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思想的诗词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玉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有关思想抱负的诗句《行路难》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3.和思想有关的古诗词如下,望采纳: 舟中梦觉 【作者:黄载】 梦觉三通鼓,连樯闻欠呵。 世间半夜后,枕上醒人多。 思想从天落,悲叹奈晓何。 南柯莫轻笑,未易到南柯。 颂十玄谈·玄机 【作者:释印肃】 灵然一句超群象,不落圣几无伎俩。 长笑一声烟雾宽,含虚寂照亡思想。 踏云行 【作者:王丹桂】 世事纷纷,尘情扰扰。馀闲思想真堪笑。荣枯得失几时休,兴亡成败何年了。今日虽存,来朝难保。闻康认取无为道。修持功行两完全,携云。 偶因团聚思想仙岩指就观瞻龛 【作者:释道真】 人生四大{上物下心}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 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 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4.【与古仁人思想有关的诗句】古人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古人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古人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古人云: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发,则不复也.古人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迂者不如乐之者.古人云:三人行,必为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古人云: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古人云: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古人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古人云: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关于思想的诗句及作者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27.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8.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9.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30.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1.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3.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4.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5.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6.屈原《离骚》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6.有关思想的诗句《满月下》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无人清扫,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稻香季节 沉甸甸的梦 挂在广阔的田野 飘香的轻风 吹开了农家 那如痴如醉的心扉 梦,不是缠绵的 在喜庆的氛围里 多姿的金波 荡在水乡的怀中 人们一如吮吸千杯美酒 就在这---- 沃野千里飘香时.望乡台 登上望乡台 众山脚下踩 遥看天际一抹云 风送乡音来 身边没有林涛 山路又弯又窄 唯有故乡一条路 直通望乡台 看见故乡山和水 看见故乡柳和槐 还有家前那棵松 还象我奶奶 离家千里外 转眼已数载 思乡之情终不退 年年总来望乡台1想起故乡,我无名地思念起故乡。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想起故乡,我就静静地思念故乡。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 想起故乡,我就默默地思念故乡。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想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 故乡,游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思念故乡呢?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故乡,思念故乡,思念故乡不需要理由。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2中秋月明夜千里寄相思 一轮明月高悬 勾起心底无限暇想 游子张望的姿势 虔诚 胜似朝圣者的模样 眺望远方 北国上空同样的圆月 祈盼 普照家乡的那一片辉光 可否将我一腔热情 满目 湿润的泪光捎回 清辉洗面 耳际呼唤声骤起 月桂下依昔母亲慈祥的面容 花香中落下的 是父亲伫立夕阳 削瘦的身影 秋雨淋沥 柔情油然升起 漂泊的浮萍 牵着思念的线 天有多大 就会飞出多远 流浪的足迹 延伸着亲情的血脉 地有多广 就会渗至多深 背负着这沉重的债 对月愧叹 何日 才能尽孝膝下 一剪纤细的倒影 摇碎一地的月光 家乡雪原上掠过的飞鹰 曾是梦转千回的向往 回眸 初恋的果实 是否依旧挂在记忆桂树上 散发芬芳 在这个月明之夜 萧瑟的秋风 将一颗浮游的心 熏染的越发的凉 中秋月明时 一夜的细雨纷飞 胸口上涨的潮水 冲破思念的河堤 泛滥成灾3游子的思念 思念故乡的山 故乡的山的是那样的青 思念故乡的水 故乡的水的是那样的绿 思念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的是那样的淡 思念故乡的人 故乡的人的是那样的亲 游子的思念 一天一天又一天 但愿人与青山绿水云长久 有朝一日共团圆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7.关于“思想”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思想”的诗句有 1.《满庭芳·见人错失》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见人错失,动我心肠。交予怎不悲伤。思想烯指然臂,顶上然香。假饶投崖喂虎,尽舍身、弃命非常。争知得,有些儿妙理,别是嘉祥。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肾堂。肾水化为真气,气结红霜。常常熏蒸四大,便玲珑、响*叮铛。神光灿,得携云,归去蓬庄。 2.《虞美人·晓莺啼破相思梦》 年代: 唐 作者: 顾夐 晓莺啼破相思梦,帘卷金泥凤。宿妆犹在酒初醒, 翠翘慵整倚云屏,转娉婷。 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袂轻轻敛。佳期堪恨再难寻, 绿芜满院柳成阴,负春心。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晓帏初卷冷烟浓, 翠匀粉黛好仪容,思娇慵。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绿荷相倚满池塘, 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翠屏闲掩垂珠箔,丝雨笼池阁。露粘红藕咽清香, 谢娘娇极不成狂,罢朝妆。 小金鸂鶒沈烟细,腻枕堆云髻。浅眉微敛注檀轻, 旧欢时有梦魂惊,悔多情。 碧梧桐映纱窗晚,花谢莺声懒。小屏屈曲掩青山, 翠帏香粉玉炉寒,两蛾攒。 颠狂年少轻离别,孤负春时节。画罗红袂有啼痕, 魂销无语倚闺门,欲黄昏。 深闺春色劳思想,恨共春芜长。黄鹂娇转泥芳妍, 杏枝如画倚轻烟,锁窗前。 3.《晚秋江上作》 年代: 唐 作者: 张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 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4.《蝶恋花·懊恼娇痴情未惯》 年代: 宋 作者: 赵令畤 懊恼娇痴情未惯。不道看看,役得人肠断。万语千言都不管。兰房跬步如天远。废寝忘餐思想遍。赖有青鸾,不必凭鱼雁。密写香笺论缱绻。春词一纸芳心乱。 5.《鼓笛慢/水龙吟》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6.《木兰花/玉楼春》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7.《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 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8.《精列》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厥初生, 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 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 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9.《临江仙·服气咽精吞七耀》 年代: 元 作者: 牧常晁 服气咽精吞七耀,存思想化三车。飞罡*水散名花。词章勤奏达,吟咏酌流霞。外事何干于内境。有为功力何赊。饶君作福等河沙。不明玄牝窍,特地隔天涯。 8.关于思想的诗词有哪些有一种美叫伤感, 她来也徐徐, 去也缓缓, 象一只孤独的小船, 不时飘荡在心田 有一种美叫伤感, 她悲亦隐隐, 痛亦酽酽, 象一把古老的吉他, 不时拨动着心弦 有一种美叫伤感, 她若即若离, 时隐时现, 她时常从幸福里发掘出痛楚, 悄悄在完美中制造遗憾。 鹊桥仙 - 秦观 年代:宋 体裁: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别董大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其二) 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9.关于思想的古诗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关于科学思想的古诗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