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已凉古诗词

1.急

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猩色:猩红色。

⑵龙须:灯芯草。 【译文】 翠绿的栏杆外绣帘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著花卉草木。

八尺的龙须席上铺着锦绣被褥,天气已经凉了但还没到寒冷的时候。[2] 作品鉴赏 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

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

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透过门前的阑干、当门的帘幕、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障碍,聚影在那张铺着龙须草席和织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房间结构安排所显示出的这种“深而曲”的层次,分明告诉读者这是一位贵家少妇的金闺绣户。

布局以外,景物吸引读者视线的,是那斑驳陆离、秾艳夺目的色彩。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酝酿了合适的氛围。

主人公始终未露面,她在做什么、想什么也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却不由得使人生发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感叹。

面对这幅画图,主人公不可能不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思索,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门前帘幕低垂,簟席上增加被褥,表明暑热已退,秋凉刚降。

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在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阵阵波澜。诗篇结尾用重笔点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时令变化,当然不会出于无意。

配上床席、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的情怀,也就隐约可见了。 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渲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味。

这类命意曲折、用笔委婉的情诗,在唐人诗中还是不多见的。 作者简介 韩偓 (842或844-923或941)唐末诗人。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龙纪进士。

历任左拾遗、刑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唐昭宗倚重之,欲拜相,固辞不受。

后因忤朱温,两遭贬谪。又诏复为翰林学士,惧不赴任,入闽依王审知。

韩偓十岁能诗,李商隐赞为“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诗多感时伤乱之作,颇具风骨。

而其《香奁集》则轻薄香艳,开“香奁体”诗风。有《玉山樵人集》。

2.急

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猩色:猩红色。

⑵龙须:灯芯草。

【译文】

翠绿的栏杆外绣帘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著花卉草木。八尺的龙须席上铺着锦绣被褥,天气已经凉了但还没到寒冷的时候。[2]

作品鉴赏

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透过门前的阑干、当门的帘幕、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障碍,聚影在那张铺着龙须草席和织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房间结构安排所显示出的这种“深而曲”的层次,分明告诉读者这是一位贵家少妇的金闺绣户。

布局以外,景物吸引读者视线的,是那斑驳陆离、秾艳夺目的色彩。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酝酿了合适的氛围。主人公始终未露面,她在做什么、想什么也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却不由得使人生发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感叹。面对这幅画图,主人公不可能不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思索,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门前帘幕低垂,簟席上增加被褥,表明暑热已退,秋凉刚降。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在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阵阵波澜。诗篇结尾用重笔点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时令变化,当然不会出于无意。配上床席、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的情怀,也就隐约可见了。

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渲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味。这类命意曲折、用笔委婉的情诗,在唐人诗中还是不多见的。

作者简介

韩偓

(842或844-923或941)唐末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龙纪进士。历任左拾遗、刑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唐昭宗倚重之,欲拜相,固辞不受。后因忤朱温,两遭贬谪。又诏复为翰林学士,惧不赴任,入闽依王审知。韩偓十岁能诗,李商隐赞为“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诗多感时伤乱之作,颇具风骨。而其《香奁集》则轻薄香艳,开“香奁体”诗风。有《玉山樵人集》。

3.形容天气寒冷的古诗词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寒天催日短.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天寒色青苍. 唐·柳宗元《江雪》严冬不肃杀,急雪舞回风回风:严酷萧瑟的样子描写天气寒冷的诗句地白风色寒:风声如吼.厚冰无裂文,风逆雁无行无行,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千峰笋石千株玉,独钓寒江雪,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手指僵直,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千山鸟飞绝. 唐·孟郊《苦寒吟》才见岭头云似盖,何以见阳春肃杀: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不成行列,万径人踪灭. 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百泉冻皆咽,北风叫枯桑: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孤舟蓑笠翁,短日有冷光叫。

4.秋雨寒冷的诗句 古诗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已凉 (唐)韩翎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带有“凉”字的诗词有什么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已凉 唐代: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

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

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6.描写天气的古诗词

秋游原上 白居易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寄陕州姚中丞 刘禹锡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已凉 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秋天寒冷的诗词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已凉 (唐)韩翎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