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正面是康熙通宝康熙通宝钱,背字仍沿用顺治钱,背左满文,右汉字之发行省局名,诗钱采用唐诗五言绝句所组成,诗文如下: 同福临东江, 宣原苏蓟昌, 南河宁广浙, 台桂陕云漳。 四句诗中20个字分别代表20个铸钱局。它们分别是:山西大同局、福建省局、山东临清局、山东省局、江苏江宁局、直隶宣府局、山西太原局、江苏苏州局、直隶蓟州局、江西南昌局、湖南省局、河南省局、甘肃宁夏局、广东省局、浙江省局、福建台湾局、广西省局、陕西省局、云南省局、福建漳州局。 康熙通宝背临字 价 格: 10.00 元 2.李世民钱上刻的什么字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 到了高宗李治(就是李世民他儿子)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先铸的是乾封泉宝,八个月后废除 改铸开元通宝 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所以李世明时间用的还是隋五铢,但日常交易也可以以绢丝等布匹作为货币使用,以填补黄金和铜钱之间的差额(唐诗没银子的概念的)唐代收税都可以以布匹代替,皇帝赏赐很多都是直接赏丝绸。 3.可知古铜钱世面价值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钱,通宝钱系代替五铢钱系后沿用近1300年,为秦汉钱制以来,中国古钱史上的又一巨大成果。主要有几个方面“1.首创钱、两十进位衡制。2.开创了钱文以八分隶书、楷书甚至草书的时代,一改以前的大篆、小篆形式。3.不再以重量名钱,改为“宝”或“通宝”、“元宝”。开元通宝钱文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及书,直读“开元通宝”或旋读“开通元宝”,钱文书体为著名的八分书,钱径八分,重二铢四,每十文重一两,每文重一钱。早期开元通宝轮廓深峻,文字精美。“元”字第二横左挑,稍后所铸、背有月纹;中期“元”字左、右挑或双挑,“宝”字较小,背常有月纹、星纹或星月纹;后期边廓较宽,铸工粗劣,大小不一并常有错范。终唐近三百年,版别,样式繁多,另有金、银、铁、铅钱,由于铸期长传世丰富。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右桃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双桃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双月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巨星 4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上星 1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下星 1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三月 5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四月 2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左右月 35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同心结 7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金质 800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银质 20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双“洪” 25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双“兴” 14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倒“京” 12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倒“宣” 15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倒“平” 2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倒“丹” 3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大“平” 1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小“平” 5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上“永” 13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下“永” 15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下“福” 6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上“福” 15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右“福” 10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上“丹” 85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右“桂” 6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左“广” 8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右“广”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太平蓝大王”15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蓝”三云 18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上“梁”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倒“梁” 3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梓”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鄂”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反“京” 4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京”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昌”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益”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洛”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襄” 5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蓝” 4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越”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宣”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潭”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润”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兴” 3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背“兖” 8元 开元通宝 隶书 折十唐代 1600元 开元通宝 隶书 当十折三型唐铸 无定价 开元通宝 隶书 小平唐铸 1元 乾封泉宝 隶书 小平唐代 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