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礼”诗句《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2.古代说过哪些有关谦和好礼的名言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论语中关于礼的名言礼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享礼,有容色。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4.有关于礼仪名言的句子礼尚往来 尊老爱幼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彬礼让三先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彬彬有礼; 平易近人 彬有礼;平易近人。 一个人如果对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真诚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培根 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德]歌德 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英]兰道尔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德]歌德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他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培根 不知道够不够!希望采纳。 5.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求几个关于月的古诗(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