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兰性德描写汉寿的古诗《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 “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 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 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2.纳兰性德描写汉寿的古诗《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3.感叹岁月的古诗词1.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2.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 ——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3.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 王守仁《元夕二首》 4.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 —— 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5.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 王建《辽东行》 6.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7.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 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8.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9.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10.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 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史上最全) 11.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2.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3.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14.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 江淹《古离别》 1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李颀《送魏万之京》 16.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 纳兰性德《送荪友》 17.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 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8.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19.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 岑参《登古邺城》 20.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 杜甫《岁晏行》 21.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 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22.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3.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 虞集《挽文丞相》 24.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 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25.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6.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 —— 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27.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 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8.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 杜牧《题武关》 29.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0.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 李白《长歌行》 31.去时梅萼初凝粉。 不觉小桃风力损。 ——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32.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 夏完淳《别云间》 3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 殷尧藩《端午日》 34.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 元结《贼退示官吏》 35.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36.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 高适《别董大二首》 37.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 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38.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 李白《战城南》 39.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40.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 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41.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 薛道衡《昔昔盐》 42.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43.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 鲍溶《襄阳怀古》 44.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 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45.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46.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 汪遵《西河》 47.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 李忱《吊白居易》 48.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 戚继光《望阙台》 49.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50.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 李白《独不见》 51.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52.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 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53.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 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54.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 萧衍《东飞伯劳歌》 55.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56.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杨万里《寒食上冢》 57.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 崔涂《春夕》 58.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59.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 王维《春中田园作》 60.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 —— 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61.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李商隐《柳》 62.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63.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 温庭筠《送人东游》 6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65.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 4.望洞庭的古诗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5.《望洞庭》古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词句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话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扩展资料: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 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望洞庭》。 6.带有“丁”字的古诗词刘禹锡的《陋室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因此,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等修辞手法。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7.祝福生日快乐的古诗词有哪些祝福生日快乐的古诗词有:一、长寿乐南昌生日 宋代:李清照 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释义:微冷的应和时节,期盼着太阳早些升起,台阶前的蓂荚已长出六片叶子了,已经是初六了。冬天的太阳刚刚升起,天将破晓,春天不久将来临。 就在这时你(指寿星)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家中视你为掌上明珠。你拥有不俗姿容、贤淑品德、良好教养,嫁给了一个好丈夫。 到如今,你生活在的昼锦堂已经是儿孙满堂,而且个个都是有出息的达官贵人了。光荣啊,你的家庭成员已经进入朝庭中枢,一个个身佩金印绿绶位列三公。 可更喜的是你的两个儿子他们兄弟俩福荫不断,他们持虎符乘熊轼车,成为了地方太守。他们的未来不可限量,而且很快就会高升,进入中枢成为皇帝倚重的大臣。 看,他们兄弟俩穿着彩衣纷纷上前向你拜寿,向你敬献美食和美酒。祝贺你长命百岁,与松椿同寿。 二、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宋代: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释义:自从高宗皇帝南渡之后,有几个人能真正称得上是治国的行家里手?中原沦陷区的父老乡亲期盼北伐,翘首眺望,南渡的士大夫们也慨叹山河破碎,国土沦陷,半壁河山至今依旧。 而那些清谈家们面对大片国土丧失,何曾把收复失地、挽救危局、统一国家放在心上?算起来,我为平定金兵,戎马倥惚,已征战了万里之遥。横枪立马把金人赶走,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留名青史,这才是真正读书人的事业。 韩元吉啊,你是否明白这一点呢?你的文章可以与韩愈齐名,被人视为泰山、北斗,你尊贵显赫,门庭前的梧桐成荫,浓密清幽,一定会找来金凤凰。你生来就志在四方。 今请看:若生逢其时,遭遇明主,你就回叱风云,显露头脚,大展身手。现在你虽然辞官在家,寄情于绿野堂的景色与平泉庄的草木,纵情于东山上的歌舞诗酒,但古代名相的志趣并未丢,为国捐躯的壮志也并未减。 等到将来,你再出山重整社稷,收复中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之后,我再来为你举杯祝寿。三、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释义: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 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四、寿阳曲别朱帘秀 元代:卢挚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释义:才享受相逢的喜悦,一霎时又要离别。我心里是那样的悲痛,实在难分又难舍。 画船载走了你,也载走了春光,只空空留下让人惆怅不已的半江明月。五、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宋代:辛弃疾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 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 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 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释义:赵介庵人才非凡,声名惊动了朝廷。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当年给皇帝掌理过制诰诏书,颇有文采,落笔万言,如走龙蛇。 能赐福于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温暖带来人间。江山都等老了,他青春长驻,鬓发还象乌鸦羽毛一样乌黑。 像刘晏那样会理财,使江南富庶,如钱流遍地,席间且不管这些,还是痛饮赏菊吧!欣赏着歌舞,敬赵介庵一杯美酒:望你象倾江倒海一样痛饮,祝你长寿。听闻皇帝要出兵北伐,驱逐金人,洗净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 赵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边,人们会钦羡地望着他乘坐飞车消逝于天地云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