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月亮别称二.月亮的神话,故事,传说三.中秋节习俗四.月亮诗句五一、关于月亮的别称: 玉兔、夜光、太阴、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习俗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2.谁有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诗句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诗句: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望月有怀】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雨后望月】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初月】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江月】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月圆】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十六夜玩月】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十七夜对月】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夕望月】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 3.请问关于月亮、中秋的诗与故事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 4.有关中秋节月亮的故事(能简短的尽量简短,到50字左右,谢谢啦)《中秋,月饼和月亮的故事》 天上的月亮、地上的月饼是中秋的孪生女儿。她们志趣相投,只是特性构造、游戏去向和时间略有不同。 每逢中秋,月饼集宠爱于一身,被人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套上不同颜色的衣裳,外加烫金的吉祥字样,容光焕发地站在街头的柜台里、摊头上展览,月饼们也很兴奋,摆出不同的姿势招徕来往的顾客,引得路人驻足观望,感觉到与往日不同的非凡气氛,中秋来临了。于是乎, 他们纷纷掏钱挑选自己最喜爱的月饼,饱存锦囊,带往家中,诱得小孩又一阵子抢,真可谓是节日到来热闹家家;有的路人当场被月饼的香甜诱得直流口水,像猪八戒尝人参果似的,迫不及待随手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囫囵吞下,旁人见此轰然大笑,使得那“谗猫”脸上绯红,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还有的路人由于生活拮据在旁犹豫着不知是否买些,月饼看见此景就扭扭腰身使出妙招来:“晚上待月亮姐姐出来时,我唱歌跳舞给你看”,这样一来犹豫的人也变得爽快耿直掏出钱买下月饼,心想节日到了,也该让老婆孩子乐一乐了。 夜幕悄悄地降临,人间灯火通明,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花园中的石桌上摆上水果、茶酒和月饼,全家老老少少围坐一团,有人弹起琵琶跳起舞,传来了阵阵喝彩声,他们以不同的欢迎仪式来迎接月亮姐姐的出现。中秋妈妈守侯在月饼姐妹中间,笑嘻嘻地合不拢嘴。这时,突然有个小孩叫起来:“看哪!月亮姐姐出来了,好漂亮呀!”果真月亮姐姐头扣美丽的花环在星星的簇拥下,款款地步出天庭,全身珠光宝气,使四周也染上了银光,一片昼白。 月亮姐姐的圆圆脸蛋上荡漾着甜美的笑意,长长的头发如瀑布般地倾斜而下,是那样的迷人,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几分钟之内全醉了,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存在. 有的吃月饼的嘴也张开着;有的拿月饼的手在空中嘎然而止;有的嘴里含着月饼痴痴地看着。“看哪!月亮姐姐后面还有只玉兔呢,好可爱呀!”不知哪位小孩又叫起来,听到叫声,有几个人才缓过气来,停在空中手收回来了,噎在喉口的月饼也吞到肚子里去,于是也传出很响亮的叫声:“太棒了!好棒啊!”有人鼓起掌来欢呼,一声接着一声,大家都鼓起掌来,并弹起琴来,整齐有节奏的掌声和着美妙的琴音弥漫在天地之间,月亮姐姐翩然起舞,石桌上的月饼姐妹们也跟着舞动起来,玉兔在月亮姐姐的后面跳来跳去,甚是活跃。似乎也在说:人间的中秋好热闹呀!我好喜欢这种场面啊! 这时,天上地下万物都载歌载舞,欢乐之声震动深居皇宫的玉帝老儿,一向摆着蔑视人间的严肃至高无上的臭面孔,也悄悄地踱到天窗底下,窥视人间,脸上不由地流露出羡慕的表情来。 中秋妈妈携着月饼姐妹们奔向月亮姐姐,她们在空中拥抱着、亲吻着,传来阵阵愉悦的欢笑声。她们共舞天庭,邮寄两地相思之情,慰问相思成疾的人,留下了芳香、彩色光芒溢满了天上人间,成为凡人炙口的美丽传奇。 5.我要关于中秋月亮的诗句,急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一剪梅 2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曹操 短歌行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短歌行》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5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 6凤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身。——孟浩然〈宿桐庐江广陵旧游〉 7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 8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进严公四韵》 9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叙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0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11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12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5、若非群玉山头见,会问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16、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 17、凤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身。——孟浩然〈宿桐庐江广陵旧游〉 18、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19、月宫秋冷桂团圆,岁岁花开只有攀。——边贡〈嫦娥〉 20、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 21、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22、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柳……〉 2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24、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2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山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26、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6.有关中秋节的诗句,故事,神话传说和中秋节的习俗,,诗句: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习俗: 祭月、赏月、拜月。中秋节,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传说: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 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7.关于月亮和中秋的诗句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6.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水调歌头 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8.描写中秋节月亮的诗句有哪些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 译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赏析:“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出自:宋代晏殊《中秋月》。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出自:唐代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出自: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译文: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赏析: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9.中秋月亮 片段和诗句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陶渊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萧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杜甫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梁章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苏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 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月亮出海了。 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