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字开头的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赠卫八处士>;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溪居>;柳宗元./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夜雨寄北, 马嵬坡.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朝暾赤丹紫,夜魄炯青翠 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欣然有所遇,夜深犹独坐 夜深彭衙道, 月照白水山 夜深经战场, 寒月照白骨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夜闻秋声,吹动岑寂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晨游南坞上,夜息东庵下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夜寄崔主簿,幽人寂无寐 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夜遥灯焰短,睡熟小屏深 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 <;戏答元珍>;欧阳修/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 晚泊岳阳>;欧阳修/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闻洛滨吹笙,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夜饮朝眠断无事,楚罗之帏卧皇子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2.每首诗20句的古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柳宗元。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夜雨寄北, 马嵬坡。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朝暾赤丹紫,夜魄炯青翠 夜月登坛醮,松风森磬声 欣然有所遇,夜深犹独坐 夜深彭衙道, 月照白水山 夜深经战场, 寒月照白骨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夜闻秋声,吹动岑寂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晨游南坞上,夜息东庵下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夜寄崔主簿,幽人寂无寐 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夜遥灯焰短,睡熟小屏深 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 欧阳修/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闻洛滨吹笙,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夜饮朝眠断无事,楚罗之帏卧皇子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 3.关于夜,能找几首诗吗,要自己写的,不要古诗夜思 夜半掌灯独人醒, 星空缀月万物静。 倚栏颦眉心所思, 问君能留几多情。 -- 夜游吟 昨夜冷风呼啸, 天寒路人匆匆。 街角三两店铺, 萧条门前灯笼。 耳听虫声漫步, 眼观灯映长空。 星光本非暗淡, 此时却见无踪。 --- 夜半思 夜深人静时, 虫鸣谁人知。 孤灯点寒夜, 无人解相思。 4.《绝句》李商隐的古诗李商隐《七言绝句四首》赏析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 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这是清康熙时诗人吴江叶燮的话,见于他所著《原诗》。 他对李商隐的七绝评价如此之高,大可注意。因为一般人读李商隐诗,往往为他的七律和五言排律所吸引,而不很注意到他的七绝。 其实他的七绝量既不少质亦杰出。 叶氏概括李商隐七绝的优点是“寄托深而措辞婉”,我以为这还是其一个特征。 而且叶氏这一句话,我们还不妨理解为三个特征:其一是寄托既深,措辞又婉的诗。其二是寄托深的诗,措辞不一定婉。 其三是措辞婉的诗,不一定有很深的寄托。除此以外,我以为李商隐还有一些俊妙的七言绝句,运用的创作方法还不是叶氏这一句话所能概括的。 现在,我选他几首七绝来谈谈。 闺情 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 这是唐诗中一首独特的闺情诗。 绝大多数闺情诗,都是写妇女的伤春怨别情绪,惟有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人睡在丈夫身旁梦见与她的情人欢会。这个题材,恐怕是古今闺情诗中绝无仅有的。 第一句是写一朵美艳的花。花房、脾,都是指花心。 红霞是说红色而带露水的,白蜜是说白色而含蜜汁的。第二句说黄蜂与紫蝶都来向这朵鲜花采蜜。 “两参差”三字用得极妙,表示蜂蝶并不同时来到。这两句诗已经把情况象征性地说明了。 第三句才具体点明,这是那个女人在春窗下做的一个风流梦。为什么要说是“春窗”而不说“秋窗”呢?因为这个“春”字并非必然用作窗的形容词,它的意义只是说明那个女人的情绪,应当理解为《诗经》中“有女怀春”的“春”字。 第四句是主题思想所在。妻子在睡眠中做了一个风流梦,同衾人(指丈夫)却是一点也没有知道。 冯浩给这首的评语是“尖薄而率”。可知他没有深入理解这首诗。 他以为这是一首没有寄托的艳情诗,有些轻薄,而且表现得太直率。我以为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寄托深而措辞婉”的代表作。 有些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即使同在一起的人,或极其亲密的人,也不能了解,正如同床的丈夫还不知道妻子的思想、感情、行为一样。这是用有寄托的观点来解释这首诗,岂不是可以说是“寄托深而措辞婉”呢?至少,这样一讲,它就不是一首轻薄的艳情诗。 至于从这一寄托的意义去探索诗人所隐喻的具体动机,这就不可能求之更深了。 过楚宫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楚襄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与巫山神女欢会。 巫山神女是兴云降雨的神。这个神话见于宋玉的《高唐赋》。 后世文学上就把“云雨”用作男女**的代词。李商隐诗中用楚襄王与神女的故事为题材的很多,这是其中之一。 第一句用“迢迢”来形容巫峡,用“旧”来形容楚宫,就值得读者注意。言外之意,可知现在离巫峡(神女所居之地)已远,而襄王从前所居之宫亦已成为陈迹。 可是,第二句说,神女所施行的云雨至今还在遮暗红叶的枫树。第三句是转句,引出第四句作对比。 “微生”在这里可以讲作“一般人”或“众人”。大家都留恋人世间的快乐,只有楚囊王还在回忆当年的美梦。 从文字表面来讲,这是作者经过楚宫遗址而想起了楚襄王的神话,因而写了这首诗,形容巫山神女的使人永久留恋。如果就这样讲,也很好,这首诗也很美了。 但冯浩却说:“自伤独不得志,几于哀猿之啼矣。”这样一讲,这首诗也有寄托了。 冯浩的理解是认为李商隐写此诗以寄托他感慨身世,发出不得志的哀啼。主题是揭出了,但他没有详解,可能还有读者不能领悟。 李商隐的一生,被牵累在牛李党争这一个政治旋涡中。他早年为令狐楚所赏识,令狐楚有意提拔他。 后来李商隐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茂元是李德裕的人,令狐楚是牛僧孺的人。 这样,李商隐的婚姻,意味着背叛牛党而投靠李党。令狐楚死后。 他的儿子令狐綯官位一天一天高起来,王茂元死后,李德裕的官位势力愈来愈降落。李商隐先后投奔郑亚和柳仲郢,在他们幕下为书记。 郑、柳都是李德裕的人。宣宗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李德裕被令孤綯排挤,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三年十二月,卒于崖州。于是李党政治集团彻底崩溃,李商隐也随着柳仲郢的降官而回到郑州老家,不久即病故。 当令狐綯权势日高的时候,李商隐屡次上书献诗,希望令狐綯顾念旧情,给予援助,但令狐綯绝不理睬他。 李商隐的诗,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他在政治上的遭遇,有明说的,有隐喻的。 这首《过楚宫》诗,我以为可能是大中四年令狐綯为宰相时写的。第一句“巫峡迢迢旧楚宫”,这个“楚”字很巧妙地借用作令孤楚。 这时他早已不在令狐楚门下,令狐楚的家岂不已成为既远又旧的地方。第二句是把“云雨”比喻权势,令狐楚虽然已死,但他的权势还没有衰败,因为他的儿子又当了宰相。 第三句是比喻别人都沾受了令狐父子两代的恩泽,第四句以襄王比自己,只有我在回忆当年的美梦。 我把“至今云雨暗丹枫”一句讲作“权势还没有衰败”,可以有一个旁证。 就在这首诗的下面,接着还有一首题作《深宫》的七言律。 5.咏夜的诗句防投诉作弊抄袭声明: 摘自:?si=2 ----------------------------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饯谢文学离夜诗 (范云) 阳台雾初解,梦渚水裁渌. 远山隐且见,平沙断还绪. 分弦饶苦音,别唱多凄曲. 尔拂后车尘,我事东皋粟. 送沈记室夜别诗 (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忽遗我,折桂方思君. 望织女诗 (范云) 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 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 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舟行江**中 (张彦实) 雨后侵篙一尺浑,败蒲衰柳乱填门。 梦闻断角送余响,起看新潮到旧痕。 处处鱼盐成市井,家家罾笱长儿孙。 更传下诏宽民力,斗米三钱何足论。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之一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 6.关于咏月的诗词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昌龄:南斋玩月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齐已:中秋月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中秋漫话咏月诗作者:沈在连 整理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59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赋予各种神奇的传说,而吟咏月亮的诗词,更是俯首可拾。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因而许多诗人借月状景,俾山川生色,叫河海增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这类“带月”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脍炙人口,妇孺能咏。托月寄情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古代交通闭塞,通讯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亲人团聚不易,逢年过节,家人常有“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隔,因而王维重阳登高便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叹。 7.关于'夜'的古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杂诗(沈佺期)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章台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舟行江**中(张彦实)雨后侵篙一尺浑,败蒲衰柳乱填门。梦闻断角送余响,起看新潮到旧痕。 处处鱼盐成市井,家家罾笱长儿孙。更传下诏宽民力,斗米三钱何足论。 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饯谢文学离夜诗(范云)阳台雾初解,梦渚水裁渌.远山隐且见,平沙断还绪.分弦饶苦音,别唱多凄曲.尔拂后车尘,我事东皋粟.送沈记室夜别诗(范云)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萝忽遗我,折桂方思君.望织女诗(范云)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之一(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哥舒歌(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玉阶怨(李白。 8.带夜的诗句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贺雨」白居易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白居易 「月夜登阁避暑」白居易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春雪」白居易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白牡丹(和钱学士作)」白居易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慈乌夜啼」白居易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村居苦寒」白居易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纳粟」白居易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新制布裘」白居易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白居易 凉风飘嘉树,日夜减芳华。——「续古诗十首」白居易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古风」李白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李白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夜坐吟」李白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李白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长干行二首」李白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古朗月行」李白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白纻辞三首」李白 晏殊: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破阵子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浣溪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鹊踏枝 青苹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凤衔杯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采桑子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木兰花 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 ——诉衷情 李清照: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诉衷情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阴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鹧鸪天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临江仙 梅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蝶恋花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多丽 咏白菊 9.古诗春夜喜雨这诗一首著名的咏什么古诗《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 ,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 诗文解释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词语解释】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潜:暗暗地,悄悄地。 润物:使万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 :乡间小路。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春夜喜雨》 - 诗文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 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 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 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 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 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 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 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 )。 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 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 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 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 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