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书信有关且相连的两句古诗句

1.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2.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河北 张木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

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3.有关书信的传说·典故或连续两句的诗句

鸿雁传书:

汉武帝之时,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使节出使匈奴,后匈奴势大意骄,遂怀不臣之心。单于命人劝降苏武,苏武坚决不从,于是驱逐他到寒冷偏远的北海牧羊,想用这些艰苦的环境逼迫他屈服,苏武十数年执大汉旌节,威武不屈。

武帝死后,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和亲。汉朝方面询问苏武等人情况,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者又来到匈奴,当年随苏武出使的一个下属常惠寻找机会,夜见汉使,向其讲述这一切。教使者这样对单于说。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汉书.苏武传》)使者以此斥责单于,终于救回苏武归国。后世遂有鸿雁传书的典故。

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请写出和书信有关的传说,典故或两句的诗词

1-金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5-欲寄彩笺无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跟书信有关的传说,我想飞鸽传书吧。《山海经》曾经记载,西王母的身边有3只青鸟,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刘彻写过信,就是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宫殿中。 后来,民间根据这样的传说,便利用鸿雁这种鸟进行传书,这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飞鸽传书。

5.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6.写两句与家书有关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