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以诗言志有关的诗句

1.以诗言志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古】 类别:【静物】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绝】 类别:【静物】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叹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题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黄巢】 体裁:【七绝】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

年代:【唐】 作者:【元稹】 体裁:【七绝】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七绝】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琴曲歌辞·幽兰

年代:【唐】 作者:【崔涂】 体裁:【乐府】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五律】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厦门行>>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曹雪芹<<;红楼梦>>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已亥杂记>>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 巢<<;不第后赋菊>>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 翰<<;凉州词>>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诗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早梅

唐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行路难

李白

金撙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古人常以诗言志,借景抒情,长歌行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原文】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cui)。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今译】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照耀。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解题】 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

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

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

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编辑本段]【注评】 『青青园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

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朝露:清晨的露水.待:动词,等待。

日:太阳。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的照耀。

○描绘葵的形象。托物起兴。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的太阳散布恩惠。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动词,这里是散布的意思。德泽:恩惠。

春天把阳光、雨露带给万物,因而说是一种恩惠。万物:大地上的各种生物。

生光辉:形容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样子。○对春天的礼赞。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 常:副词,表示情况或时间的持续和一贯性。时常。

恐:动词,担心。秋节:秋季。

至:动词,到。秋气肃杀,万物多因长成而趋于衰败、死亡,故尔担心。

焜黄:颜色衰败的样子。华:同“花”。

衰:衰老,衰败。○由春而秋,植物完成一次生命过程。

不由得生出种种感触。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

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朝东、向东的意思。海:大海。

何:疑问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起修饰作用。常用来表示对时间、处所、事物的询问。

时:名词,时候。复: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某种情况的再现。

可译作“重新”“又”。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西、朝西。

归:动词,回。这句意思是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由季节转换联想到日月不居。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气了。少:少年时期。

壮:成年时期。合起来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

努力:把力量尽量使出来。意即勤奋。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时期。徒:副词,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一。

可译为“空”。伤悲:悲伤。

○归结为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情景动人。 其中最有名的诗句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

4.关于言志的古诗的名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吴融)

楚虽三户能忘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富贵傥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顾炎武)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邵谒)

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蔡邕)

乐莫乐于返故乡,难莫难于全大节。(苏轼)

黄花古流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查慎行)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苏子卿诗)

故乡在千里,辽水复悠悠。(陈子昂)

洛阳城里风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

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顾炎武)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李贺)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曹植)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陶瀚)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白居易)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刘禹锡)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倾泻向人怀抱尽,忠诚为国始终忧。(苏辙)

5.用物言志的诗句

墨梅:不求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苍松怪石图题诗::“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墨竹图题诗: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