——黄 侃(国学大师)

当代

戒欣居士——赵蓓欣(当代国画家) 传立居士——崔建立(一然,当代著名画家) 东岭居士——李艳晓(作家、律师、摄影师、拍摄佛教祖庭/) 康德居士——周师全(现代名医) 若斋居士——张耀虎(现代青年书法家、作家、诗人) 爱君居士——王爱君(佛学家) 安定居士——史大(当代作家 诗人 潮人) 临渊居士(当代新锐派诗人) 道晟居士——吕强(当代最幸福的人) 耀贤居士--顾宝兴(上海画马名家 皈依于灵隐寺衍空法师)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