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诗其五》全文拼音《mǎ shī》 马诗(五) lǐ hè【táng】 李贺【唐】 dà mò shā rú xuě 大漠沙如雪, yān shān yuè sì gōu 燕山月似钩。 hé dāng jīn luò nǎo 何当金络脑, kuài zǒu tà qīng qiū 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赏析: 此诗说砂砾飞扬如雪,突出其酷烈,说峰巅残月似徇,烘托其惨澹,可谓传神之笔。 这两句写边塞,境界阔大,气势磅礴。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十个字,感慨奋发,是诗人火一样的热情所化成。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找出马诗中的两个多音字并注音分别组词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贺 【朝代】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多音字是“燕山月似钩”中的“似”和“何当金络脑”中的“当”。 1、似:① [ sì ],似乎;②[ shì ],似的 2、当:①[ dāng ],旗鼓相当,当家作主;②[ dàng ],处理得当,上当受骗 扩展资料: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3.唐韵诗古诗的原文是什么唐韵古诗的原文 《题汪季路家藏吴彩鸾唐韵后》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 不应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传此事三百载,谁知真迹俨然在。 笔精墨妙信入神,间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为此韵时,賸裒文字觉后知。 宁知遂经谪仙手,讳字曾阙民与基。 经生矻矻尽精力,摩以岁月或可得。 动翰如飞犹恐迟,一日一挥出心画。 神仙之说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萧史弄玉乘凤去,蓝田空说容裴航。 文箫之遇真是否,岂此虚名传不朽。 五篇历历为全书,始信传闻是真有。 当时所直才五缗,于今千金价未均。 十年盖有数百本,未知几本传今人。 惜哉字画太纤细,后日传之知几岁。 只今已有字不全,欲镌翠珉固非易。 我逾七十方见之,暂借一观聊自怡。 平生愿见心便足,何必更谋身后为。 4.大漠沙如雪是什么意思啊大漠沙如雪意思: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 出自:马诗·大漠沙如雪创作年代:唐代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五言绝句作者: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⑴大漠:广大的沙漠。⑵燕山:在河北省。 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钩:古代兵器。 ⑶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⑷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2][3][4]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5.李贺诗号是什么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