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知道它的诗歌吗不好意思,“无情哪知多情苦,寸肠化作千丝缕。” 这句诗我只在人生语灯中出现过,貌似应该是后人从晏殊的“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演变过来。在戏曲也有出现过。 我也把晏殊的《玉楼春》贴出来吧。 《玉楼春》晏殊 【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在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在古道长亭,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两人分别之处。 “年少”句叙述临行之际,闺女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而“年少”的他却轻易地弃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妇的“所欢”,也即“恋人”,据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君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 ’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叔原曰: “ 公谓年少为所欢乎,因公言,遂解得乐天诗两句: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传正笔而悟。 余按全篇云云,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这是晏几道为其父此词“年少”语所作的无谓辩解。 实际上,本词写思妇闺怨,用的的确是“妇人语”。 “楼头”两句,把思妇的思念之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从相反方面说明“抛人去”者的薄情。 白昼逝去,黑夜降临,她转辗反侧,很久之后才悠悠进入睡乡,但很快就被五更钟声惊破了残梦,使她重又陷入无边的失望;窗外,飘洒着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带着离愁纷纷落下。“残梦”和“落花”在这里都是用来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下片用反语,先以无情与多情作对比,继而以具体比喻从反面来说明。 “无情”两句,用反语以加强语意。先说无情则无烦恼,因此多情还不如无情,从而反托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深衷;“一寸”指心,柳丝缕缕,拂水飘绵,最识离怀别苦。 两句意思是说,无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丝万缕,蕴含着千愁万恨。词意来自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 末两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尽头,故云“有穷时”。 然而,别离之后的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正所谓“只有相思无尽处”。这里通过比较来体现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对于那个薄幸年少,却毫无埋怨之语。 《蓼园词选》赞曰:“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 本词写闺怨,颇具婉转流利之致,词中不事藻饰,没有典故,除首两句为叙述,其余几句不论是用比喻,还是用反语,用夸张,都是通过白描手段反映思妇的心理活动,亦即难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古诗词美文你好,诗词如下: 欢迎采纳!锦瑟 唐·李商隐诗《锦瑟》(黄仲金 书)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鹊桥仙·梦鹊桥》(近代) 伴君归星云斗转,时光飞逝.浩瀚银河争渡.年年岁岁盼相逢,了却了、相思无数.滔滔水急,迢迢路远,寂寞红尘归路.今宵又梦鹊桥虹,爱常在、九天高处.柳永也写有《鹊桥仙》《鹊桥仙》宋 作者: 柳永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3.带传情的古诗词《偶相逢/诉衷情》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彩山涌起翠楼空。箫鼓沸春风。桂娥唤回清昼,夹路宝芙蓉。 长步障,小纱笼。偶相逢。艳妆宜笑,隐语传情,半醉醒中。 《踏莎行·柳眼传情》 年代: 宋 作者: 曾协 柳眼传情,花心蹙恨。春风处处关方寸。朱帘卷尽画屏间,云鬟半亸罗衣褪。 燕语莺啼,日长人困。鱼沈雁断无音信。琵琶声乱篆烟斜,寸肠欲断无人问。 《惜奴娇·风骨萧然》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风骨萧然,称独立、群仙首。春江雪、一枝梅秀。小样香檀,映朗玉、纤纤手。未久。转新声、泠泠山溜。 曲里传情,更浓似、尊中酒。信倾盖、相逢如旧。别后相思,记敏政堂前柳。知否。又拼了、一场消瘦。 4.柳永的古诗词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 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 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 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 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缪”换成竖心旁)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尾犯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 、流霞共酌。 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 (案此首别又作吴文英《梦窗词集》) 早梅芳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 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 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斗百花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 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 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其二 煦色韶光明媚。 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 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 空锁满庭花雨。 其三 满搦宫腰纤细。 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 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 却道你先睡。 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 奈此个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 其二 秋尽。 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整顿。 聚两眉离恨。 【中吕宫】 送征衣 过韶阳。 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 吾皇。诞弥月, 瑶图缵庆,玉叶腾芳。 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 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 [宛鸟]行。望上国 ,山呼鳌[扌卞],遥[艹热]炉香。 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 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 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 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其二 秀香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 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 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 客房饮散帘帷静。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 兴。 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 、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 、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西江月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棚。 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笛家弄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 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 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庐,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未省、宴处能忘管 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 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 凝,泪沾襟袖。 【大石调】 倾杯乐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远、凉生襟袖。 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 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 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 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开口。 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迎新春 [山解]管变青律,帝里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 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 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满朝欢 花隔铜壶,露[日希]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 烟轻昼永 ,引莺啭上林。 5.求最好能有名一点的含“肠”字的古诗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拟歌先敛,欲消还颦,最断人肠。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 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怕黄昏忽地又昏黄,不销魂怎能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6.一韵到底的古诗词以下几首均为一韵到底古诗词: 李绅的《闵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中韵脚字“午、土、苦”均属上声七雨韵。 又如聂夷中的《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诗中韵脚字“谷、肉、屋”均属入声一屋韵,“烛”属于入声二沃韵。 古体诗中也有平声韵,如杜甫的《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中韵脚字“强、王、疆、伤”均属下平声七阳韵。 供参考。 7.带有“传情”的古诗词有哪些《牡丹》《伤近者不见》《红窗听·淡薄梳妆轻结束》《踏莎行·柳眼传情》《惜奴娇·风骨萧然》《牡丹》年代: 唐 作者: 薛涛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鉴赏“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 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把人世间的深情厚意浓缩在别后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红笺”,当指薛涛纸,是诗人创制的深红小笺。 “泪湿红笺”句,诗人自己进入了角色,读来亲切感人。“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笔触细腻而传神。 “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 诗人把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地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捏合在一起(唐人把武陵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见《全唐诗》卷六九O王涣《惘怅诗》),给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两句妙于用典,变化多端,曲折尽致。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两句既以“馨香”、“不语”射牡丹花的特点,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行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 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 以上六句写尽诗人与牡丹的恋情,末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席”于栏边,如对故人抵足而卧,情同山海。 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这两句想得新奇,写得透彻。 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向情人倾诉衷肠的口吻来写,新颖别致,亲切感人,自有一种醉人的艺术魅力。薛涛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 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 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伤近者不见》年代: 唐 作者: 王建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红窗听·淡薄梳妆轻结束[ 宋 ] 晏殊原文淡薄梳妆轻结束。天意与、脸红眉绿。 断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一饷无端分比目。 谁知道、风前月底,相看未足。此心终拟,觅鸾弦重续。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踏莎行·柳眼传情》年代: 宋 作者: 曾协柳眼传情,花心蹙恨。 春风处处关方寸。朱帘卷尽画屏间,云鬟半亸罗衣褪。 燕语莺啼,日长人困。鱼沈雁断无音信。 琵琶声乱篆烟斜,寸肠欲断无人问。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 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 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 曾巩之侄孙。 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 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 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惜奴娇·风骨萧然》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风骨萧然,称独立、群仙首。春江雪、一枝梅秀。 小样香檀,映朗玉、纤纤手。未久。 转新声、泠泠山溜。 曲里传情,更浓似、尊中酒。 信倾盖、相逢如旧。别后相思,记敏政堂前柳。 知否。又拼了、一场消瘦。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8.古诗词美文你好,诗词如下: 欢迎采纳! 锦瑟 唐·李商隐诗《锦瑟》(黄仲金 书) 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1.《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鹊桥仙·梦鹊桥》(近代) 伴君归星云斗转,时光飞逝。浩瀚银河争渡。年年岁岁盼相逢,了却了、相思无数。滔滔水急,迢迢路远,寂寞红尘归路。今宵又梦鹊桥虹,爱常在、九天高处。柳永也写有《鹊桥仙》《鹊桥仙》宋 作者: 柳永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9.鹊桥仙古诗词有几个人写过鹊桥仙作为词牌名,很多人写过,其中著名作品有: 宋代柳永《鹊桥仙》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宋代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代完颜亮《鹊桥仙·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髯虬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当代李少白《鹊桥仙·红场阅兵》 鹊桥仙 .红场阅兵-李少白书法 气宇轩昴, 步伐雄壮,人海茫茫红场。各国元首聚一堂,共记念那场胜仗! 一面阅兵, 一边战场, 七十年前红场。钢铁意志不屈服,便改写历史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