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白桦林的诗句下面有几篇,不知道合你心意不,如有不合适的地方,请加以修改,希望可以帮到你~~~~~ 1、情系白桦林 记忆里,有一个地方总能牵动起我幽幽的思念。那里,春天有嫩绿的芽;夏天有清爽的风;秋天有纷飞的叶;冬天有洁白的雪。它,就是我故乡太平山上的那片白桦林。 “草长萤飞二月天”,又是一个冰消雪融的明媚日子,在大地还未完全苏醒的时候,桦树林里的冬意,早已悄悄退去。桦树枝已经抽出了嫩嫩的芽。远远地望去,像是给桦树披上了一层柔柔的绿纱。过不了几天,这层绿纱就变得越发的厚重,尽显一树蓬勃的绿意了。 夏天刚到,苍翠的桦叶已经满树离离,阳光照来,它迸出闪闪的光点与之挑逗;雨滴落下,它发出脆脆的声响与之应和。当它们撒下一片浓荫的时候,劳作的农人便拥了来,树下立刻荡起了欢声笑语。徐徐的风儿掠过树梢,带走了空气中的燥热,顿时,树叶也欢快起来了,听——一阵穸簌,如娇羞的少女在低声絮语。闭了眼,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你早已陶醉在“帘外雨潺潺”的诗情画意之中了。 “一片秋叶,两点冷雨,三行大雁南飞去,空留几回声。”秋天的桦树林,倒还真的是倍加凄美。它没有了春日的满眼绿意,夏日的清爽宜人,只剩下空枝濯濯,满地落叶。偶尔吊在枝头的几片,也难耐秋日的落寞。看——又有几枚从枝头落下,随着风,打着旋儿,扑向大地。漫步林间,满眼的凄黄,秋日的桦树林,仿佛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 当凌厉的北风在天地间扫过,一片片晶莹的雪花,扬扬洒洒,从天而降,就像是穿着白衣,长着白翅的安琪儿,轻盈地降落在桦林,桦林成了童话的王国。这时的桦树林,格外的圣洁,圣洁得让人不敢靠近,生怕惊动了酣睡林间的女神。驻足林间,仿佛已经远离了尘嚣与浮华,洁白的桦林荡去了你满身的疲惫和心灵的芜杂。 真不知,到底是四季使桦树林别具神韵,还是桦树林使四季美不胜收。可无论如何,桦林——故乡的桦林,永远都是我心中那个最美的地方。 2、白桦林白桦林 很小的时候,白桦林白桦林对我充满了诱惑。记忆中的很多故事都和白桦林相关。在我儿时的小脑瓜里,从神奇的阿童木到美丽的白雪公主-故事的背景总是离不开白桦林! 白桦林离我家不远,走出我家的院子,向东穿过窄窄的巷子,经过3个高高的柴垛就是一条向北去的大道了,其实现在想想也算不得什么大道的,应该只有两三米宽吧! 首先应该先去叫上后院的小妹妹,然后就一起来到我们刚才提到的那条大道上。我们两只放出了笼子的小笨鸟就一路叫着,跳着喘着疯疯癫癫的向北跑去。于是一路上就撒满了我们的笑声和傻话,一直铺铺铺的铺到了白桦林。 白桦林中小草青青,白桦林中野花红红。我们捉迷藏,我们摔泥娃娃,我们讲头一天听来的故事,我们看着天空发呆……好心的白桦树睁大了眼睛看护着我们。 2.描写大兴安岭的古诗词有哪些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黄金季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老舍《大兴安岭二首》 几十万年今逝矣,松桦依留撼烟云。——翦伯赞《访甘河游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二首之一 母林绿暗幼林鲜,嫩绿草原相映妍。间以桦林挺银干,画家着笔费精研。——叶圣陶《自牙克石至甘河林区四首》之三 边城八月吹飞絮,淡影轻移,飘坠涟漪,破认江南四月时。——叶圣陶《采桑子·扎兰屯即景》 蜂黄蝶粉袅枝斜,细绿团红满地遮。休道余霞散成绮,天孙未知草原花。——谢稚柳《牙克石道中》 3.有关写枫叶的唐诗宋词《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琴曲歌辞·湘妃》 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 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堤曲》 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菖蒲花:一作菖蒲短。 ) 。 4.思念故乡的唐诗有哪些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竹枝 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题大庚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旅寓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自河南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晓发 贺知章 江皋闻曙钟,轻?だ砘古|。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晚入汴水 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5.枫桥夜泊的古诗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6.枫桥夜泊 古诗《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也作《夜泊枫桥》。 江村桥 [2] 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孟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译文 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再去看江村桥和枫桥,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词语解释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姑苏:苏州的别称。 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传说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住过而得名。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或谓“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可备一说。 7.十大名花的古诗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流清气满乾坤。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题菊花 诗词名:题菊花 作者:黄巢 朝代:唐 体裁:七绝 类型: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折菊 杜牧 诗词名:折菊 作者:杜牧 朝代:唐 体裁:五绝 类型: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