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人与猫的诗句

1.和猫有关的诗句

和猫有关的诗句

1)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 ——出处: 乐钧《世无良猫》

2)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出处: 陆游《赠猫》

3)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出处: 乐钧《世无良猫》

4)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出处: 陆游《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5) 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出处: 乐钧《世无良猫》

6) 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出处: 黄庭坚《谢周文之送猫儿》

7) 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出处: 秦观《蝶恋花》

8) 当路绝群尝诫暴,为猫驱猕亦先迎。 ——出处: 李绅《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

9)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出处: 沈瀛《念奴娇》

10) 新年筋力太龙钟。腰似铁猫儿重。 ——出处: 刘克庄《西江月》

11) 独独漉漉,鼠食猫肉。 ——出处: 王建《独漉歌》

12) 大家必若赐金龟, 卖却猫儿相报赏。 ——出处: 崔日用《乞金鱼词》

13) 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猫。 ——出处: 拾得《诗》

14) 失却斑猫儿,老鼠围饭瓮。 ——出处: 寒山《诗三百三首》

15) 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 ——出处: 戎昱《相和歌辞。苦哉行五首》

16)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出处: 屈原《九歌》

17) 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 ——出处: 龚自珍《忆北方狮子猫》

18) 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 ——出处: 元稹《江边四十韵(此后并江陵时作)》

19) 深闺驯绕闲时节,卧花茵,香团白雪,爪位湘裙,回身欲捕,绣成双蝶。 ——出处: 董舜民《玉团儿》

20) 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 ——出处: 寒山《诗三百三首》

21) 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出处: 乐钧《世无良猫》

22) 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出处: 陆游《鼠屡败吾书》

23) 悠然独倚阑干立,花下狸奴卧弄儿。 ——出处: 沈说《暮春》

24)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 ——出处: 陈郁《得狸奴》

25) 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出处: 李瑞《长安感事呈卢纶》

26) 春来更惹人怜惜,怪无端鱼羹虚设。暗响金铃,乱翻鸳瓦,把人抛撒。 ——出处: 董舜民《玉团儿》

27) 墉集欺猫鼠,林藏逐雀鹯。 ——出处: 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

28)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出处: 佚名《韩奕》

29) 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出处: 佚名《李后主童谣》

30)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出处: 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

31)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出处: 罗大经《猫捕鼠》

32) 聘得狸奴制小名,潜来时见问金睛。 ——出处: 陈崇光《题猫蝶图》

33) 回云迎赤豹,骤雨飒文狸。 ——出处: 李颀《二妃庙送裴侍御使桂阳》

34) 莺雏金镟系,猫子彩丝牵。 ——出处: 路德延《小儿诗》

35) 珍重从君乞小狸,女郎先已办氍毹。 ——出处: 文徵明《乞猫》

36) 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 ——出处: 裴谞《又判争猫儿状》

2.关于猫的诗句

1、《世无良猫》

清代: 乐钧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译文

有个人憎恨老鼠,倾尽所有的家财讨得一只好猫。用鱼肉喂养,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已经吃得饱饱的并且过得安安稳稳,大都不捕鼠了,有时猫甚至与老鼠一块嬉戏,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它赶走,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猫。是没有好猫吗?是因为不会养猫。

2、《乞猫》

明代:刘基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3、《韩奕》节选

先秦: 佚名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译文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心舒。身在韩地很快乐,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猛虎。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4、《掩役夫张进骸》

唐代: 柳宗元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伫立唁尔魂,岂复识此为?

畚锸载埋瘗,沟渎护其危。

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

掩骼著春令,兹焉值其时。

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

译文

古人的猫虎受祭拜,狗死马葬盖帷幔。默立吊唁你孤魂,谁能再知我所干?

竹筐装载铲土埋,开沟护坡把水防。只求我的良心安,不为你感恩在九泉。孟春时节重埋骨,永州地方风俗传。福泽万民非我辈,略报你劳苦在生前。

5、《水仙子·讥时》

元代: 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译文

装模作样的人居然早早当上了王朝公卿,恶狠好斗、蛮横无礼的人竟享受着万钟的俸禄,胡说八道、欺世盗名的人竟能在社会上层畅行无阻,总而言之都是胡闹,说英雄可到底谁是英雄?五眼鸡居然成了岐山的凤凰,两头蛇竟被当成了南阳的诸葛亮,三脚猫也会被捧为姜子牙!

3.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诗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杜甫 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虞世南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翁卷 《乡村四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杨万里《小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陶渊明。

4.与猫有关的诗句

清杜岕《警鼠》诗:“花下蹲狸奴,可以慎忖度。”

刘仲尹《不出》诗曰:“天气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与狸奴。”

北宋黄山谷《乞猫》:“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盆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清钮琇 《觚賸·沉香瘗狸》:“ 合肥 宗伯所宠 顾夫人 ,名 媚 ,**狸奴。”

《韩非子》:“今鸡司夜,使狸捕鼠,皆用其能。”

《孔丛子》:“孔子弹琴,见狸方捕鼠。”

陆游《赠猫》全诗:

裹盐迎得小狸奴,

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资俸薄,

寒无毡坐食无鱼。

宋·陈郁《得狸奴》:”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却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

清·龚自珍《忆北方狮子猫》:“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 明·文徵明《乞猫》:“珍重从君乞小狸,女郎先已办氍毹。 自缘夜榻思高枕,端要山斋护旧书。 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 花阴满地春堪戏,正是蚕眠二月余。”

清·陈崇光《题猫蝶图》:“聘得狸奴制小名,潜来时见问金睛。裙边袖角才相探,又向花阴戏晚晴。”

5.你们喜欢猫咪吗

我很爱猫哦,我家有三只呢,连我的本都是猫咪的。

猫的诗句画猫图》 --元·王冕 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岂无尺寸功?卫我书籍圃去年我移家,流离不宁处孤怀聚幽郁,睹尔心亦苦时序忽代谢,世事无足语花林蜂如枭,禾田鼠如虎腥风正摇撼,利器安可举?形影自相吊,卷舒忘尔汝尸素慎勿惭,策勋或逢怒 《嘲畜猫》 --宋·陆游 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 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 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 朐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 《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宋·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 --宋·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赠猫》 --宋·陆游 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 《赠猫》 --宋·陆游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于菟 《乞猫》 --宋·黄庭坚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谢周文之送猫儿》 --宋·黄庭坚 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当令鼠穴空 《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 --宋·陆游 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书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闻漏鼓长 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 鱼餮虽薄真无愧,不向花间捕蝶忙 《赠粉鼻》 --宋·陆游 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 问渠何似朱门里,日饱鱼餐睡锦茵? 《又判争猫儿状》 --唐·裴谞 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 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 不过自己编一首也不错哦~希望采纳~。

6.形容美人和猫的诗句

猫事荟萃(节选) 作者:莫言 祖母说: “猫是打不得的!猫能成精。”

陈同志微笑不语。 “早年间,东村里一个闲汉,养了一只黑猫,成了精,那闲汉想吃鱼啦,只 要心里一想,不用说话,就有一盘煎好的大鱼,从半天空里飘飘悠悠,飘飘悠悠,落在闲汉眼前,酒盅、酒壶、筷子也跟着飘来。

那闲汉想吃肉啦,只要一想,就 看到一盘切成鸡蛋那么大的红烧猪头肉,喷香喷香,冒着热气,飘飘悠悠,飘飘 悠悠,落在闲汉眼前……人吃饱了,就挑口吃了,有一天那闲汉想吃鲤鱼,飘来 了一盘鲫鱼,闲汉生了气,把那盘喷香冒热气的鲫鱼给倒进圈(厕所)里了。黑 了天,就听到黑猫在窗外说:”张三,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想吃鲤鱼,全青 岛大小饭馆都没有,寻思着鲫鱼也不差,女人生了小孩没有奶都吃鲫鱼,就给你 来一盘,一百八十里路,远路风程,给你弄来,你竟倒进圈里!张三,你等着吧,我饶不了你!‘张三也不是个省事的,就说:“你能怎么着我?’黑猫说:”你 看,着火啦!着火啦!‘张三躺在炕上,就看到窗户棂上的纸冒着蓝色的小火苗 着起来……打这天起,张三可就跟黑猫斗上了,两位斗得你死我活,分不出个高 低。

有一天黑夜,张三坐在炕上吃烟,巴嗒巴嗒的,一袋接着一袋,黑猫在窗外 说:“真香!这烟儿真香’张三也不吱声。黑猫又说:”我吃口烟,好张三!‘ 张三说:“吃口就吃口。

’他慢吞吞地把早就装足了药的枪从身后拿过来,把枪 筒子伸到窗棂子外边,张三说:”老黑,你含住烟袋嘴。‘黑猫说:’好。

‘’ 含住了?‘张三问。黑猫说:“含住了。

’‘真含住了?’‘真含住了。’‘点 火啦。

’‘点吧。’张三一勾枪机子,只听‘呼通’一声响,把窗户纸都震破了。

张三说:”杂种!叫你吃!‘刚要出去看看,就听到黑猫咳嗽着说:“吭吭…… 这烟好大的劲!”’ 祖母还讲过一个故事:明朝时,有五个千斤重的大耗子成了精,变成人,当 了皇帝的宰相一类的大官,他们扰乱朝纲,怂恿着皇帝干坏事。一个大臣,自然 是忠臣,自然也是有慧眼的,看破了机关,回家对父亲说了——这又引出了一个 故事:相传,古代,为了削减人口,人到了六十岁,不管健康与否,统统要“装 窑”的,这“装窑”据祖母说,就是把人背到一个专门的地方去饿死(有点像日 本小说《槽山节考》里的情景)。

这大臣是个孝子,因为孝,就把父亲放在夹壁 墙里藏起来(其实是利用职权破坏皇家的法规,是孝子不是忠臣)。大臣说:爹,朝里那五个重臣是五匹成精的老鼠,每匹有一千斤重,不知可有法子降服没有?大臣爹说:八斤猫可降千斤鼠。

大臣说:哪里去寻八斤重的猫?大臣爹说:咱家 那匹黑猫差不多就有八斤。大臣唤了猫来用秤一称,只有七斤半重。

大臣爹说:不妨事,明日上朝前,你弄半斤猪肉让猫吃了,不就八斤猫了吗?大臣点头称是。次日,那大臣割了九两(旧秤)猪肉喂给猫吃。

为什么割九两呢?因为猫吃肉不 会不掉渣,余出一两来保险。大臣把原重七斤半吃了九两肉的黑猫揣在袍袖里胸 有成竹地上了朝。

文武群臣分列两边,皇帝坐在龙墩上打盹。大臣把藏在袍袖里 的猫往外露了露,那猫凄厉地叫了一声,群臣诧异着,皇帝也睁开了睡眠。

猫又 叫了一声,就见那五个耗子变成的重臣索索地抖起来。大臣一松袍袖,那猫嗖地 蹿出,跳到龙墩前的台阶上,竖毛弓腰,扬尾爹须,连连发威鸣叫,那五重臣抖 抖索索,抖抖索索,瘫倒在堂前。

猫继续呜叫发威,五重臣显出原形,袍靴之类 尽脱落,就见五匹大鼠一字儿排开,初时都大如黄牛,后来越缩越小,越缩越小,缩得都如拳头般大,猫慢慢踱上去,一爪一个,全给消灭了。皇上翻然醒悟,要 重赏那大臣,大臣却跪地叩头,求恕欺君之罪。

皇上听他诉说,知道这奇谋出自 一该“装窑”而未“装窑”的老人,由此可见,老人还是有用处的,于是就撤销 了六十岁“装窑”的命令——我总怀疑这故事与“三侠五义”里的“五鼠闹东京” 有些瓜葛,不过考证这些事也没意思就是了。后来又读《西游记》,见孙悟空被 陷空山无底洞那匹金鼻白毛耗子精折腾得狼狈不堪,最后去玉皇大帝那儿告了李 靖父子一刁状(母耗子是托塔天王的干女儿)。

干爹和干哥哥出面,才把她降服 了。孙悟空如果听过我祖母的故事,只须寻一只八斤猫抱进洞去就行了。

那耗子 精也实在迷人,不但美丽绝伦,而且体有异香,连唐三藏都心猿意马,有些守不 住,悟空不得不变成苍蝇,叮在耳朵上提醒师傅不要被美人拉下水。记得当年看 到这里时,不由地恨唐僧太迂,要是我,就留在这无底洞当女婿了。

7.关于猫的诗句

关于猫的诗句推荐一首陆游的《赠猫》,全诗如下: 《赠猫》 宋 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释义:用一包盐的代价迎来了一只小猫咪,它尽心呵护着书房里的万卷书。

让人不好意思的是因为家里穷对它的赏赐很菲薄,天冷的时候它的身下没有温暖舒适的毡垫,食物里也经常没有鱼。 裹盐:古代习俗,主人向邻居或商贩讨要猫仔时,往往要用相对贵重的盐和小鱼来交换,以表示对小生灵的重视。

扩展资料 为了守护藏书,用一包盐的代价换来了一只小猫,陆游却觉得愧对小猫,天冷没有毡子给它取暖,饭食中也常常没有鱼。裹盐这个词比较有意思,从宋朝始,人迎猫如纳妾,是要下聘礼的,聘礼是盐或鱼干。

虽然陆游养猫是用来抓老鼠的,但是其实是个“猫奴”。在另一首《赠猫》其三中表现的很明显: 赠猫 其三 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 大意是这样的:抓不到老鼠也不责怪小猫,小鱼干一顿不少伺候着,只是希望陪在身边而已,为何总是东跑西窜的不着家? 可见陆游对于见不到猫儿有多么哀怨,然而又能怎样呢,还不是顿顿小鱼干伺候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