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北宋词人贺铸的词

1.宋代著名词人贺铸的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宋史·贺铸传》)。

17岁时离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出监临城县酒税。

元丰元年(1078)改官滏阳都作院。五年赴徐州领宝丰监钱官。

由于所任皆冷职闲差,抑郁不得志,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元□三年(1088)赴和州任管界巡检。

此虽武职,但位低事烦,不遂其愿。不久因李清臣、苏轼推荐,改文职,任承事郎,为常侍。

旋请任闲职,改监北岳庙。绍圣二年(1095)授江夏宝泉监,在任上整理旧稿,编成《庆湖遗老前集》。

元符元年(1098)因母丧去职,不久东归,游历或居住于苏、杭一带。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服丧期满,召为太府寺主簿,继又改任宣议郎,通判泗州。

崇宁四年(1105)迁宣德郎,通判太平州。再迁奉议郎。

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州。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贺后族孙恩,迁朝奉郎,赐五品服。

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更对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辞职,定居苏州。

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以此终老。这一时期,他继续编成《庆湖遗老后集》。

宣和七年(1125)卒于常州之僧舍。存词280余首。

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

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

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

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

如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辞藻工丽,即景抒情,写自己爱情上的失意“断肠”。特别是结尾处接连使用三个巧妙的比喻:烟草、风絮、梅雨,形象新颖鲜明,当时即以“语精意新,用心良苦”(《碧鸡漫志》卷二),“兴中有比,意味更长”(《鹤林玉露》卷七),而脍炙人口,以致有“贺梅子”之称(《竹坡诗话》)。

他如〔踏莎行〕、〔石州慢〕、〔生查子〕等等,都是辞美而情深的婉约佳篇,足见作者是北宋传统词家的庞大阵营之后劲。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

他的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由于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这类词的风格也大不同于从《花间》到北宋末的柔婉之调,显得豪放劲朗,慷慨悲壮。

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抒写自己政治感慨的〔六州歌头〕:“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此外托意吊古的〔水调歌头〕、直抒胸臆的〔诉衷情〕、〔念良游〕等,都可以看出以功业自许的志士牢落无成的悲哀。

这些作品,显然受了苏轼的影响,而隐然下接南宋前期的豪放诸家。再有,他的某些词虽写传统题材,但思想内容却有所突破。

如〔捣练子〕五首,写征妇的相思,这虽是唐人写得烂熟的题材,但他却能别开生面,从挖掘思妇的内心世界入手,如“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思妇为思念久戍不归的丈夫,不能入睡,只好用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愈发显得哀痛入骨,令人同情。这些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兵役之苦,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贺铸词于思想境界有所开拓,风格多样,富于语言美与音律美,无愧为北宋大家。 贺铸诗为词名所掩,其实也有相当成就。

他7岁学诗,至元□三年,三十年间已逾五、六千首。经过不断删汰,自编《庆湖遗老诗集》时只存 9卷。

可见其写作之勤和数量之巨,远过于词。他曾自述学诗于前辈得八句云:“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他的诗歌创作正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因其为人豪爽精悍,故其诗也“灏落轩豁,有风度,有气骨”"(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工致修洁,时有逸气”(《四库全书总目》),格调往往近于苏轼。

只是题材内容不甚宽广,其作品以写个人生活经历为主,以旅途行役、登临游赏为多,较少触及社会矛盾。《黄楼歌》、《游金陵雨花台》、《海陵西楼寓目》等诗奔放杰出,气格悲凉苍劲,而《秦淮夜泊》、《杨柳枝词》等则清新雅丽。

《清堂燕》等作格调又近于小词。 贺铸的诗,据《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记载,有《庆湖遗老前后集》20卷。

但南宋初年仅存《前集》,光宗绍熙三年(1192)胡澄序而刻之以传。

2.宋代词人贺铸的字号

贺铸 (1052-1125) 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

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

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

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

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难》、《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三首为最著名。《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

《芳心苦》写“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的荷花,视角新奇却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谓手法高妙。

3.求宋代词人贺铸的词:六州歌头和里面生辟的字的读音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 宋 ] 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生字解释:

鞚(kòng):有嚼口的马络头。

斗(dǒu)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

嗾(sǒu):指使犬的声音。

冗(rǒng)从:散职侍从官。

倥(kǒng)偬(zǒng):事多、繁忙。

鹖(hé)弁(biàn):本义指武将的官帽,指武官。

笳(jiā)鼓:都是军乐器。

4.北宋词人贺铸为何被称为“贺梅子”

北宋著名贺铸( 1052-1125 ),字方回,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宋 太袓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他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 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他善诗文,尤长于词。

其词风 格,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 用韵特严,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其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与婉约派的秦观、晏几道接近;而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与豪放派苏轼接近。 其词作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踏莎行•杨柳回 塘》三首为最著名。

《青玉案•横塘路》全词如下: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再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南宋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说:“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 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因该词结句用江岸如烟的青草、满城随风飞舞的杨花柳絮和江南梅熟时的连绵淫雨,来博喻闲愁纷繁,乃千古 绝唱,贺铸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贺梅子”。

5.贺铸的词作内容有什么特色

贺铸(1052—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北宋词人。

由于贺铸面色铁青,长身耸 目,人称“贺鬼头”。贺铸是孝惠皇后族孙,曾授右班殿直一职,元祐中出任 泗州、太平州通判等官职,晚年后退居苏州,杜门校书。

贺铸生平不阿附谄媚权势贵族,喜好谈论天下之事。他能作诗文,特别擅长作词。

贺铸词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婉约之长,并且善于将前人成句化为己 用。贺铸词作格律严谨,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贺铸有一些吟咏春花秋月的词作,意境高远,语言清丽哀婉,与秦观、晏几道相近。 而他的爱国忧时之作,慷慨激昂、悲壮异常,又与苏轼相近。

南 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贺铸的词作均有续作,足见他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 响。贺铸的《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三首最为 著名,流传至今。

其中《鹧鸪天•半死桐》是词人为悼念自己相濡以沬的亡妻 而作,字字啼血,句句悲戚,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 衣”饱含深情,令人读之哀婉欲绝,而《芳心苦》中“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之句,描写清丽绝俗的荷花最终却只有红衣褪尽、芳华消逝,暗 寄词人对自己飘零身世之感的苦闷和感喟。 这首词视角新奇却言之在理,托物 言志,手法高妙。

贺铸有诗集《庆湖遗老前后集》二十卷,今存者名《东山词》。

6.贺铸的词有哪些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芳心苦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生查子·陌上郎 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

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

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生查子·愁风月 风清月正圆,正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邃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临江仙·鸳鸯梦 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

闲花深院听啼莺。斜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莫倚雕阑怀往事,吴山楚水纵横。 多情人奈物无情。

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 清平乐 阴晴未定,薄日烘云影。

临水牛门花一径,尽日鸟啼人静。 厌厌几许春情,可怜老去兰成。

看取镊残双鬓,不随芳草重生。 减字木兰花 冷香浮动,望处欲生蝴蝶梦。

晓日瞳昽,愁见凝酥暖渐融。 鼓催歌送,芳酒一尊谁与共。

寂寞墙东,门掩黄昏满院风。 减字木兰花 闲情减旧,无奈伤春能作瘦。

桂楫兰舟,几送人归我滞留。 西门官柳,满把青青临别手。

谁共登楼,分取烟波一段愁。 更漏子·独倚楼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幕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浣溪沙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浣溪沙 梦想西池辇路边,玉鞍骄马小辎①,春风十里斗婵娟。 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寞天,个般情味已三年! ①:车并 浣溪沙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话堂深。

①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①:qi奇支 浣溪沙 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 弄影西厢侵月户,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

浣溪沙 烟柳春梢蘸晕黄,并阑风绰小桃香,几时帘幕又斜阳。 望处定无千里眼,断来能有几回肠?少年禁取恁凄凉! 浣溪沙 青翰舟中祓禊筵 ,粉娥窥影两神仙,阑飞作非烟。

重访旧游人不见 ,雨荷风蓼夕阳天,折花临水思茫然。 (第三句似少一字) 浣溪沙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