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唐诗宋词的考试题 急第一题选D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第二题选C 雪莱三十岁。 1882年6 月20 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 月8 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复舟淹死, 第三题选D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第四题选C《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 第五题选A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第六题选B钱塘诗人章孝标几次考进士不中,大雪天出游解闷。 后来,章孝标经淮东节度使李绅劝后,十年磨砺,果然及第。他欣然命笔作诗:“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他把这首洋洋得意的诗寄给了李绅。 李绅从诗中看到了章孝标小取即满、傲气十足的肚量和气派,很想教育他一番,于是作诗《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章孝标一见此诗,大为羞愧。第七题C出自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第八题A出自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第九题D李益归家觐亲,其母已为他订下甲族卢氏之女,李益惮与母亲严威,知必负小玉之盟,遂与小玉断绝书信及往来,并自秘行踪,断绝小玉想望。 第十题选A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2.关于唐诗宋词简单的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 2。 天似穹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敕勒歌》北朝民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4。 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李白 6。 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7。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子吟》唐·孟郊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日》北宋·王安石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红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高兴地笑了。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A、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 )。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参考答案: 1、“更上一层楼。”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霜叶红于二月花’。 3.唐诗宋词元曲的题目陆游【卜算子】 文天祥【酹江月】 元好问【摸鱼儿】 元好问【临江仙】 杨慎【临江仙】 李白【行路难】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清平调】 李白【秋风词 李白【将进酒】 李白【长相思】 王禹偁【点降唇 岳飞【小重山】 吴文英【惜别】 柳永【看花回】 柳永【鹤冲天】 · 柳永【女冠子】 柳永【雨霖铃】 柳永【蝶恋花】 陆游【好事近】 陆游【钗头凤】..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念奴娇】 苏轼【南乡子】 苏轼【江城子】 苏轼【卜算子】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登乐游原】 李商隐【锦瑟】 李商隐【夜雨寄北】 王维【杂诗】 · 王维【相思】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南歌子】 李清照【采桑子】 辛弃疾【丑奴儿】 王翰【凉州词】 马致远【落梅风】 马致远【天净沙】 马致远【折桂令】 许浑【咸阳城东楼】 张先【诉衷情】 张先【木兰花】 徐再思【折桂令】 欧阳修【玉楼春】 白居易【劝酒诗】 韦庄【菩萨蛮】 杜甫【佳人】 杜甫【蜀相】 杜甫【漫兴】 冯延已【鹊踏枝】 温庭筠【望江南】 范仲淹【苏幕遮】 李煜【虞美人】 刘禹锡【乌衣巷】 关汉卿【四块玉】 晏几道【少年游】 4.走进唐诗宋词阅读题答案1。从实际出发,确定方向和计划 2。要有韧性和下苦功 3。刻苦学习和研究,再加上科学的总结,就会有所发现和发明。 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自柳永《雨霖铃》 这两句虚实相生,虚景实写,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5:走进是指我们用心去读唐诗宋词,去品唐诗宋词,去体会其中的人生道理,学到了更多的人生感悟。走出是指经过了学习唐诗宋词,我们提高了自身的品味,提高了自身的文学底蕴。 6:最大感悟是唐诗宋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财富,传递着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从而使一代代人,受到了思想的熏陶。而读唐诗宋词,应该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5.写冬天的唐诗宋词元曲,要完整,要有题目和作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8.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懂大》)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狐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10.驻马听·吹 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1.江天暮雪 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12.天净沙·冬 白朴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衷草孤村.13.大德歌 冬 关汉卿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14.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1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16.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17.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8.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19.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2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21.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2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2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2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5.《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6.《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7.《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8.《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2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0.《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31.《冬夜答客》【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32.《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33.《负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34.《冬夜》【唐】白居易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35.《观放白鹰其一》【唐】李白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我知道的好像就这么多了~~。 6.有关唐诗宋词的考试题 急第一题选D 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第二题选C 雪莱三十岁。 1882年6 月20 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 月8 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复舟淹死, 第三题选D 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第四题选C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 第五题选A 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六题选B 钱塘诗人章孝标几次考进士不中,大雪天出游解闷。后来,章孝标经淮东节度使李绅劝后,十年磨砺,果然及第。他欣然命笔作诗:“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他把这首洋洋得意的诗寄给了李绅。李绅从诗中看到了章孝标小取即满、傲气十足的肚量和气派,很想教育他一番,于是作诗《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一见此诗,大为羞愧。 第七题C 出自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第八题A 出自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第九题D 李益归家觐亲,其母已为他订下甲族卢氏之女,李益惮与母亲严威,知必负小玉之盟,遂与小玉断绝书信及往来,并自秘行踪,断绝小玉想望。 第十题选A 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7.以“唐诗宋词”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一篇: 唐诗宋词如画来 作者:竹之雨 点击数:2533 发表于:2003-7-9 桂林山水是美的,有比桂林山水更美的,那就是唐诗宋词的韵律美,你见过吗? 以前,我喜欢诗词,我用嘴巴去读,我用耳朵去听,我用眼睛去看,我用心去体会。可我总觉得还不够,我常想,歌有谱、诗有韵、画笔三色调万千,我如何才能像看一幅画那样、去领教诗的魅力呢? 我看着一张五线谱发呆,歌有这样直观的谱,诗有吗?如果有,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平、上、去、入是古人的玩艺,且入声早已消亡。但平、仄依然魅力无限。我突发奇想,假设在普通话里,一、二、三、四声像歌的五线谱那样、是唐诗宋词的四线谱,平、仄就是音符,那么,诗的谱子绘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干就干,信手抄来一首唐诗,对着银屏绘制起来。 一声:--------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二声:平--平平------平平----平------------------------------平 三声:----------仄----------------------仄----仄-------------- 四声:--仄--------仄----仄仄------仄--------------------仄仄-- 唐诗: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多少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这就是诗的四线谱吗?他隐藏着什么奥秘吗?我开始思索起来…… 假如我用曲线把这些音符一样的平平仄仄串连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再一次拿起了鼠标,我惊奇地发现,我给诗词画了一幅心电图,我仿佛听到了诗词燥动的音率,那上下起伏的节奏是如此的紧凑、有力。 就这些吗?不!我在曲线下方填入色彩,平为绿、仄为青,依序渐变,啊!我惊奇,好优美的一幅桂林山水画,那平声就像山峰,仄声就像幽谷,山峦起伏,优美无限。 再细看那平声之间的起伏,像一片丘林,谷浅山低,仿佛有仙则名,那仄声之间的起伏,则像幽谷重峦,奇秀无比。 我再在两峰之间轻点水色,一幅青山绿水的优美图画浮现在眼前。高山、幽谷、丘林、重峦、小湖、平台… 我不禁惊叹起来!真的诗美如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