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50首奉节古诗词1.《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2. 荆州歌 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3.巫山枕障 李白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4.引水 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5.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节选】 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有声。 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 6.《寄从孙崇简》杜甫 嵯峨白帝城东西,南有龙湫北虎溪。吾孙骑曹不骑马,业学尸乡多养鸡。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与汝林居未相失,近身药裹酒长携。 牧竖樵童亦无赖,莫令斩断青云梯。7.《送元二适江左》杜甫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 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 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8.《移居夔州郭》杜甫 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 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 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9.《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杜甫 江阁要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 浮云不负青春色,细雨何孤白帝城。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 虚疑皓首冲泥怯,实少银鞍傍险行。10.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杜甫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 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 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 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 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 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 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11.《白帝》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12.鱼复江中 刘禹锡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13.永安宫 汪元量 蜀主遗宫有古槐,颓墙古木鸟喈喈。 金舆罢幸荒金屋,玉仗休班废玉阶。三峡浪舂红日碎,两岸风振黑云霾。 孔明图垒仍登览,野寺残僧拾堕柴。14.永安宫今夔之 苏轼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15.竹枝 刘禹锡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1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7.谒诸葛武侯庙 寇常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18.《松滋渡望峡中》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19.送僧归南岳 齐己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干。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20.送梁漕帅夔二首 李壁 先声凛凛慑乌蛮,舟引旌旗略万山。 白帝城头风日好,永安门外水云闲。功名可致身为重,富贵相寻发未班。 千古江濆卧龙在,请公携酒数开颜。21.题分宜谢草庐行卷 陆文圭 袁曹官渡争雌雄,荆州侨寄大耳翁。 涕流髀肉消不尽,试与元直游隆中。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 从容一曲梁甫吟,不觉将军三枉驾。室中屏人绚数语,跨荆包益成鼎峙。 南阳陌上龙出云,永安宫中鱼得水。古今成败真邮传,英杰千年不一见。 识拔端由品藻公,位置无嫌草茅赋。山中谢客江烟昏,谁摧行卷到柴门。 手披康乐草庐赋,知是兰庭佳子孙。春塘柳禽成昨梦,炎与相业更谁论。 洞庭三江风浪奔,鲸鱼出没相吐吞。何为四方归来些,山堂鹤怨能移文。 22.题白帝庙 苏洵 谁开三峡才容练,长使群雄苦力争,熊氏凋零馀旧族,成家寂寞闭空城。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阵劳神叹孔明。 白帝有灵应自笑,诸公皆败岂由兵。23.读三国志 项安世 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 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 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25.返照 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26.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 2.风急天高猿啸哀古诗词中猿象征《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3.关于猿的古诗词1、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译文 黄昏时分,猿声凄切,江边送客早已四散。江水滚滚,一片苍茫,独自更觉伤心悲凉。 同被贬逐漂泊,只是君行更远。青山万里,我真是挂念你的一叶扁舟。 注释 1.重送:是指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 2.裴郎中:不详何人,大致为诗人的朋友。二人同时被贬官。 3.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 4.暮江:日落时的江边。 5.逐臣:被贬官而同时离开京城的人。指作者与裴郎中同时被贬。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 4.关于宜昌的古诗词输入夷陵,可找到十几首 过白起墓 曹邺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 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白居易 位下才高多怨天,刘兄道胜独恬然。 贫于杨子两三倍,老过荣公六七年。 笔砚莫抛留压案,箪瓢从陋也销钱。 郡丞自合当优礼,何况夷陵太守贤。 酬张司马赠墨 李白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 兴来洒笔会稽山。 郢城怀古 李百药 客心悲暮序,登墉塘瞰平陆。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谷。 大搜云梦掩,壮观章华筑。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南风忽不竞,西师日侵蹙。 运圯属驰驱,时屯恣敲朴。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狐兔时游践,霜露日沾沐。 钓渚故池平,神台层宇覆。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迁,悲哉年祀倏。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西陵峡 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 望祀。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 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李端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藓藓燮燮声渐繁, 浦里人家收市喧。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琵琶寺里响空廊。 熨火陂前湿荒戍。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船门相对多商估, 葛服龙钟篷下语。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 住岳高僧空得名。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送夔州班使君 司空曙 鱼国巴庸路,麾幢汉守过。晓樯争市隘,夜鼓祭神多。 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夷陵旧人吏,犹诵两岐歌。知 西陵峡 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5.古诗词名句登杜甫高【原文】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指鸟盘旋飞翔的样子。 3、百年:指年暮垂老。 4、苦恨:非常悔恨。 5、繁:多。 6、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7、新停:刚刚停止。 编辑本段翻译 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 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编辑本段赏析 黄东雷狂草书法《登高》 【杜甫登高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 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 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 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 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 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诗镜铨)),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 (《诗薮》) 【基本解释】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李白《庐山寄谣卢侍御虚舟》 【详细解释】 1.升至高处。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明刘基《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清·田兰芳《蓬莱道院(袁可立别业)待月诗》:“非君谁发登高兴,老向交游事事慵。” 郁达夫《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 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6.关于三峡的古诗词有哪些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入峡次巴东 【唐】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三峡闻猿 【唐】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峡闻猿 【唐】慕幽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 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瞿塘两崖 【唐】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初至犍为作 【唐】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 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唐】孟浩然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送人归蜀 【唐】张祜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送王处士游蜀 【唐】齐己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 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出峡 【唐】胡皓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